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组心理辅导是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较新的工作模式。本研究以高一新生中有学校心理适应问题的学生为对象,进行小组心理辅导。试图探讨小组辅导的效果及相关问题,增进新生学校适应的教育工作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经济适应和生活适应等五个方面,这需要对新生从学校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曾婧  陈亮 《文教资料》2007,(6):51-52
在大学新生中,适应不良成为首要而普遍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四个方面分析了适应不良的具体表现,然后提出了解决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应该由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面共同来承担。  相似文献   

4.
高校新生作为一个心理问题较突出的群体正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针对当前新生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通过加强入学教育、心理预防以及学生自我心理调节,更好地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高中阶段,分班是司空见惯的事,对新生入学后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已经有很多教育研究者探讨过,而对分班后可能出现的系列心理适应问题,则很少有人注意到。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分班后的心理泥潭,我们从学校、班级、宿舍层面构建三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保健员的朋辈心理互助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大一新生当中,“新生适应综合症”是一个普遍现象。许多新生进入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环境,容易产生各种消极适应心理。了解这些消极适应心理及其自我成因,并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和改变,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缩短大学适应期。  相似文献   

7.
艺术类特殊专业培养的中职生多以低龄生、住宿生为多,生活及社会经验不足,出现新生入学适应不良是此类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报告通过对一例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的研究,以期望对学校心理咨询师解决相关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不适应表现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对学校和社会环境不熟悉、对专业不了解,而产生的特有不适应心理。本文从高校新生不适应表现的共性问题入手,将新生心理特征归纳成不同类别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在地域、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基础教育等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高校新生的特点,因而其心理适应问题与一般高校新生相比有其独特性。本文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并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具体措施,以帮助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0.
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心理发展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随着角色的变化,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心理的适应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指导和帮助。否则就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小学生的心理正常发展。一般来说,小学新生在入学适应上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帮助与指导。一是学校正规课程的适应;二是学校规章制度的适应;三是学校情绪生活的适应;四是学校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职院校新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上分析了新生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如何做好入学教育,以帮助新生尽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顺利完成从高中到高职的过渡。  相似文献   

12.
方必基  刘彩霞 《考试周刊》2014,(89):151-151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任务,大学新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文章逐一剖析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解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心理断乳”的问题在各高校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心理适应”的概念出发,揭示开展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价值,结合实际挖掘出影响新生心理适应高低的各种因素,继而从高校和学生两大方面提出促使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的对策,以切实可行的方案推进高校大一新生融入大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新生心理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适应问题是大学新生面临的普遍而重要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各种表现、发展过程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从提高自我认识、提升学习意识和重构目标体系三方面来引导新生实现大学心理适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进入中职学校的初中毕业生,从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走进中职校园,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初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尽快地适应中职教育,顺利实现初中教育到中职教育的平稳过渡,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该充分把握新生特点,针对他们在过渡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创设良好氛围,做好新生的教育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嵌 《考试周刊》2011,(82):209-210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环境、心理及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不能正确地进行角色转变、不能有效地自我评价等突出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特点采取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意识、引导大学新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大学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等方法帮助大学新生快速地度过适应阶段,为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大学是个体人生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会使大学新生面临自身和环境关系的多方面改变,这种改变必然给他们带来压力和挑战,引发入学适应问题。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主要是对自然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适应,这个适应过程受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和完善个人社会支持系统,并积极主动利用其中的资源,是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有许多不适应,学校应分析其不适应的种种表现和原因,针对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和新生的成长、发展要求,通过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等,进行大学新生适应教育。  相似文献   

19.
常晓宇 《考试周刊》2013,(77):160-161
高校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学习问题是高校新生入学后较难适应的重要适应不良问题之一.文章总结分析了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表现和心理反应,并据此提出了高校学习适应不良问题的应对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学新生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20.
新生适应问题是许多学校新生心理教育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加强对外语院校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外语院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我们针对外语院校的大一新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学习心态、面对挫折心理和人际关系状况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作了问卷调查,并分析了外语类院校的新生的心理问题存在的特殊原因,同时,根据调查的结果部分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