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政府科技计划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技术跟踪在政府科技计划的整体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技术跟踪内涵阐释的基础上,开发技术跟踪的工具,并以公路工程领域为例,从技术水平定位、技术优势和技术合作三个层面进行可视化实验,以此判别公路工程领域的深层次结构,为政府科技计划战略的制定做一些基于工程技术分析的支撑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蒋玉石  康宇航 《科研管理》2013,34(10):50-57
专利地图作为专利信息分析工具,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但目前缺少有效的专利可视化工具指导技术创新实践。本文从专利信息的内容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征入手,从宏观层面的技术主体分布、技术结构、技术市场和微观层面的技术优势、技术合作、技术依赖的角度,构建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创新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共现分析模型,以图谱的形式展现专利分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公路工程领域为例进行可视化实验,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基于工程技术分析的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3.
当前有关路径依赖与锁定的研究中存在文献信息繁多、领域学科交叉复杂、发展脉络不清晰等问题。基于科学计量的可视化技术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探析国外人文社科领域有关路径依赖与锁定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国外对路径依赖与锁定研究的发展脉络可归结为:①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政策制度-案例分析-锁定或改革-路径创造;②研究的三个热点领域:路径锁定、公司变迁、政治制度;③研究发展的三个趋势:研究层面由宏观趋向微观,研究思路从解释现象的基础研究过渡到解决问题的开发研究,研究方法由案例分析过渡到锁定模型构建。该研究系统的展示了国外路径依赖与锁定研究的全景图谱,利于研究者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轨迹和选择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提升浙江省乃至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竞争力,本文以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四大主要应用领域——游戏体育、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和航空航天等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专利权人层面、技术层面开展专利分析研究。明确国内外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态势,分析了浙江省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知识产权战略视角,对浙江省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策略和科技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从能力、资源相对优势和环境条件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提出包括企业、行业和政府三个层面,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开展技术的国际合作、提高交易技巧、加强行业协作等方面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矿井安全生产物联网是煤矿智能化开采与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针对目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监控管理子系统相互独立造成的信息孤岛和信息共享问题,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融合传输的智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共享模型。文章详细阐述了该模型的设计目标、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以信息共享为突破点,从统一编码标识体系、融合无线传输和综合业务应用平台三个层面建立一体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共享模型,解决智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问题,为矿井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7.
区域校企合作申请专利的网络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滔  陈向东 《科研管理》2011,32(2):67-73
摘要:校企联合申请的专利是高校“试验、技术”型成果与企业“生产、市场”型需求对接的桥梁。本文使用可视化的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区域层面剖析1985年以来,校企联合申请量的三个演化阶段,合作中心由北京“一枝独秀”到上海、浙江等地“百花齐放”的动态趋势转变;技术层面以国际分类号为标准,揭示最近备受校企关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高新领域的合作分布;高校层面考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联合申请较多的校企合作布局,各校的多元合作方式为其它高校提供了借鉴。合作网络图挖掘了合作领域的技术优势。联合申请的全面统计为校企寻找合作伙伴提供了线索,也为产学研中的知识商业化部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危机管理为研究对象,构建由企业战略层、企业运营层和企业危机公关层三个维度所组成的企业危机管理的分析框架,并从这三个层面分析了危机管理的具体内容,最后设计了由危机预防子系统、危机识别子系统、危机处理子系统、危机处理效果跟踪与学习子系统构成的反危机策略系统。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需要多主体协同应对,信息和知识是实现多主体协同的基础,建立多主体应急知识协同管理体系对于提高应急能力有重要意义。基于知识协同理论对多主体应急协同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当前多主体应急知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主体应急知识协同管理体系模型,并从概念模型、运作模型、实施模型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描述,最后,从组织、技术、法规制度三个层面对其保障体系进行了讨论。所构建的多主体应急知识协同体系模型全面、系统,体现了知识协同活动与应急管理过程的融合,该模型为面向多主体的应急知识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以企业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的专利权体系建设为论点,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从企业战略领域的专利规划、企业经营领域的专利管理、企业技术领域的专利实现三个层面进行了剖析。然后分别论述了电力企业战略领域的领先、跟随、竞争专利策略。以实际行业案例为佐证,论述了企业经营领域将创新结构化管理的必要性。在技术领域,以行业标杆企业的专利保护方法,提出了建立专利网络的整体思路。最后,综合论述了如何在三个层面建立一个具有统一和联系的电力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的专利体系,并预测行业未来知识产权创新保护发展的趋势,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专利引文的技术跟踪系统——理论模型与工具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技术跟踪,可以了解和判剐相关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科学地选择技术路线,避免技术创新资源的浪费.在阐释技术跟踪内涵的基础上,对技术跟踪的结构和过程进行初步探讨,以此为契机开发基于专利引文的技术跟踪工具,为技术发展战略的制定做一些基于技术分析的支撑性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企业通过科技跟踪,可以了解相关科技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企业技术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针对中国企业科技跟踪实施成功率低的现状,本文探索构建企业科技跟踪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框架,用于指导中国企业的科技跟踪实践。首先,通过对国外科技跟踪关键成功因素研究的结构性梳理,形成本文的研究假设及企业科技跟踪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维度。随后,在电子信息行业选取4家具有科技跟踪实践的典型企业,采用跨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企业科技跟踪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最后,在跨案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科技跟踪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3.
对于技术标准化活动这一异质性主体之间复杂利益关系动态演变过程,随着标准组织在其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必要将标准组织作为博弈主体,深入探讨企业、标准组织和政府三者利益互动关系的影响,研究推进技术标准化的有效策略。为此构建三方策略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别从企业投入技术标准化的成本、收益,标准组织意愿的高、低,政府不同激励模式等方面分析其对系统演化过程的影响,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标准组织及政府在技术标准化系统中达到演化稳定点的策略组合为{投入,高意愿,不激励},企业与标准组织的策略选择对系统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企业投入技术标准化的收益、成本和不投入技术标准化的收益、损失均显著影响企业和政府的演化结果,但对标准组织策略影响相对较小;政府补贴在技术标准化初期的作用效果最佳,企业积极投入更能促使标准组织参与技术标准化活动,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速率。据此,提出应多措并举提高企业对技术标准的投入意愿,并通过给予技术标准相关的开发项目调动标准组织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技术竞争情报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竞争情报通过研究某一具体产业的技术竞争环境、技术竞争对手和技术竞争策略为政府宏观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决策支撑。技术路线图是国家提倡采用的技术预见工具,作者对产业技术情报的理论进行探索并重点开展了在产业技术路线图中的应用研究,对于应用产业技术情报制定技术路线图,从而进一步发挥情报研究的前瞻性、导向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企业专利为数据源,从技术稳定性、技术垄断性、技术安全性和技术前瞻性四个方面建立基于专利数据的技术预警指标体系及模型。随后,结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02-2013年12年间在六个子行业的专利数据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结果表明,可将企业专利数据进行处理,并应用到技术预警模型中,分析企业以往技术危机走势、了解当前技术危机程度,推测未来出现技术危机的可能,以更好规避技术危机。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中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是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依托.根据技术创新途径和企业实践,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分类,并从规范化、专业化、集权化及标准化,分析技术中心结构,提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中心组织结构选择模型,结合企业实际,明确技术创新战略与技术中心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获取的方式及选择依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如何获得技术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技术荻取不一定就意味着技术开发。技术许可、购买设备、收购等,也是技术获取的重要方式。企业采取内部获取还是外部荻取,是由企业规模、技术力量、企业战略等多因素决定的。对技术荻取方式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影响企业技术获取方式选择的相关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技术获取时机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是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其特性和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以非出口企业、FDI企业为对照组,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程度、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具有类型异质性和大小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企业技术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而我国的企业技术发展战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使企业制定出适宜的技术发展战略,本文将专利情报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中.根据企业的特征和不同企业技术发展战略的适用范围,提出不同企业形态(或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适宜的技术发展战略及重点,最后选择某个行业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技术标准化作为一门涉及技术、管理、投资、市场、国际贸易等众多领域,跨越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一直为产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针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关系、经济因素对标准化影响、机制因素对标准化的影响、标准化竞争战略与策略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和综述,以期推动相关理论的完善,为具体实践活动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