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通过解析6个美国专业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内容,为国内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简介6个美国专业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美国专业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素及其条款。[结果/结论] 美国专业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标准基本包含职业素养、交流能力、专业学科知识、领导与倡议、评估能力、信息机构/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管理、计划管理、教学能力、信息服务、参考咨询与研究12个要素,这些要素定义的不同能力条款可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了解和掌握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内涵的历史变迁和主要特征,以期对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建设有所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法,对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内涵的演进和职业能力观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结论] 在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所包含的要素中,知识、技能、品性被认为是最核心的3个内容。在此基础上,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的内涵逐渐延伸与变形,形成了基于实践含义的“能力课程论”、基于社会含义的“社会能力论”、基于表层含义的“行为能力论”、基于现实含义的“标准能力论”、基于实质含义的“学习潜能论”等一系列能力理论体系。美国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观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社会建构性、文化敏锐性、读者中心性和动态发展性,而研究者采用的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是导致中美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观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比较分析美国7个专门的图书馆职业能力标准,以发现其核心要素与主要条款。[方法/过程] 在解析美国7个专门的图书馆职业能力标准内容基础上,比较分析各能力标准的适用对象、要素与条款的差异。[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7个能力标准各自定义了与众不同的用户;这些能力标准由组织管理、馆藏资源管理、营销与推广、交流技能、领导与规划、用户服务、职业素养、评估技能、信息技术、合作技能、教学技能、研究技能、客户知识、知识基础、职业发展、学科技能、课程知识、演讲技能18个能力要素组成;且同时出现在4个以上能力标准中的要素所定义的能力对于不同标准而言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国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分析国外图书馆职业能力研究进展,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适当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检索与“图书馆职业能力”相关的网络文献和国外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筛选出53篇核心文献,分为图书馆职业能力相关概念、图书馆职业能力类型与要素、特殊岗位图书馆员能力、图书馆职业能力调查、图书馆职业能力标准、图书馆职业能力教育6个主题进行综述。[结果/结论] 现有研究表明,人们对图书馆职业能力类型未形成共识,但整体上可分为专业能力与个人能力两大类,每类能力要素在不同学者看来是不同的;特殊岗位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明显不同;国外特别是美国颁布了许多图书馆职业能力标准;图书馆职业能力教育在国外受到高度重视,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可的绝大多数LIS教学计划是与ALA核心能力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员的岗位胜任力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高校图书馆员胜任力体系的构建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方法/过程]依据胜任力理论和Kano模型,通过文献分析法选取胜任力要素并借助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从知识、能力、意识3个维度构建高校图书馆员胜任力体系,将胜任力要素归纳为两个层次共32项指标,并对馆员的基准性胜任力要素和鉴别性胜任力要素进行甄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通过解析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SLA)能力标准的修订,为国内制定相关图书馆员能力标准提供适当参考。[方法/过程] 利用比较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剖析先后4个版本的SLA能力标准,并对其适用对象、结构要素、条款内容的修订进行探讨。[结果/结论] 经过3次修订,SLA能力名称、结构要素、条款内容都发生了变化;SLA能力标准适用对象越来越广泛,逐步扩展到所有的信息专业人员;SLA能力标准越来越突出信息专业人员在管理信息与知识资源、进行信息与知识检索和分析、组织信息与知识资产、开发信息与知识系统和技术、开展信息与知识服务、信息伦理建设等方面的核心能力;SLA能力要素越来越详细,覆盖的核心业务越来越全面。所有这些都可以为国内图书馆职业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构建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初始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修正相关指标,并确定最终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组成。利用29个三级评价指标及其合成权重,可构建图书馆危机管理能力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其大小。  相似文献   

8.
林晓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6):144-151
[目的/意义] 美国《电子资源图书馆员核心能力》标准是专门针对电子资源图书馆员的管理和工作能力而制定的相关标准,内容涵盖了电子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对其内容及实践应用进行研究对我国实现高水平的电子资源管理极具意义。[方法/过程] 对美国《电子资源图书馆员核心能力》标准的内容进行解析,介绍和分析其在学生专业培训、图书馆机构重组、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图书馆部门及个人工作的评估和图书馆服务平台的迁移和流程重组等案例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结果/结论] 美国《电子资源图书馆员核心能力》标准可以在图书馆的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图书馆需灵活掌握,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借鉴应用,支持电子资源管理领域的深入拓展和人才培养,更好地应对图书馆的动态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涵  李世娟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0):120-129
[目的/意义] 在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始终未能建立的背景下,将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扎根理论方法,对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和调研,阐述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收集来自就业市场和高校培养方案的供需数据进行质性研究,提炼基于实践现状的要素模型。[结果/结论] 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实现路径,包含目标、原则、推行策略和认证机制等内容。希望能够通过理论成果引起各界的关注,助推我国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构建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用于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测评,以促进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方法/过程] 在借鉴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员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和知识咨询工作的特点,初步构建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并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进行优化,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结论] 构建的图书馆员知识咨询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层次6个维度,希望为图书馆开展馆员知识咨询能力的测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通过对服务规范定义的中美参考咨询馆员能力的比较分析,为提升我国参考咨询馆员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中美参考咨询服务标准与规范,分析两国对参考咨询馆员能力的界定和要求,比较中美参考咨询馆员能力存在的共性和异性。[结果/结论]中美参考咨询馆员都需具备包括知识基础能力、服务组织与设计能力、存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营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在内的7种职业能力,且在每种能力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梳理并分析国外关于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构建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提供参考借鉴,既有利于提高数据科学人才培养效率,也有益于满足数据科学家职业发展的需要。[方法/过程]选取主要国家(地区)的典型数据科学家能力研究成果,解读分析其中的能力框架与要素,探讨目前国外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研究方法、数据科学家职业准入条件以及信息环境变化对数据科学家能力的影响。[结果/结论]国外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建设值得借鉴。我国应该尽快构建数据科学家能力框架,明确数据科学家的培养目标与职业发展路径;通过顶层设计、多方协同,加强数据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数据科学家的在职技能拓展。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意义] 构建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对于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分析法、开放式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收集胜任特征指标并编制频次及行为表现表,在此基础上设计结构化调查问卷,以SPSS 13.0为数据分析工具,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特征的构成,构建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模型各维度胜任特征的因素。[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公共图书馆馆员胜任力模型由基本知识和业务能力、相关学科知识、计算机运用能力、职业态度和服务精神、情绪适应能力、组织沟通能力6个维度组成,职业态度和服务精神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开放获取馆员的岗位能力与核心角色,提出我国开放获取馆员的人才培养策略。[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以及内容分析法,调研21所国外图书馆开放获取馆员的岗位设置、业务案例,从开放获取服务管理员、开放获取组织者、科学共同体支持者、开放知识培训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其核心角色。[结果/结论] 从制定开放获取馆员能力培训体系,营造开放获取服务环境,以及立足开放科学评价体系,培养科学共同体的开放获取素养两方面提出我国开放获取馆员的培养策略,为我国开放获取馆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Sh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tion of competencies in Polish librarians’ job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mpetency management, both by the employer and the library worker. She also discusses recent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related to qualifications for librarians’ job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影响,也考验着高校图书馆的应急服务能力。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探讨非常态化情境下的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今后提升应急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研法、在线访谈法与实例分析法,梳理武汉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开展应急服务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面临着对于电子教参建设的关注度不高、体现图情优势的专业性特色不多、线上培训和咨询反馈的渠道有限、馆员能力和资源远程访问系统不足等问题。提高应急服务与管理的认识和规划、提升数字资源远程获取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分层服务保障、搭建基于用户需求的咨询平台、加强馆员的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将成为改善高校图书馆应急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