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意义]学术谱系与知识传承密切相关,具有历时性、系统性和评价功能,蕴含大量可挖掘的信息和价值。系统梳理科学家学术谱系的相关研究,揭示学术谱系的价值及潜力,为该主题研究及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学术谱系的内涵进行辨析,从数据采集、导学关系识别、结果可视化等方面总结学术谱系的构建方法,并将目前学术谱系的测度研究按照测度指标及方法和测度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学术谱系在包括情报学在内的多个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及潜力,未来应重点关注数据来源、平台建设和主题拓展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学术谱系是科学家成长的摇篮,可以反映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以科学家学术谱系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学方法,建立评价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并建构学术谱系树模型。[方法/过程] 提出评价科学家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包括学术谱系的繁衍能力、学术谱系的影响力和学缘关系;在实证方面,以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的学术谱系为例,从3个维度对其学术谱系进行评价。[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研究构建的学术谱系评价指标,可以对科学家的学术谱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揭示学科的繁衍与发展。学术谱系树模型的建立能够更好地对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进行解释与可视化呈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此提出利用科技文献知识基因进行知识的遗传与变异研究,以期对知识传承与发展变化进行更直观、全面地透视。[方法/过程] 通过辨析知识基因概念,确定知识基因的研究意义,并探讨其具体研究对象;提出科技文献知识基因内容表达的两种方式,归纳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类型;分析影响知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主要因素,且设计识别知识基因的遗传与变异的方法。[结果/结论] 通过对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辨识,能够有效揭示出不同文献之间的知识传承与迭代,促进知识基因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探索杰出科学家科研合作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优化科研合作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研究1900-2018年242个英美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合作规模、合作广度以及合作角色等合作指标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结果/结论] 虽然非一作论文的合作特征对总体合作论文的合作特征的贡献比一作论文的大,但是一作论文对诺奖获得者学术影响力的贡献比非一作论文的大。一作发文的合作规模是诺奖获得者一种有效的合作规模,它与获奖者的学术影响力呈正相关。多与不同的学者合作,对诺奖获得者来说有利于其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建议研究学者发文的合作特征对其学术表现影响甚至与合作特征相关的其他研究时将学者的一作、非一作发文分开研究这样有可能得出更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唐光荣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02-105
中国学者虽然意识到清理一书各版本间的亲缘关系有助于描述该书传承的历史,并有助于判定版本价值和异文价值,但在中国谱系法没有充分发展,处于较原始状态。西方学者建立一套完整的谱系法理论,该理论强调讹误在确定版本亲缘关系时的关键作用,以连结性讹误、区分性讹误两类标志性讹误为基础,确立版本谱系图,然后根据谱系图以特定的程序,重建亡佚的原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2017年全国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以"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为主题,重点探讨在创新驱动环境下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创新实践。此次研讨会对加快图书馆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的延伸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10位国内图书馆服务领域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的专题报告,探讨图书馆新型服务创新与能力提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结果/结论] 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技术、空间、人才等多方面要素的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图书馆支撑教学、科研、管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学术名人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言行举止激励了无数后辈,生平事迹更是折射了社会时代的变迁。在数字人文兴起的背景下,聚焦学术名人传记的细粒度挖掘。[方法 /过程]首先,基于前人研究思路与成果构建学术名人传记多维度分析模式,从个人、社会及学术3个维度分析传记内容,多方位展示名人全貌。其次,将多维度分析模式置于计算环节,提出“数据准备—多维计算—人文阐释”学术名人传记研究路径,以数字计算与人文情境有机融合的视角挖掘学术名人传记的社会价值。最后,以《吴宝康学术年谱》为案例进行检验与解释。[结果 /结论 ]通过学术名人传记多维度分析模式及路径的构建,为传记内容分析提供相对明确统一的研究框架,助力学者发现名人资源的潜在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8.
作者学术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作者学术关系是指从知识交流的角度出发,作者与作者之间表现出来的某种学术联系。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作者之间研究的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结构,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传播,对知识创新和国家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从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引用关系和作者链接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外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果/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关系及作者链接关系的研究趋于丰富,对作者互引关系、作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未来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方向为作者重名问题分析、大数据引文挖掘及作者学术关系的拓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对影响人文社科领域引进人才绩效的因素进行多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助于考察引进人才在聘期内的学术能力成长效能,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方法/过程]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高校A引进人文社科领域创新人才为数据样本,从人才引进时人员的基本情况、学术产出、科研资金投入、学术影响力和合作关系等方面构建影响该类人员引进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结果/结论] 人文社科领域人才引进效能受到人员引进前基本情况的影响,其学术产出、科研投入、合作情况和影响力逐层对其成长效能产生有效影响,其中以关键作者身份发文数量、依托引进单位发文数量、专著数量、获得该单位资助科研金额、引进前合作学者数量和CSSCI被引次数等变量呈现较好的评价效果。人文社科引进人才的常用指标在回归分析时出现了相互影响,需要对同一数据类型中自相关较高或共线性较高的因素进行选择。多方面考察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方能有效地揭示引进人才的成长效能。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屯堡文化研究的学术资源构成为例,对图书馆如何做好地方文化知识谱系建构下的文献资源保障工作进行探析,提出以建立屯堡文化研究资料库为契机,通过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知识谱系的建构,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一种超越地域局限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题图构建知识专家学术社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分众分类法的缺陷,提出主题图Topic Maps这一解决策略,并对国外主题图驱动的标签网站Fuzzzy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主题图构建知识专家学术社区的原型。知识专家学术社区是学科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知识共享的虚拟社区,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可以将知识个体融入到社会当中,实现学术研究过程的协同和合作,解决目前学术人员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相对滞后的问题,促进知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以数字人文需求为牵引,从知识的角度有效组织学术名人资源,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知识服务提供资源支撑。[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学术名人特色资源特征和用户使用需求,调研分析4类以人物为核心的特色资源库知识模型,以人物(学术名人)为核心,以资源为载体,构建学术名人描述框架模型和学术名人与其他实体关系模型。[结果/结论] 在学术名人知识模型的基础上链接外部数据,能够对以李政道特色资源为代表的学术名人特色资源从知识颗粒的角度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展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出结合时间和空间特征的测度(速度、覆盖度和迂回度)方法,用于量化学者研究主题演化,从而为基于内容的学者评价提供量化依据。[方法/过程]提出三维指标框架,其中速度反映作者改变研究主题快慢的平均程度,覆盖度反映作者研究内容所覆盖的主题广度,迂回度反映作者研究路径的曲折性。使用微软学术数据集中计算机科学的作者进行实证研究,并考察学者研究主题演化的三维测度和学者学术影响力和生产力的关系。[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覆盖度与总被引量和总发文量的关系为单调递减,这一特征说明聚焦于特定研究主题较为深入的作者,其发文量和影响力都较大。作者研究主题演化的"速度"和"迂回度"与总被引量、总发文量都存在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关系。所提出的多维度指标框架不仅可在理论上丰富科学计量学对于学者研究主题转移演化及其机制的理解,而且结合深度学习模型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 保障公众平等、低成本的知识获取成为学术出版商主要的社会责任之一。理清学术出版商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学术出版商应如何推动公众的知识获取, 为学术出版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对Reed Elsevier等国际四大学术出版巨头的调查, 总结学术出版商推动知识获取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术出版商如何推动知识获取提出建议。[结果/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 发现学术出版商在推动个人、机构和国家的知识获取方面确实做出了一些努力, 但是也存在信息公平、免费资源相对较少、涉及范围比较有限等问题。笔者认为, 学术出版商应在保障公众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加强社会公共知识建设、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信息鸿沟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针对中国高校文库建设中存在的"主题笼统、重仓储、服务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以弘扬学术精神为视角的大学文库建设新思路,旨在突破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将文库建成书库的局限。[方法/过程]以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交大")图书馆的文库建设为例进行阐述。交大文库采用"库区+展区"的建设模式,以"弘扬学术精神"为主题,以"学人、学术、学风"为主线,围绕"办学、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等学校核心活动细分主题,设计了"兴学强邦、名师硕儒、钟灵毓秀、学术翘楚"4个展区,展示交大的学术成果,并深入挖掘和展示学术成果的内涵和价值,展现出交大学术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脉络。[结果/结论]该思路突破了目前中国高校文库过于侧重存储功能的局限,重点设计展区,能有效支持文库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可为中国高校文库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代表作在学术评价中的全面推行是科研管理工作的关注热点。其规律性研究有助于推进代表作评价的理论构建,为国家科研评价改革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选取图灵奖得主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图灵奖代表作时间周期、首发载体及题材类型等的特征规律。[结论/发现]①随时间推移,代表作从发布到被图灵奖认可所需时间存在逐渐上升的整体趋势。②不同首发载体的代表作完成年龄和被认可所需时间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在会议类和发明类代表作中尤为显著。③部分代表作的题材类型对代表作的完成年龄和被认可所需时间具有相对显著影响。[创新/价值]以图灵奖为切入点,分析获奖者学术代表作特征,为相关学术评价制度的设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基于成果特征标识学者的学术专长是学者画像的重要任务,对学者分类、评审专家遴选、发现小同行等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首先分析揭示学术专长的因素,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专长标签权重分配模型;采用TextRank和概念链接技术从中英文成果内容中识别主题术语,结合权重筛选出具有领域共识和专长概括性的词汇作为专长标签。选取获得人才称号的多个领域科研人员,从中文或英文代表成果中提取专长标签,以人才公示中的专长领域作为对照基准,通过人工打分和语义计算评测识别效果。[结果/结论]在被贴中文专长标签的学者中,71.9%的个体的专长描述被认为满意。在被贴英文专长标签的学者中,77.2%的个体的专长描述被认为满意。实验表明提出的学者学术专长识别方法具有合理性。主要创新在于:在中英文不同语种以及是否存在外部知识库的条件下,提出从文献内容中挖掘候选标签词的解决方案;结合计量因素,用多种成果特征筛选专长标签,并提出权重分配的方案;针对评价基准欠缺的问题,提出基于语义计算的方式补充答案,从而扩充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虹  李煜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3):87-96
[目的/意义]揭示2002年以来图情领域重要国家在学术论文产出的总量、引证、研究主题、学术合作等维度上的学术贡献与特征演化,为图情领域的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者追踪研究主题与前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近15年WoS数据库收录的图情领域86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科学知识图谱、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运用TDA、Ucinet、VOSviewer等数据分析工具,从学术论文的总量特征、引证特征、主题特征三个角度对图情领域重要国家的学术贡献进行深入分析,并构建计量模型考察空间距离及学术能力对重要国家之间学术合作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美国在图情领域的科研实力强劲,中国的学术贡献增速最快,荷兰、芬兰、比利时三国则在归一化被引比率指标上表现突出;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信息检索、互联网、知识管理、社交网络、计量学、用户研究、研究方法8个主题范畴,英国、西班牙、中国、美国的研究主题最为广泛;空间距离与学术能力都对国家间的学术合作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拓展并深化数字囤积的理论研究,针对人文学者的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情境化探索。[方法/过程]采用半结构访谈、关键事件技术法和主题分析法研究人文学者的数字囤积行为。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集19名人文学者数字囤积的关键事件,然后对访谈语料进行开放式编码,最终析出数字囤积相关的三大模块和7项子主题。[结果/结论]多维度揭示人文学者在学术信息实践中的数字囤积行为,包括对人文学者数字囤积行为的概念化解析、行为模式的动态演化及囤积者类型的识别、数字囤积的情境因素挖掘,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元要素和多情境方向发展的数字囤积行为形成机理模型。最后,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设计科学的理论视角以及量化自我的实践视角出发,为进一步探索和优化人文学者在数字化学术环境下的学术信息管理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祝娜  王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5):101-109
[目的/意义]科技创新需要快速发现特定科技领域中关键知识衍生与演化的路径,探索未来的知识创新趋势,为此,有必要对知识演化路径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方法/过程]从主题关联的角度入手,以3D打印领域为例,基于LDA识别出科技创新主题并进行分阶段细化分析,探测主题集群内部与外部的关联强度,识别出主题不同生命周期的演化能力及其演化类型。[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从主题关联的角度入手,构建了基于时间序列的知识演化路径,丰富了知识管理和信息计量的理论研究方法,在实践上则有助于探测科技创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