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论是体育赛事的转播,还是有关体育新闻的报道,体育新闻语篇常常运用大量的隐喻概念,而其中"战争"源域映射到体育领域的战争隐喻占绝大多数。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体育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各种网站或专门的体育网站上对体育新闻报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报道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分类、归纳、整理,对体育语言里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旨在对体育语言里的战争隐喻的分析来说明人们经常运用战争隐喻这一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体育。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中,用一种概念域来表达和理解另一种概念域的认知方式称为隐喻:用“战争”这一概念域来理解和表达其他社会生活概念的作法,语言学家称为“战争隐喻”。“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用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借用2007年《中国体育报》中军事词语的用例全面解析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用语中的运用,并进一步分析其修辞效果及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隐喻无所不在,在新闻语言中也不例外.体育新闻语言常通过隐喻的方式来构建体育赛事典型特征.本文就汉英体育新闻语言实例中普遍存在的"体育即战争"的隐喻概念进行分析,详释其认知基础和功能,说明战争概念的源域特征向目标域映射的宏观和微观过程,以此体现隐喻是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现实生活中,体育新闻在许多媒体的报道比例相对较高。本研究则侧重于发掘体育新闻中存在的其它隐喻结构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英语体育新闻中对概念隐喻这一语言特征现象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体育赛事的转播,还是有关体育新闻的报道,体育新闻语篇常常运用大量的隐喻概念,而其中"战争"源域映射到体育领域的战争隐喻占绝大多数。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体育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各种网站或专门的体育网站上对体育新闻报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报道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分类、归纳、整理,对体育语言里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旨在对体育语言里的战争隐喻的分析来说明人们经常运用战争隐喻这一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体育。  相似文献   

6.
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本质上是通过限定认知框架来构建我们的思维系统的.在隐喻思维过程中,隐喻表达所从属的隐喻框架和所依托的隐喻概念是隐喻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隐喻框架的作用是激活一个概念域作为隐喻的始源域,它对认知起到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隐喻概念则决定了始源域到目标域的跨域映射关系,两者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隐喻认知过程中,隐喻框架和隐喻概念都具有动态性,对框架和概念的选择直接影响隐喻的理解.通过对语料库中隐喻框架和概念的缩放,比较分析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能更清晰地把握隐喻框架和隐喻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隐喻理解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对NBA英语体育新闻中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按照他们的概念隐喻理论将所得到的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概念隐喻、实体概念隐喻和方向概念隐喻,然后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三个不同类别的概念隐喻的投射机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对隐喻越来越多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了它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隐喻能力的提出使我们意识到作为目的语概念系统的隐喻也是可教可掌握的。作者做了一个个案研究,是关于学生使用的隐喻数量和四级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是肯定的。还发现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概念系统并未掌握,这也许就是他们的文章显得不自然不地道的原因,以此对外语教学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隐喻贯穿于一切自然语言之中,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即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我们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这就是“概念隐喻”。重点论述了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结构性隐喻、方位隐喻和管道隐喻。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闻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表达,这些语言层次的隐喻表达背后隐藏着系统的概念隐喻映射。这些概念隐喻植根于人们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人们依据熟悉的概念构建抽象概念。英汉经济语篇中主要的几种映射模式有健康隐喻、战争隐喻、婚姻隐喻。这些概念隐喻在英汉语篇中存在着概念映射层面和语言表达层面的差异,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战争隐喻概念是把战争中关于敌我之间的利害、矛盾和冲突等事物的特性投射到类似特征的相关事情的概念域之上;尽管战争隐喻概念中不乏勇敢、忠诚、奉献等美好的形象,但在政治、宗教、商业、体育等中带有明显抗衡、对立等特征的方面,战争隐喻概念更多的是抗争、竞赛、不宽容、残忍、折磨和杀戮等。  相似文献   

12.
以“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翻译观”为基础,研究美国总统GeorgeW.Bush2003年3月17日至5月1日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前后发表的五篇重要演讲中的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翻译说”对隐喻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政治演讲中结构隐喻的可译性高于本体隐喻(容器隐喻)等。  相似文献   

13.
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球赛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进行初步探析,指出球赛即战争这一概念隐喻所涉及的两个输入空间,即战争空间和球赛空间,都囊括了参与者、过程、地点、策略和结果等共同的元素,从而形成了这两个心理空间之间大量元素跨空间映射的基础,二者之间还具有共同的组织框架,所有这些都投射到合成空间,从而完成了球赛即战争这一隐喻完整的概念整合。本文还借助于大量的、具体的数据充分证实了战争隐喻在球赛新闻报道中的普遍性及其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类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本质上具有隐喻性,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或表达另一个概念。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也是著作颇丰的翻译家,庞德提出的绝对暗喻概念体现了隐喻和思维之间的紧密联系。概念隐喻理论说明隐喻翻译的成功要取决于译文读者的思维能力,译文是译者与译文读者在思维能力上的融合。庞德的翻译以创造性翻译著称,却在多数译文中忠实地还原了原文隐喻的思维过程。本文从隐喻体现思维的角度分析庞德的绝对暗喻,展开隐喻翻译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引起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对当代认知理论的广泛关注,他们把研究延伸到了经济方面。经济语篇中不同的隐喻表达主要由以下五个概念隐喻引申而来:经济是旅程、经济是战争、经济是游戏、经济是机器以及经济是有机体。本文主要对英汉有机体隐喻的一个分支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对比研究:经济是人。通过对比研究,旨在指出英汉"经济是人"有机体隐喻的异同,揭示导致这一异同的原因:认知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构建概念系统的有效工具,为人们理解抽象的经济语篇提供了简洁、形象和生动的思维方式。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和动物隐喻。中英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映射模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两者都体现了隐喻的体验性本质,即人们通过源于客观世界的具体的人体经验来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将概念隐喻运用于外语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及表达机制。把概念隐喻引入词汇教学就是把词汇看做是目的语概念系统的体现方式,通过词汇教学帮助外语学习者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流利地表达思想,进行交流,达到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语言系统的精华,是人类认知、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它产生于建立在相似形基础之上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过程。概念隐喻是隐喻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意象是概念隐喻的知识来源和建构基础。概念隐喻是由人类经验和文化意象衍生而来,其形成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和类比。本文以以上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文化意象形成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取向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经验主义·体验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分析概念隐喻、经验主义以及隐喻的体验动因。在当代隐喻理论中,隐喻不是语言表达式,而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隐喻系统不是任意性的,而是基于经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