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文·林奇有关都市意象的论述,为对当代电影中都市呈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电影中的都市意象在电影批评中关联到3个主题:第一,都市意象与都市化。电影中的都市意象是都市化进程中都市景观变化的视觉呈现。第二,都市意象与都市人的感知方式。当代电影呈现了现代都市人多样化的精神状态。第三,电影语言与电影都市呈现。多样化的电影镜头语言对应着呈现都市景观的特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马竹是湖北文坛很有特色的一个作家,他的都市文学题材的创作表现了湖北都市文学创作的整体特征。文章力图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和文化语境研究,挖掘马竹创作的特点及其不足,从而勾勒中国当代都市文学创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于影像叙事与文学叙事的不同,使<色戒>的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同中存异.首先,在小说文本中,叙事上有着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表现了王佳芝意识中个人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冲突,而电影将王佳芝的内心冲突外化为几条故事线索.其次,电影用色艺术与小说文本用词风格的差异.电影采用了深栗色基调,辅捉到了沪、港都市的高雅之气,但也丧失了小说用词风格的丰富与华丽.在用色特点上,<色戒>不同于张艺谋等商业大片的用色风格,接近于中国早期表现"小城镇"文化景现的电影,同时具有当代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用色风格.  相似文献   

4.
《海上钢琴师》的导演是意大利的托尔纳托雷,它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天堂电影院》并称为“三部曲”.《海上钢琴师》的无穷魅力源于它对爵士钢琴艺术和爵士文化的展现.文章主要研究了《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钢琴音乐对主题诠释的推动作用.首先,对电影剧情做了简单介绍,然后结合电影内容,介绍了钢琴音乐是如何完美诠释电影主题的,由此引出了关于电影配乐对主题呈现作用的思考,得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都市文化的角度来讨论冯小刚的电影,按照都市镜像、都市话梦以及都市救赎三个方面展开,提出了冯小刚电影类型化思维、贺岁主题缺失、欲望故事背后的多元主题、自由人角色背后的启蒙告别,以及拯救都市的乡村化退守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阮世勤撰文《论当代欧美电影中“屠龙习俗”的叙述建构》指出,龙作为人类文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符号,广泛地出现在历史上各类叙事文本中。当代欧美电影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文化的重要叙事媒体,也不断地从其他各类历史叙事文本中借鉴龙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论当代台湾电影对城乡文明的书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台湾电影对台湾城市形象几乎不约而同地进行了负面性的书写.李行和侯孝贤等人对乡村文明充满眷念和赞美,而对现代城市文明则基本持贬斥和批判的态度.当代台湾电影的创作主体在城乡文明相比照这一叙事主题上预设的叙事立场,及其对城乡文明的复杂的审美情感构成了其电影的潜文本,而这些潜文本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以对显文本的审美价值的损害为代价的;潜文本与显文本在真实性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悖逆.  相似文献   

8.
都市电影作为电影创作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摹写都市景观方面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都市电影中的都市意象更是现代社会中显在的文化标签.而电影对于都市意象的书写并非刻板直白的表达,而是通过其独有的视听语言拼贴、组接而成,意蕴丰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由凯文·林奇的都市意象概念引发,思考当代电影中呈现的都市景观的意义,都市意象的五个要素以及都市景观意象与电影中的都市意象的关联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电影叙事方式的转变,对电影呈现都市景观并生成意义的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结合托马斯.沙兹、哈桑和大卫.哈维的论述,并联系一部分电影作品,对当代电影在都市呈现中凸现的叙事倾向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