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意义] 对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不同学科用户的文献阅读差异进行分析,以了解在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分布情况,掌握在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研究热点。[方法/过程] 通过Altmetric. com获取24个学科的4 800篇热点文献,利用爬虫采集这些文献在Mendeley和ResearchGate的被阅读次数,再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关键词,最后对比分析不同学术社交网络中文献阅读差异以及学科关注热点的一致性。[结果/结论] 不同学科的读者身份、读者所属领域具有显著差异,ResearchGate中的文献阅读次数普遍高于Mendeley,且社会科学等软学科的文献阅读相对优势更为明显,而物理学等硬学科的文献阅读相对优势较低。Mendeley和ResearchGate在地球与地理科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中的关注热点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物理学等部分学科中的关注热点表现出较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许欢  罗永航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0):101-110
[目的/意义] 以西方画作为切入点研究西方阅读史的发展历程,探究图像视角下西方阅读史的发展特点,实践以图证史的研究路径,为中国阅读史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以588幅阅读主题的西方画为研究对象,使用图像分析法,在梳理和描绘图像视角下西方阅读史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时代对阅读行为认知的演变,最后总结图像视角下的西方阅读史特征。[结果/结论] 图像视角下的西方阅读史具有以人物为中心进行叙述的特征,宗教主题的阅读贯穿始终。使用绘画作品进行阅读史研究应该考虑时代因素、绘画目的和艺术加工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探究亲子阅读的学理特征,为优化亲子阅读服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 借助传播学中的"仪式观"和"传递观"理论,结合亲子阅读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学理分析。[结果/结论] 亲子阅读作为仪式和传递共存的一种知识传播方式,在其知识传播过程中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相互交织起来用以实现知识的传递和习得功能;同时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承担着建构新秩序、维系共同感的仪式功能。因此,在亲子阅读的推广实践中,专业亲子阅读机构、公共图书馆、书店、父母应强化其知识传播仪式性和传递性的学理认知,并依据各方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亲子阅读的推广和实施效果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通过优化和重新配置图书馆空间中利于阅读的要素,可以促进读者的阅读行为。通过分析图书馆物理空间因素与读者阅读行为的关系,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证据和借鉴。[方法/过程]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图书馆空间促进阅读的命题和研究模型,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维度的图书馆空间因子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图书馆空间设备、空间生理环境、空间设计、空间心理环境、空间活动、空间视觉、空间服务以及空间网络因子对读者阅读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图书馆应该从制定行为规范、控制不利因素、增强空间规划、强化空间营销等方面提升自身空间促进用户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索精细化阅读推广流程模式与评价方式,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在文献调研基础上,以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为例,设计精细化阅读推广流程模式,并针对如何充分调查读者的阅读状况、明确读者的阅读需求点和兴趣点、策划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和形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收集读者反馈意见、进行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等环节逐一进行分析,指出关键注意事项。[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精细化阅读推广具有促进读者阅读、馆员成长、业务工作开展的良好效果,同时,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也将促进精细化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根据学业规律和成长历程,高校不同年级的读者存在不同的阅读行为特征。借鉴市场细分的概念,建议重点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方法/过程] 分析历史借阅数据,认为第一学年入馆借书的新生比例不高,借书次数较少;第二学年读者流失率过高;提出大一新生对阅读认知的4种类型及重点推广对象,分析开展新生阅读推广的优势,提出相关策略建议。[结果/结论] 充分利用大一新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唤醒其阅读意识、引导其阅读兴趣、培养并固化其阅读习惯,更有利于全民阅读工程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阅读推广委员会)的成立及其工作促使图书馆界把全民阅读推广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 [方法/过程] 回顾阅读推广委员会走过的16年道路,从阅读推广理念、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结果/结论] 阅读推广委员会走过的16年道路对图书馆界阅读推广的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当今社会对图书馆学提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结合品牌理论和国内外阅读推广现状,分析"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品牌化运作特点,为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使用文献、网络和实地等调研方法,对"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品牌化建设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果/结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品牌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可复制性的城市阅读推广模式,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鲜明的形象设计、清晰的定位和活动方案,以及完善的推广平台和全方位的传播体系,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了经验和范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旨在探究全民阅读由来的历史背景,梳理其演进历程进程,为充分理解和把握全民阅读在我国的传播与实践,进而影响和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及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发展。[方法/过程] 通过对全民阅读的历史演进及其在国外的发展响应研究,从全民阅读在我国现实实践中所呈现的"系统工程""法律保障""战略布局"3个方面入手进行归纳总结,探求和阐释全民阅读的时代价值。[结果/结论] 全民阅读时代价值的分析与把握,对指导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以及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探究网络健康社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对优化网络健康社区知识服务、促进健康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将网络健康社区中的知识划分为公共健康知识和个人健康知识,依据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结论]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利他主义、社会信任、社会认同、感知有用性等变量与公共健康知识和个人健康知识共享行为都呈显著正相关,感知风险与公共健康知识共享行为无显著相关性,与个人健康知识共享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以朗读经典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朗读类综艺节目在电视及网络平台上热播,引发大众对经典阅读的广泛关注,也为高校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新角度。[方法/过程]通过比较《见字如面》及《朗读者》这两款朗读类综艺节目的特色,分析其对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以及成功因素。[结果/结论]提出朗读类综艺节目对高校图书馆的活动、讲座、荐书、空间改造以及宣传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赵康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4):99-108
[目的/意义]学术组织是研究人员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考察学术组织社群网络信息交流的特征,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组织虚拟社区信息传播的作用,为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创造服务。[方法/过程]选择互联网研究者协会为研究对象,以该协会2001-2016年的邮件组存档为数据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社群交流网络的主要指标并可视化展示整体网络结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学术组织社群的网络信息活动具有长尾分布特征,形成多层次的核心-边缘等级结构,随时间推移网络中的凝聚子群结构由密集趋于松散化,反映出从快速发展时期、稳定期到衰退期的历程。指出学术组织需要加强信息建设职责,确保核心成员对虚拟社区的持续关注和治理,营造良性互动的信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通过实验法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环境中汉字识别能力、语素能力、语音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数字阅读干预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分为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同生理年龄组和纸质阅读同阅读水平组三组被试群体,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对比三组被试在阅读相关认知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结论] 在汉字识别能力、语素能力和语音能力方面,三组被试在数字阅读时的表现均逊于纸质阅读,其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受数字媒介的影响最大。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仅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数字阅读时阅读理解测试的表现差于纸质阅读,其余两组均在数字阅读时测试成绩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对10年来中外数字阅读领域内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我国研究提供参考,最终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方法/过程]基于词频分析构建可视化共词网络图,根据词频矩阵利用SPSS软件分析出研究主题类别,再根据不同年份的主题发展绘出流程图等,从主题分布和历史嬗变这两个角度对中外研究进行共性与差距的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探讨中外数字阅读文化不同的成因,发现国外在数字阅读素养对教育的重要性、消除数字阅读鸿沟等方面的研究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