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翻译中引申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翻译中必须考虑两种语言的差异而使用引申法。从语言角度看,翻译时要按照相关的社科常识,依据上下文,从单词、词组或句子的基本含义出发,对所涉及的的单词、词组或句子进行必要的引申,选择较为恰当的汉语词、词组或句子进行表达。从语法角度看,可以把引申法分为修辞引申、逻辑引中和语用引申。这些引申法是构成翻译引申的主要内容,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基本能够使得翻译更加得心应手。从引申与其对象的概念来看,主要是从翻译引申时的范围大小、具体与抽象以及引中层次高低三个方面来掌握。正确使用引申法会使得译文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是对固定意义的发现,也不是语言之间按照客观规律的机械转换。既然原文和译文之间不是一种因果决定关系,那么译者就是自由的:在各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和决策。既然译者享有自由,那么翻译研究中就存在一个伦理层面,就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译者的自由意志做出评价,开展批评。从否认译文是原文的镜像反映,到讨论译者的道德责任,这是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的自然延伸和应有之义。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当代译者的道德责任就是解构中心,拆解同一性,维持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演讲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既具有书面文体文章的各种特点,又适合口头朗诵。演讲词有其独特待的文体特点,演讲词的解释应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比较对林肯《葛底斯堡演说》的两个中译文,结合实际的译例,指出翻译在忠实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要做到辞义并举,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4.
李力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2):149-151,154
从翻译的目的、过程两个方面分别论述了文体对翻译的制约作用,指出译文质量受到对原文文体把握程度的影响,对原文文体的分析与理解是忠实、通顺、流畅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集中体现了金庸高超的语言艺术成就。1997年,著名汉学家闵福德教授翻译了《鹿鼎记》的第一卷并出版。用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视角来审视《鹿鼎记》的英译,可以为中国武侠小说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进一步丰富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呼和浩特旅游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呼和浩特旅游解说牌翻译变得愈发重要。该文对呼和浩特市旅游解说牌翻译质量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结出存在的几大问题,如译文语种单一、解说牌英译缺失等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并对翻译理论进行重新界定,从而进一步指出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有效的翻译教学必须把握好翻译理论教学的度,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一定素质和具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高职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8.
刘俊 《海外英语》2012,(17):146-147
翻译能力研究有助于翻译教学的展开,该文浅析了翻译能力研究的特点,揭露了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不高的事实,并从翻译能力培养缺失与学习主体翻译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两方面分别剖析了其成因,指出今后翻译教学要从教与学的主体分别入手,双管齐下才能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实现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其核心是"目的论"。对目的论的评价有褒有贬,在批评的声音中颇具代表性的是:功能派理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通过比较分析《红楼梦》中"护官符"的两种译文对此批评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文学翻译中运用目的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翻译科是清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清代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翻译科开始于雍正年间,但雍正年间只有翻译童试、翻译乡试,乾隆年间才开始有翻译会试。嘉庆之后翻译乡会试才正常化。翻译科分满洲翻译、蒙古翻译、宗室翻译,其中以满洲翻译为主。满洲、蒙古、汉军均可参加满洲翻译考试,而只有蒙古人才允许参加蒙古翻译考试。嘉庆之后,宗室翻译停止举行。道光之后,蒙古翻译停止举行,仅有满洲翻译。  相似文献   

11.
依据英汉翻译的理论原则,本文对不同的英语原文和汉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翻译实践中造成译文语义走失的不同表现,并探讨和总结了走失的原因,为正确翻译原文、避免语义走失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翻译讲究“信”、“达”、“雅”,不同文体的翻译有其各自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必须遵循忠实、通顺,真实地反映原作的艺术现实的艺术性原则及符合译作的本民族的语言习惯的原则等。因此就要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13.
翻译的目的就是要使译作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及风格。然而,译者在努力追求这一境界的同时,其译作中流露出译者个人风格在所难免,任何译作都会留有译者再创作的痕迹,这是由译者在翻译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对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应简单地否认或抹煞,而应正视其存在,努力实现译者风格与作者风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比较文化的视域对当代美术理论中的图像翻译进行探讨,从后现代文化理论基本范畴的理解失误、文化语境的差异所形成的阻隔、专业话语的失语现象与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等方面.提出了图像翻译者不仅应该具备雄厚的双语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应该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观点,并且结合文本实践进行了理论梳理。  相似文献   

15.
李铁 《海外英语》2014,(13):161-162
Back translation is a common technique to assess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check the appropriateness of back translation for movie subtitling purposes.To achieve this aim,some Chinese sentences with problems in their transla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to be tested through back translation technique.An analysis the versions of the sentences proved that back translation is an appropriate technique for translating movie subtitles.  相似文献   

16.
理解和表达是翻译过程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文章首先论述理解与表达的相互关系,即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准确的表达来自正确的理解。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表达是关键。文章接着阐述宏观理解的方方面面,具体谈论篇章类型和作品风格的宏观理解;然后探讨微观理解的几个方面,即对原文词义、词语的分隔、长句难句的微观理解等。文章最后论证表达的重要性和基本的表达方法。文章认为,译文的理想境界是形神兼备,应尽可能采用直译法处理,只有在直译法行不通的情况下才使用其他译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学习翻译的一条主要途径是翻译实践。翻译实践应该包括对现有的各种优秀译本的研究学习,这是学习翻译的良方之一.就此,本文通过比较、评析多种译本,借以提高翻译的感性认识和理论水平,同时也是翻译实践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奈达--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翻译理论、尤其是功能对等理论在全球翻译理论界影响深远.奈达翻译理论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奈迭翻译理论的核心,其理论精髓集中体现在三方面:读者反映论、意义与文体的辩证统一、注重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机器翻译译文的可接受性,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确保信息的等量...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授大学英语翻译课,最好采用"逆向全过程"的方法,此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己翻译内容,再由学生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概括,最后再上升到翻译理论。这种教授是以学生自己为中心,学生能主动参与整个翻译教学的全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总结,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再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