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四十多万字的文艺语体和科学语体语料的基础上,对排比辞格在两种语体中的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进行了考察.发现两种语体对排比辞格的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吸收使用时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
整句是对散句而言的。一般说来,整句主要包括排比和对偶。《过秦论》有辞赋色彩,笔意纵横,气势磅礴,通篇极力渲染铺陈,巧妙地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尤以排比对偶为最。教学该文,学生如能掌握排比对偶的伦次,领会这些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情意,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文句的理解,并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文言的能力。下面谈谈应当怎样讲解《过秦论》中的部分排比辞格和有关的对偶辞格。排比是用相似的句法逐一表述同范围、同性质的内容的。排比的表述就其内容说,或是分几方面作横的展开,或是分几层作纵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文章对湖南省邵阳市公共用语的辞格运用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邵阳市公共用语的辞格运用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单独运用,二是综合运用。涉及到的主要辞格有比喻、双关、对偶、引用、拟人、粘连、对比、排比、借代等。邵阳市公共用语辞格运用存在诸如滥用辞格等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韩黎 《现代语文》2015,(4):93-9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大学生的广告语修辞格识别能力。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广告语所用修辞格的识别能力大体上呈正态分布,低级水平的学生占26%,中级水平的占54%,高级水平的占20%。文科生识别能力总体上高于理科生。问卷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辞格混淆现象,主要表现为"借喻和借代、对偶和排比、反复和排比、引用和用典、引用和仿拟、顶真和回环、婉曲和双关"这几组辞格的混淆。  相似文献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属意境上的辞格有比拟、反复、呼告、设问、夸张等五式;属句章上的辞格有排比、层递、详略呼应句等三式;属材料上的辞格有比喻、借  相似文献   

6.
中学英文写作中有时也需要运用一定的具有英文特征的修辞手段,运用得好会使语句生动,从而增添文章中的语句亮点。对于中学英语写作来说,主要应该掌握以下修辞手段,又称语句辞格,包括结构辞格与语义辞格:对比、排比、重复、倒装等为结构辞格;转义、双关、矛盾等则为语义辞格。  相似文献   

7.
“排比”与“层递”是两种较难区分、极易误判的修辞格,各修辞著作和教材对二者的解说也不尽一致,同一个辞格,有的认为是“排比”,有的认为是“层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分析有关的言语现象,比  相似文献   

8.
挑战余秋雨     
雷寒 《语文新圃》2007,(5):34-35
余秋雨者,人谓中国当代之大师也!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青年人,你可以不知道张学良是谁,但你不能不知道余秋雨,因为余秋雨不仅是作家,学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你不知道余秋雨,中国多少年的文化就无法在你心中吐纳!说白了,你不知道余秋雨就是没文化!……  相似文献   

9.
比较英语parallelism和汉语“排比”辞格可知二者不是对等关系,它们在结构和修辞功能上均不同  相似文献   

10.
梳理《庄子》主要英译本及其特点,分析原著句式修辞格的特点及汉译英实践中句式修辞格的一般处理方法。采用案例法分析汪榕培译本中排比、对偶、错综等修辞格的翻译。译者对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格式和修辞效果相似的排比、对偶等辞格多采用直译的方法,而对于辞格连用的句子及难以在英语中再现的修辞格如顶真、错综等采用释义或转化为其他辞格。指出这些译法在再现原文的文学特色和思想内容中的作用,分析译本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在实现译本整体目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所谓修辞格(简称辞格)是指那些为了提高言语表达效果所使用的有一定格式的修辞方法。适当运用修辞格,能够使语言形象生动、强烈有力。汉语的修辞格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甲骨文已经有比喻、排比。《诗经》已经用了二十多种辞格。  相似文献   

12.
排比是一种富于极强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古人所谓:"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意也。"它道出了排比的特殊作用。由于排比句气势恢宏、节奏分明,长于抒情,能打造出作文的亮点,所以有人称排比是句子中的"集束炸弹",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每年的中考作文中,总会涌现出很多善用排比辞格的考生,他们的作文由此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胡娜 《文教资料》2011,(8):18-19
荀子《正名》一文修辞手法丰富多采,多用比喻、对偶、对比、排比、层递、顶真、设问等辞格,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散文作家中,余秋雨无疑是独特的,是个性的。如同《文化苦旅》"作者简介"中所说,余秋雨是一位艺术理论家,是中国文化史学家,同时也是散文作家。虽然散文并非余秋雨先生最擅长的文体,但是因为他在艺术层面上深厚的积累以及对我国史学的研究和了解,使其散文非常的严谨、深邃,同时也略带有艺术的美感。基于此,主要论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以期帮助读者深刻体会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真谛和文化内涵的执着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7,(21):54-55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代表,全诗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与大量修辞的运用密不可分。诗歌创作者通过运用排比修辞,使全诗结构匀称、节奏鲜明、易记易颂。排比修辞在《阿诗玛》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修辞方式,在译文中译者如何处理这一辞格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与其他辞格相比,复辞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自先秦开始到现在,这种辞格的应用一直非常广泛。多种修辞格如转类、拈连、对偶、同异、排比、双关、顶针、回文等均可以形成复辞,显示了复辞形成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九十年代中,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发表引起了中国文坛上十分巨大的轰动,开创了当代散文史的新范例,其散文语言注重节奏的合拍、韵律的谐美、句式的整齐,堪称中国当代文化的榜样。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读者深刻体会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真谛和文化内涵的执著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为蓝本,全面分析鲁迅小说常用的修辞方法,研究鲁迅先生使用频率很高的比喻、比拟、借代修辞方法,涉猎模状、回文、排比等不常采用的辞格及鲁迅先生把不同修辞手段集合在一段话里同时使用,形成的辞格的套用、连用和杂糅。  相似文献   

19.
廖俐 《柳州师专学报》2014,(2):13-15,21
《文化苦旅》作为中国新时期"旅行式文化大散文"的代表作,是余秋雨朝圣中国历史文化故地发回的记录。从旅游人类学视角,引用"旅游仪式阈限三段式"理论解析《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倾注了鲁迅艺术创造的心血,蕴涵了他洞察社会和剖析自己所获得的人生哲学。作为著名的语言大师,为了表现情感和思想,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以《野草》为研究对象,对文中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鲁迅在辞格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达到的修辞效果和表现出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