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部编六年制第二册第32页。要求:使学生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图: 提问:梨和苹果的个数谁多?谁少?(同样多) 2.再添上3个梨,如下图提问:这时梨和苹果的个数谁多?谁少?梨比苹果多多少个?苹果比梨少几个?  相似文献   

2.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法是把总数量按一定的比求出各部分量是多少。如:水果店运来桔子、苹果共96筐,桔子与苹果筐数的比是3∶5。求桔子、苹果各多少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可以这样解答:3+5=8;96×3/8=36(筐);96×5/8=60(筐)。如果把题变为:(1)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桔子与苹果筐数的比是3∶5。已知有苹果60筐,桔子有多少筐?(2)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桔子与苹果筐数的比是3∶5。苹果比桔子多24筐,桔子有多少筐?多数学生的解法是:题(1)3+5=8,60÷5/8×3/8=60×8/…  相似文献   

3.
“两步应用题”是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四册中的内容,该内容例1教学中的一个片段为:师:谁知道每年的3月12月是什么节日?生:植树节。师: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同学们植了许多果树(电脑出示):桃树25棵,犁树18棵。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应用题,然后列出算式?生1:桃树比犁树多几棵?列式为:25-18。生2:犁树比桃树少几棵?列式为:25-18。生3:桃树和犁树一共有多少棵?列式为:25+18。师: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学生摇头)师:同学们都不错,根据给出的条件,提出…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81页例1,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一中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分析方法,会分步列式解答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2.通过...  相似文献   

5.
已知甲乙两数之差(或和),甲数的一部分等于乙数的某一部分,求乙数是多少?对此类应用题采用“掌握类型特点,抓住解题关键,反复对比训练,找出变化规律,归本还原”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此类应用题剖析如下:1.甲乙两数之差是5,甲数的等于乙数的。求乙数是多少?2.甲乙两箱苹果共重55斤,甲箱卖出它的,乙箱卖出它的后,则两箱苹果剩下的重量相等。求乙箱原有苹果多少斤?此类题的类型特点是:甲、乙两数各自为单位“1”,数量相等的部分对应分率不同。解题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及其对应分率。例1:分析:…  相似文献   

6.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较难理解,一些分数应用题可以转换成有关“比”的应用题。巧妙利用比的关系来解题,可以化难为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有一道题:商店运来橘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橘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10,橘子比梨多多少千克?学生解答时,是用方程解的,计算过程很复杂,学生很容易出错误。其实,我们可以把这道题转化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从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10可知,苹果与梨的比为10∶3,又知橘子和苹果的比为5∶6,把两个比合二为一。橘子∶苹果∶梨5∶610∶325∶30∶9可列式为…  相似文献   

7.
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曾峥(1)简单的练习题。求x=?(2)文字应用题。比如:7盎司一杯的可口可乐值25美分,12盎司一杯的可口可乐应是多少?显然,上述两类问题在我们今天的日常教学中俯拾皆是。但是,为了使我们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感兴趣于数学,让数学变得更易...  相似文献   

8.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所要解答的刚好是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相反的问题。解答这类应用题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往往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其实这类应用题除了需逆向思考外,题中的数量关系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 是多少的应用题实质上是一样的,与前面已经学过的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是一组题。因此,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关 键是通过对比,与已学应用题建立起联系。对此,我在教学中是 这样做的: 1实物演示,揭示意义 先让学生在第二行摆出8个圆片,然后向学生说明:“第M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  相似文献   

9.
3.倍数关系应用题1.教师出示线段图,提问:“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两种数量?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编一道应用题?”2.教师出不例10(l):学校有6个足球,18个排球,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引导学生对照线段图进行讨论:“求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这仅题是谁跟谁比,谁为一份数?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在18+6=3中,18、6、3各表示什么?”3.将线段目中第二个条件改成问题,将问题改成条件(如下图),引导学生看图编应用题。4.教师出示例10(2):学校有6个足球,排球的…  相似文献   

10.
(本册在学习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开始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使应用题教学开始实现第二次“飞跃”(一步到两步是第一次飞跃)。在教学中,应加强对比,促进知识的内化。)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说出求下列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及数量关系式:①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②三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出示准备题: ①新镇小学三年级有16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师:小结板书:160+114=274(人),[三年级的人数]+[四年级的人数]=…  相似文献   

11.
一、用两个相关联的连续性的简单应用题进行过渡。在各类简单应用题教学时,要十分重视把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作为一组进行练习。如:(1)某商店近来苹果24筐、梨12筐,一共运来多少筐?(2)某商店一共运来苹果和梨36筐,卖出15筐,还剩多少筐?  相似文献   

12.
苗苗 《良师》2003,(12)
“盈亏”问题应用题,如按一般的思路分析,很难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若根据题中的“相差”关系,往往可以发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例1把铅笔分给若干个学生,若每人分3支则余7支;若每人分5支则少9支。问铅笔有多少支?学生有多少人?解:因为每个学生多给铅笔5-3=2(支),铅笔总数相差7+9=16(支)。所以学生人数16÷2=8人,铅笔支数为3×8+7=31(支)或5×8-9=31(支)。规律一:有余加不足,除以每人分物之差,得人数。例2有练习本若干,分给许多学生,若每人分8本则差105本;若每人分5本则差…  相似文献   

13.
采取自学辅导法与发现法结合教学,学生便可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19页的例3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学,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例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底是2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经过5分钟后,学生提出如下的13个问题:1.怎样求高?2.这道题有几种解法?3.哪一种最简便?4.怎样列方程?5.列方程求解与算术求解哪种方法好呢?6.25x是什么意思?7.还有别的方法吗?8.解题步骤?9.用什么公式?10.解题数量关系?11.这道题关键词在哪?12.突破点在…  相似文献   

14.
“相差关系”应用题教学是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此类题由“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两大类构成,其特点是两个同类量进行差比,在教学中,学生容易在认识上出现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79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十九第4-7题。教学目的: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以及这两个量的和或差”的一般分数应用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教具准备:1.投影片:复习题(2)。2.小黑板:复习题()和补充的复习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用投影仪出示复习题(2):“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白兔和黑免各有多少只?”要求学生自行列式并计算,师生共同订正。教师小结:这道复习题含有两个未…  相似文献   

16.
(一)准备题(第一次类比)师 :列式解答下列各题 ,比较异同 ,找出标准数。(1)池塘里有鸭12只 ,有鹅4只 ,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几倍?(2)池塘里有鹅4只 ,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 ,有鸭多少只?(3)池塘里有鸭12只 ,鸭的只数是鹅的3倍 ,有鹅多少只?生甲 :这三道题都是倍比关系的应用题 ,鹅的只数是标准数 ;三道题的已知数和未知数不同。生乙 :(1)题是已知二数求倍数。即鸭12只除以鹅4只 ,等于3倍 ;(2)题是已知标准数和倍数 ,求几倍是多少。即鹅4只乘以倍数3 ,等于鸭的只数 ;(3)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这…  相似文献   

17.
法兆伟 《云南教育》2001,(23):41-42
一、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十一册第139页例4、5。二、教学目标: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把百分数应用题纳入分数应用题的认知结构,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紧扣新知,铺垫引入1.口答:①12×13②32×34③25×25④24×562.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有45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3.六一班上学期期末数学测验,80…  相似文献   

18.
在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 ,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运用一题多变如下组织复习。教师给出以下五个条件 :妈妈买了5千克苹果和8千克梨 ,一共用了23.04元。每千克苹果1.92元 ,每千克梨1.68元。4人小组合作 ,讨论、练习如下问题 :1 分别将上面五个条件 ,逐一变为问题 ,说出每一道改编的应用题的题目。2 对每一道改编的应用题 ,先列方程解 ,再用算术方法解。根据给出的条件检验得出的解法是否正确。3 你认为用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有什么不同?方程解法有什么优越性?4 你觉得怎样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 ,确定…  相似文献   

19.
要正确解答“比多比少”及“倍数关系”应用题,就必须克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及见倍数就乘的思维定势。如:果园里有桃数48棵,杏树比桃树少12棵,杏数有多少棵?首先找出相比较的两种数量,并找出“比多”还是“比少”;正确找出大数和小数。最后看问题: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已知大数求小数,用减法计算;已知小数求大数,用加法计算。上题的关键句是:“杏数比桃树少”,即杏树少(小数),桃树多(大数),而且桃树(大数)是已知的数(48棵),否数(小数)是要求的数,求小数就用减法计算。?他探杏树桃树果园里有桃树48棵,比少…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的层次化要求是指把应用题的内容,按年级段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层次段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低年级段应用题的教学应以实物图为主,如“小方有苹果5个,小红有苹果3个。小方比小红多几个?”可引导学生作图:中年级段的应用题的教学应以示意图为主,如“小红家养了6只母鸡。养的小鸡比母鸡的3倍多2只,他家一共养鸡多少只?”可用“○”替代母鸡,“△”替代小鸡作出如右上示意图:母鸡○○○○○○6只小鸡一共养了多少只鸡?比母鸡的3倍多2只高年级段的应用题教学应以线段图为主,如“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