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11工程”大学学报的载文量与基金论文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晓军  颜志森 《编辑学报》2011,23(4):372-374
以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1月前进入“211工程”大学的100种自然科学类学报为研究对象,统计各学报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0种“211工程”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报的刊均载文量为229.55篇,刊均基金论文比为77.7%。不同学科和地域的学报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差别均较大,且不同学科的载文量与其基金论文比基本相反,即载文量越大基金论文比越低。从基金论文比来看,“211工程”大学学报的学术质量可以称得上是我国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行远  向政 《编辑学报》1992,4(3):179-181
学报学术质量为学报所载论文学术质量的算术均值。由此,可知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估是以学报所载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估为基准的,学报学术质量的评估指标等价于学报所载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估指标。 下面是我们建立的这一指标体系。文中所说  相似文献   

3.
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的24种医药卫生类高校学报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0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为依据,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对研究对象的学术影响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学术影响力评估分值(I_r)大于1的学报有5个,1—0.60的学报有8个,小于0.60的学报有11个。说明其中优秀学报的比例偏低,而且I_r之间相差非常悬殊。建议在办刊过程中,重视论文的学术质量、来源文献量、相关学科的高被引论文和提高基金论文比。  相似文献   

4.
《情报学报》已成为汇聚情报学研究人员的旗帜,是我国情报学非正式学术共同体的主要纽带与平台,在情报学非正式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库收录的1998——2012年间《情报学报》所发论文和引文数据,对情报学非正式学术共同体的知识资源、核心主体、主题领域和学科交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情报学报》已形成一个情报学研究的非正式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人大资料中心信息发布系统为数据来源,以江苏11家高职学报为样本,通过对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学科影响等能够反映学报影响力的指标的统计研究,分析和评估江苏高职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并对江苏省高职学报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编辑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进行学术交流,向社会提供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高等院校学报(自然科学版)中一般包括理论性的学术论文,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也包括就某个领域或某个学科的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评述的文章。高校学报还发表历届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这些学位论文往往是教授与学者们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许多事例表明,凡是有远见卓识的高等院校校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报》论文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国海 《编辑学报》2014,26(6):617-618
对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WOS)引用的《编辑学报》56篇论文,从被引和施引作者、作者单位、论文关键词、施引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引文同时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CSSCI)数据库引用情况作比较,从中了解《编辑学报》在国内外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研究主题及相关学者等信息,发现引用和施引论文的学者及研究机构,提出缩短出版周期等建议,进一步提高《编辑学报》的学术质量及其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学报的学术导向作用体现在被学报采录的论能够推进学科研究。在这里首先应该清楚是稿件为刊物增光而不是相反。学报以论质量为中心,将编辑眼光的敏锐性和对学科发展的敏感性融合其中,所以说学报的学术导向作用往往决定于编辑学科思想意识对取稿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9.
发挥高校学报在学校科研决策中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论述如何发挥高校学报对学校科研的促进作用,为学校科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介绍如何选择学报论文学术评价指标,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创建包括各评价指标的资料齐备的学报稿件处理数据库,在实现学报收、审、编、排、发一体化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学报论文信息统计评价,建立学校学术动态评价体系,为学校科研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使高校学报不但能客观反映学校的科研状况,而且还能对学校的科研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术把关的重要环节——学科组审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栩  林跃 《编辑学报》1995,7(4):196-198
高等院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内容一般包括多种学科,既有某一领域专深的、前沿的创新成果,又有在较高层次上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论文。对于这样的稿件进行审查和学术把关,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高校学报的审稿一般都有较为严格的程序,特别注重发挥专家审稿的作用。要想充分发挥专家审稿的作用,存在一个  相似文献   

11.
论文通过对<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004年刊发的424篇论文载文及作者情况的分析,针对提高学报学术质量提出遵循学术规范、建设作者队伍、凸显学报特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内向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知网的"学科评估论文查询系统"为工具,从外稿发稿比、他引频次、外稿贡献比、外稿贡献偏差入手,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以下简称高校学报)的内向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高校学报与专业期刊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内向性,而且学校的层次越高,内向性越强;无论外稿发稿比的大小,高校学报的外稿贡献偏差均为负值,即外稿的贡献比均小于外稿的发稿比。我们提出的贡献偏差的概念,有助于高校学报寻找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方向——寻找内外稿件的平衡点和突破平衡的方向,以便更加充分地发挥高校学报的学术传播作用和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完善审稿制度 提高学报学术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浅 《编辑学报》1995,7(2):81-84
作为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高校学报是以刊登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学术评述为主的综合性高级学术刊物。其主要任务在于传播科技信息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学术质量对于学报至关重要,要求学报刊登的论文在遵守党和国家政策法令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4.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在探索办刊之道时,编辑部成员达成了基本共识:以不断提升学报层次,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提高编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工作目标;在办刊理念上,致力于在彰显学校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学报名刊编辑的主体能动性与学报的学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秀明 《今传媒》2005,(11):44-45
学报的学术质量通过刊发论文的学术价值体现,即论文的创新性与应用性。创新性包括选题、材料、方法新颖,应用性包括摘转率、引用率、获奖率等。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11家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文史哲、南开学报  相似文献   

16.
张英健  洪林 《编辑学报》2014,26(6):560-562
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发展息息相关,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要从实际出发,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着重从学报与学科方向建设协同发展、学报与学术成果建设协同发展、学报与学科队伍建设协同发展3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地方高校学报要利用学报资源主动为学科建设服务,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学科建设的优秀成果,促进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中国知网的论文被引频次统计量化方法,筛选出社科学报研究的33篇高被引论文,从中概括出社科学报研究的7个热点问题,即学报现状与改革方向、学报栏目特色、学报学术规范、学报编辑素质、学报编排规范、学报审稿、学报评价问题。研究发现,相关作者绝大多数是管理者或学报编辑人员,论文绝大多数发表在社科学报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学报研究的封闭性和重工作指导轻理论研究的传统。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提高学术质量的对策《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编辑部晁晓筠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我国科技期刊中所占比例约为1/3。如何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一)加强选题力度,扩充稿源高水平的论文来自优质选题。编辑要扩大收集科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农业工程学报》防范学术不端论文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论述了学术期刊抵制不端论文的重要性 和期刊的责任。鉴于目前我国相关政策及管理体制的缺失,建议政府及管理机构加强学术规范的基础性建设,促进学术 团体组织制定行业或领域的学术规范,实现科技期刊出版业与学术界的互动。文章重点研究了论文的文本重复率与抄袭 的关系,得出文本重复率是判定论文是否有抄袭问题的参考指标,而不能作为唯一依据。判定论文是否抄袭,应采取定 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特别要关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等论文的主体部分内容是否重复,同时考虑不同学科 领域、同一领域不同类型的论文的允许重复率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王蕾 《编辑学报》2008,20(3):251-25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先后成立为背景,根据主编韩启德院士的建议,从2007年第1期始开辟“学科交叉”栏目,通过约稿和征稿刊登反映跨学科研究成果的论文、讲座、消息等多种形式的文章,扩大了稿源,提高了学术水平,力争把该栏目办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的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