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这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理性对待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成这个探究活动并不难,所以对流行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儿童视角"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不再只是停留在获得知识的层面,还会对学生的生命、情感、审美等更深层次的方面带来重要的影响。那这些作品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教学价值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及人生,具有强烈的"立人"功能.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找出作品和学生精神生命的契合点,把作品的生命命题变成学生的生命命题,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照出自己的灵魂",才能真正使文学作品走进学生内心,陶冶情感与心灵,建构人格与灵魂,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造力得以释放、生命得以升华,从而实现文学作品教学的生命关怀价值.  相似文献   

4.
故事美术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美术创作走出了单调的"依葫芦画瓢"的模式。其教学实践就是从童本化的角度出发,巧用美术故事资源,在美术故事的情境中进行相关美术创作,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美术表达的内动力,让学生为自己而画,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故事美术的价值在于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回归美术的本源,回归生活,最终让儿童用美术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儿童视角"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价值不再只是停留在获得知识的层面,还会对学生的生命、情感、审美等更深层次的方面带来重要的影响。那这些作品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教学价值呢?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那么,怎样的课堂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自主发展呢?本文结合"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为例,介绍自己一些粗浅的做法。教学设计:本节课主要围绕"预习——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标中指出:"中小学美术课程有两个学习活动,一个是创作活动,一个是欣赏活动。"而欣赏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欣赏评述能力,有了这一能力的保障,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认识与做法。一、注重实践学习,提高评述能力在我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当学生欣赏完优秀作品或自己同学作品,让其点评的时候学生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就抱  相似文献   

8.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课程应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生活对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每一名学生都是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其作品则是通过学生的创作活动产生、以一定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借助学生作品,应用于不同方面,对于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9.
<正>生命是一切活动的起点,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卫生高职校护理专业的德育课程应当以润泽生命、人文关怀为己任,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并丰富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将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使护生在关怀病患生命价值的同时学会珍惜自己.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在职业  相似文献   

10.
朱玛 《教育教学论坛》2012,(11):155-156
"深乎其中",指的是能深入阅读文本,领悟作品的内涵,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探索作品丰富的内涵。引导学生往"作者独特的经验里"走,往"散文里"走。"出乎于外",指读者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基本能够形成自己的审美情操和价值取向。散文是美文,形神兼备,而且字字珠玑,意蕴深厚。许久以来,散文就像一座干净的村庄吸引着许多寻幽探秘的读者,陶冶着一个又一个读者心灵的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对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进行整理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赏析。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实践中的粗鄙做法,初步探究散文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不断繁荣波及到大学校园,使得很多高校教师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过多的关注其作品的市场价值,而造成了作品学术价值的缺失。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艺术创作学术价值缺失原因的分析,提醒高校教师理清思路、重新树立自己的艺术价值观。不盲从、有创新、真诚的面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促进艺术教学和艺术市场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为明 《考试周刊》2014,(46):26-27
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不应急功近利,真正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体验,领悟作品内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文章从品味经典词句,感受作品留白中的内涵和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谈谈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的"慢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其凤 《广西教育》2014,(29):33-34
正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能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作品的生命价值在于读者的共同参与,没有读者的品读与鉴赏,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将这一思路延伸到小学生习作教学中同样适用。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促使学生由"为自己或为老师而写"过渡到"为读者而写",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不断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数学学习看成自己的事,数学也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著名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  相似文献   

15.
如今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仍大多采用"一对一"的单一模式,而很少有教师会让学生接触双钢琴作品.作者希望能通过分析这首自己喜欢的双钢琴作品来给更多的人展示双钢琴作品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双钢琴作品的练习和教学中来,为高师钢琴专业的教师教学提供一些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通过纷纭的主人公之辨,旨在探讨小说阅读与教学中的肯綮——思想内涵和人文审美挖掘。文学是人学,人性、灵魂构成作品的正确的价值判断与整体性衡量。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的作品内涵,并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于是,课堂阅读学习的架构就自然而然展现出全新的态势,从而怡化学生的性情,涵养其人生。  相似文献   

17.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电脑艺术设计重在实用,但学生创造思路往往还只是电子的呈现方式,停留在屏幕的层面。在辅导教学中,实用的意义应该摆脱功利超越比赛本身。本文尝试探索在电脑艺术设计中,将常态教学与主题制作活动相结合,将传统的教会学生设计作品成稿延伸至引导学生制作设计成品,从创作到制作,从作品成稿到作品实物,实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实用性教学,诠释实用性设计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学习任务群视阈下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活动,引导学生赏析作品中的意象,与"文学阅读和写作"任务群相结合,尝试开展想象补白的创作活动,展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探究作品的情感轨迹,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诗歌,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项目学习是围绕专业知识原理与概念,以"项目完成"的形式,引导学生创造具有一定价值的"作品",并在这个创造过程中通过多种资源的采撷展开一系列探究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结合中职建筑专业教学实践,对项目学习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高等教育中,促使学生积极地开展培养创新能力的科技活动和自觉加深对学术规范的了解与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科技活动与学术规范"课程的授课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并给出了教学建议:通过课堂时间价值曲线规律,使教学内容被学生高效吸收;在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还不够完善时,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科技行为;在现有教育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