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结合文本的分类,从一些具体的商业广告翻译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商业广告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67):28-29
科技文是严谨周密、行文简练的说明文体。科技文翻译一要体现其精确规范的文体特征,二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准明确的内容表述、严格规范的语言表达,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学术交流。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核心,倡导最大限度地体现译文的文化交流功能,是指导科技文翻译的主流理论。其中目的论和文本类型理论为科技文的汉译英实践提供了宏观上的引导、微观上的策略及方法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汉斯·威米尔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翻译目的论。他指出翻译要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其理论包括三个法则: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本文主要从目的论方面来指导旅游文本资料的翻译,提出目的论角度下的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实现译文预期功能为重点的翻译原则,并分析该翻译原则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在旅游文本资料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栾宁  丁琳琳 《海外英语》2012,(22):163-164,189
宏观功能翻译论强调利用译文在译文环境中的目的制定翻译策略和明确翻译方法。宏观功能翻译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文本类型,翻译行为及目的论。每个阶段所提出的理论都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该文简述德国宏观功能翻译论的发展过程,并以一则事例为例,浅析了理论是如何指导翻译实践的。  相似文献   

5.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它的译文,也决定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运用翻译"目的论",从旅游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性出发,选取旅游翻译文本加以剖析,指出旅游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提高翻译的目的意识,确保译文的可接受度。  相似文献   

6.
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旅游手册的汉英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本文主要以旅游翻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德国译界功能派的翻译理论目的论为指导来对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进行探讨,旨在探讨旅游手册翻译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使翻译界人士重视和改进旅游手册汉译英的水平,提高旅游资料汉译英的质量,使其达到最佳的宣传和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珂 《文教资料》2009,(23):45-47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提出了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目的论知识架构的分析,运用科技、旅游、广告、新闻应用文本的实例来阐释目的论对于应用文本翻译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尹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61-161,163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在信息化社会中,地名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外贸、科技、文化交流、新闻出版以及社会生活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入手,介绍了什么是目的论,阐述了目的论对地名翻译的指导意义,即译者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译文读者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观以及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等因素选择翻译方法和策略,并指出目的论指导下的地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该理论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旅游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激烈的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中,商标翻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不同背景的考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翻译目的论.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有影响力的理论,但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出发点,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阐释商标翻译。此理论并没有指出具体应该运用什么原则,因为具体原则的选择应在特定文本中采用;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或策略,译文必须从心理学、美学、文化上都可以被接受。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讨论了功能翻译的目的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功能翻译理论研究认为:目的论除了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还有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功能翻译论提出的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译者较好地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可以为译者进行翻译提供两个基本的翻译标准:(1)连贯性法则要求译文必须让接受者理解,实现语内连贯;(2)忠实性法则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实现语际连贯.另外文章也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作为一名科技文献的译者不但要有扎实的英文功底,而且还要懂得大量的科技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翻译的目的论,人类的翻译行为具有目的性,译文要与其读者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文本,其选词、用句具有明显的契约体特点,因此译文要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以体现法律文本用词准确、结构严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功能目的论角度,通过实例分析旅游资料翻译的得失优劣.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文本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而且是衡量其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首先引入目的论理论框架,逐步探讨功能目的论在指导旅游文本翻译时的适用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浅析翻译目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目的论是从译文视角进行翻译研究的一种解构主义理论模式,它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翻译的实用性。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和忠诚原则中,目的原则是首要的原则。本文简单介绍了目的论的一些基本内容,指出了它对翻译实践活动的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石亿 《考试周刊》2013,(6):18-20
20世纪80年代左右,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崛起,提倡在宏观上将翻译活动纳入人类的行为活动,强调其目的性,其研究重点是文本、译文功能、翻译行为及其目的、翻译策略。该学派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莱思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ie),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功能翻译理论对实用文体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商品的商标和旅游宣传资料这两种实用文本为例,分析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实用文本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一种有预期目的和功能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策略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提出旅游文本翻译应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并举例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在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目的论的框架下探讨会展外宣材料的英译问题;目的论把翻译视为有目的的活动,强调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视野,以宁波地区大型会展网站汉英翻译为样本,在目的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会展外宣材料的文本功能、翻译目的以及翻译要求,同时对其在文化和语言层面出现的翻译问题做出了评判性评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进而总结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翻译目的论是一种新的西方翻译理论,它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种.目的论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转向,即由原来的以语言学理论及侧重形式的理论为主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理论.本文旨在讨论目的论的主要观点,并通过例子强调: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译文潜在的功能及目的.  相似文献   

19.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所预期达到的功能,并以此来指导广告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广告文本的目的为研究点,分析英汉广告商标和标语翻译的成功案例,提出采用灵活的翻译手段、讲究选词用字、体现广告创意、使用修辞手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旅游翻译是一种在不同的语言和社会心理特征下的跨文化交流。本文以Hans Vermeer的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出发,以宁波旅游翻译为具体文本,简要探讨旅游翻译的一些策略,以期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