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实验项目学校,我校本着整合资源、系统设计、有序推进的指导思想,抓住课程建设这条主线,依托学校的三大高端课程支撑平台,即翱翔基地校、大学先修课程和高中自主课程实验,加速建设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校本化课程实施体系,同时以教研组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浓郁的课程改革实验氛围。一、明确推进路径,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校本化实施如何推进,应该说是一个系统而且十分复杂的课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我们认定,要从办学理念出发,以课程为载体,构建一个充满学校特色的教育生态系统,用丰富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21世纪课程改革试点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根据学校办学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物资资源与非物资资源、环境资源与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开发校本课程。目前,我校已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劳动基地教育校本课程”和“形体训练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植根于学校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3.
周筠 《上海教育》2014,(4):14-14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名校。在总结和反思学校办学经验基础上,学校将“创意教育”实验项目作为发展特色和亮点,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抓住了“课程”这一缰绳,从校本课程上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开创性的实践,开展了比较丰富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全体师生对创意教育背景下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机制与保障体系等方面作了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努力从教育的核心构建上托起“创意教育”课程品牌。  相似文献   

4.
天津中学成立于2000年。建校之初,我与几位教师借鉴各地的办学经验,设计学校的改革思路。恰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公布,我立刻被吸引,苦思冥想的教育改革思路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以为学生走向成功为办学价值取向,坚持教育的整体性、主体性、活动性、差异性、反身性(即师生共同成长),坚定地实施新课改,注重生活实践教育和自主发展教育,走个性化办学之路,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的学校发展之路渐渐明晰。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追求高质量,而优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状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提升生命质量,创造幸福人生”。我们以“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开发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小玲 《教育导刊》2003,(10):22-24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是教育改革中的核心问题,而学校就是实施课程的基本单位。2002学年,我们学校开展了“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实验,开始了对新课程的实验工作。由于我们积极开展新课程实验,后来,被确定为广州市课程改革试验点。通过实验,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一、深刻认识课程改革在学校发展中的现实意义(一)课程改革是一个机遇1995年到2001年的六年间,我们学校开展了题为“现代化小学教育模式的探索”课题实验,努力构建现代化小学的办学模式,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环境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班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7.
经过一段时间的新课程实验,我们在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既然是个系统工程,就必须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思考或切入。所以,以课改为契机,树立办学管理新理念,实施办学发展新举措,是教育改革“纲举目张”的重要思路。一、更新办学观念,确立办学新思想新课程实验要求我们以“破”的精神来立“新”的思想,促进教育发展。因此,我校在课改中注重以新的理念作支撑,即:———将服务和形象融入教师,将改革与创新融入教育;———校长是教师培训的教材,教师和学校是学生的课程;———新的教育,应是以开放个性为培养目标,以人的全面开发为基础,以提升个体…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高中,也是“宏志班”的发源地,学校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影响生命”的办学理念。近年来,我们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推进策略,重视课程建设与实施,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本化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创建于1984年,是“江苏省实验学校”。建校以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特色。围绕这一特色,形成了“让学校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地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发展思路;构建了“幸福教育”文化体系(幸福管理文化、幸福课程文化、幸福课堂文化、幸福校园文化和幸福网络文化等)和课程体系(幸福基础课程、幸福拓展课程和幸福潜在课程);确定了“幸福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及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伟 《教学月刊》2003,(3):9-11,14
课程改革的实验 ,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 ,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它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改进已有的教学方法。作为教研部门 ,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配合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地发挥教学“参谋部”的作用 ?在“研究”两字上下功夫、做文章 ,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一年来 ,我们围绕课程改革这一中心 ,以改革求发展 ,以创新促提高。一、常规工作制度化教研室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既有学校工作的共同性 ,又有其明显的差异性。教研室的工作从…  相似文献   

11.
座落于古田县中南部的大桥镇,被誉为“闽东第一侨乡”,大桥中心小学便是大桥镇的镇直所在地学校。学校虽然办学规模不大,但是,学校以追求“严谨、博学、求真、创新”为目标,争创文明特色学校,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校确立了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开发《侨乡风韵》校本课程,以此繁荣校园教育文化,突显学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我始终认为,学生,或者说儿童,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学校的个性化办学、特色化发展,都应该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正因此,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生命发展课程"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具体化,是学校整个育人模式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我就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的形成,从我个人的教育理念发展过程来详细解读"生命发展课程"的来龙去脉。一、我的教育价值观:为了爱和自由  相似文献   

13.
从化市地处山区。学校分散,办学规模小,开展课改实验困难大。根据我市学校“山、散、小”的特点,我们从实际出发,务实求真,积极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2003年4月23日。从化市教育局领导及有关科室负责人、部分中小学校校长共40人参加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东山区)现场会,由此也拉开了从化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为了使我校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本着“把最优质的教育奉献给每一位学生”的宗旨,提出了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为了实现这一办学理念,我校在六年的课程改革中,以现代课程系统的构建为载体,深入研究探索课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积极进行课程文化育人的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首都师大附中与美国The Dwight School合作举办“中美高中实验课程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立足课改机制,从实际出发,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关国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认真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所传统学校,数十年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与探索,济南市经五路小学逐渐摸索出了“以课程开发为纽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思路,借力“课程办学”开启了新型的师生文化,使得经五突破了名校前进中的高原期,诠释着校长价值领导力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2006,(7):F0002-F0002
铜山县实验小学是一所教育特色鲜明、办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省级实验小学,它以“一切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一切为让家长放心满意耕耘”为办学理念,以人格化、规范化、现代化、高质量的教育效果为办学目标,以“艺术教育”、“现代化教育”为办学特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充分积淀文化素养和提高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学校秉承“全面发展重素质,生动活泼育人才”的宗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披荆斩棘,勇于创新,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课程的现代化,与普通学校一样,课程问题也是弱智学校核心问题,我们本着让学生“学会补偿、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一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适应中、重度弱智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努力提高课程教育人的效率和效益,最终达到学生能融入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校从2011年7月创办之日起,就秉承"教育即服务,质量即生命,特色即品牌"的办学理念,遵循追求完美教育的办学主张,走出了一条"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实施,特色课程品牌化发展"的课程现代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黄艳芬 《天津教育》2005,(11):25-27
多年来,我们上海道小学坚持在课程改革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改革课程结构、构建“大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育人之路,逐渐形成和显示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认识到,在学校教育中抓住了课程也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学校凭借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凭借课程来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并且,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前期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收获,成为我们今天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深入推进课改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