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中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的审美属性也以不同的方式在考试试卷中出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似乎受到重视并越来越普及。但从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及课改的实践过程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的路程仍是充满坎坷,令人担忧。特别在当下语境下,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的渗透,经典的文学作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解、解构,这又给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带  相似文献   

2.
1986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文学教育的要求,结束了近30年中学语文不提文学教育的历史。自此,文学教育在众说纷纭中重新登上语文教育的舞台。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编教材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数量,对中学文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学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人文价值,因此,文学教育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尽快革除教学中的弊端,探求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健步进入文学的殿堂呢?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高中文学作品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求抛砖引玉之效。一、文学作品教育的现状研究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综合水平的基础学科,在进行文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研究的一个方面。加强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如进行语言文字的审美教育、进行文学作品描述内容的意境美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完善学生的审美兴趣的培养,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学欣赏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发现部分理工科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比较低,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感悟不到作品的思想美和艺术美。本文从引导学生以文学的眼光欣赏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感悟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四个方面讨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读出自己:新课标下鲁迅小说教学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中学语文教材把鲁迅小说当做政治读本,是文学教育的一个盲点。为此,笔者提出,把鲁迅小说当做真正的文学作品来教学: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002年刚结束使命的1991年版的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小说的分析存在明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学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文学教育的范围界定及其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等问题 ,不少专家或中学语文教学同仁已有不少论述。笔者拟就文学教育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主体问题 ,谈一点看法。一、改革讲析模式 ,让学生成为阅读文学作品的主体绝大多数中学生都爱读文学作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一般都是经典作品或经编者精选的上乘之作 ,因此 ,语文课上学生理应对将要学习的文学作品兴趣盎然 ,充满激情 ,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曾就中学生在此方面的学习兴趣问题做过问卷调查 ,结果有三分之一多的被调查者坦…  相似文献   

7.
窦庆龙 《考试周刊》2014,(78):24-25
意境,是文学作品或者其他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境、一种情调,抑或是一种境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及文学素养的提高有较大的意义。本文以走入意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路径为题,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的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学文学教育的局面获得了深刻改观。1986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近三十年不谈文学教育之后终于提出了文学教育的要求。1992年和1996年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此提得更为明确。现在正在使用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已上升到课文总数的60%。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中学文学教育不仅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而且正在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目前中学文学教育的功能1.在双基教育的基础上,文学课教学比其他文体的教学能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正处于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的年龄阶段,良好的审美教育可以为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教师可以尝试在朗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内容,应引导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享受文字搭建的精神世界.汲取其间丰富的养料,让心灵得以诗意地栖居于大地。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教委主持制定的现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要求。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内容。这一新规定,不仅肯定了今后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必然趋势,而且明确了在中学进行文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它对中学语文的教材及教学改革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培养高中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适应“四化”建设,为培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要讲求"美",高中新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无疑都是文学精品,应是我们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注意还原诗词的本来特质,遵循美育规律,注重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邢荣 《中国考试》2023,(11):37-44+54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发现其中的重要变化,即在所谓反套路背后,命题指向对文学作品基本阅读方法的关注,如不同类型文学作品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经典作家有各自不同的阅读基本法。近一两年来,在怎么读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如何赏的新动向,命题指向对文学作品主动鉴赏的引导。对这些情况加以细致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广大师生备考,还可以引导他们更好地把握新课标关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等任务群的设置,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相关要求,对当下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同时,研究近年来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也可以发现,考试与课标、教材之间的密切联动,使三者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丰富的动态资源,高中教学应注意对这些资源整合利用,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及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4.
金海燕 《现代语文》2005,(8):100-101
随着新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学教育业已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热点.中学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是一个热情激荡、天性爱美的群体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作为融科学、文学、艺术于一体的语文课 ,应肩负起培养这些青少年学生必要的审美能力的重任。文学阅读和鉴赏是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 ,它更具有提高学生美育水平的职能。笔者就中学语文文学鉴赏课中的审美教育的有关阅读谈谈拙见。(一 )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从而使他们得到陶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优…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诊断的逻辑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从两方面进行培养,一方面加强朗读训练,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的阅读,培养学生们文学鉴赏能力。一、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一)加强文学认知度,培养鉴赏能力在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运用独特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新鲜、活泼、精美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进行美的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确实,一个有责任心、视野开阔的语文教师自会引导学生更加开阔文学视野,扩大美育领域的,而经常给学生扩充课本以外的精短的文学作品,并带领学生做一些赏析性的工作,应视为是扩大美育领域的较好的途径。下面是江南同志在这方面的一个尝试,希望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施行.文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以彰显.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文学教育”成为了语文界的共识。但面对教材中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却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春华 《考试周刊》2013,(46):25-26
培养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既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又是由素质教育对人的培养的全面性要求决定的。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不断更新,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成为国家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容忽视。文章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作探讨,以期找到切合实际教学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文学读本》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以培养鉴赏能力为主线的鉴赏性教材。就其“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亦是一个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入鉴赏的境地,让学生在深情的“涵泳”、赏析中,把握文脉,习得语言,领悟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呢?我以为关键是引导入境,可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