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孙蓉 《文教资料》2010,(4):122-124
品格教育是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是品格教育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品格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以往道德教育理论,成为美国当今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本文力求从托马斯·里克纳进行品格教育的一些做法中发现其特色。针对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现状.结合德育理论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些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2.
张晓华 《考试周刊》2011,(68):210-211
网络文化的出现对中小学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剖析了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出了增强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小学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品格教育是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托马斯·里克纳是品格教育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品格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以往道德教育理论,成为美国当今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本文力求从托马斯·里克纳进行品格教育的一些做法中发现其特色,针对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现状,结合德育理论与中小学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些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沈兰红 《考试周刊》2008,(1):221-222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动时期,各种思想激烈涤荡、碰撞.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受到猛烈冲击,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极大的弊端,道德教育创新具有紧迫性,道德教育创新势在必行,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一样处于困境之中。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处于困境中的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李好 《湖南教育》2002,(19):18-18
道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头戏”,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是相当大的,可从教育的效果来看,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德育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重德育知识的灌输,轻德育能力的实践,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道德教育的内化,尤为突出的是道德实践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显得十分薄弱。笔者认为改革德育实践模式有助于道德教育实效的增强。一、当代道德实践模式的理论探讨重视道德实践就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一味地“被动灌输”。德育工作必须是一种主动的教育过程,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对于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成就斐然。文章探讨了新加坡中小学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并从中引发对我国当前中小学学校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特色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青少年在品德和心理方面凸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和忧虑。文章以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为视角,通过对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阐述,评析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教学的特色,以期对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和教学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简述中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社会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与理念、教学目标与内容、课程评价、实施方式等方面对两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社会道德教育进行比较,探讨各自的特色,寻找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可资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的出现对中小学道德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小学道德教育背景下网络文化面临的挑战出发,剖析了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现状,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出了增强道德教育的前提下中小学网络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尽管在学校中对道德教育的看法不尽一致,但英国政府和教育研究部门为形成独特的道德教育所进行的大量研究,不懈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有这一切为我国的德育改革与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这里主要介绍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般发展,道德教育课程与计划的研制以及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教材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势力抬头的背景下,在共同面临校内暴力、欺侮、不良行为、价值冲突等道德危机的状况下,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和美英等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有一些共同点。一是都强调正面的道德教育,提倡普遍伦理或普遍价值,二是都强调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性;三是在管理上都采取国家干预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方法。但是,由于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不同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仍然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在保持明治维新以来原有特色的同时,又带有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3.
黄林妹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110-113,120
本文强调要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的环境道德教育,在阐述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1970年代开始,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踏上了变革和发展的征程。在学术界的研究方面,学者们注重研究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道德教育实践问题,涌现出一些道德教学理论流派;在政府的方针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强化国家的控制和重视个性原则的理念指导下,围绕作为中小学道德教育方针的心灵教育政策和道德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两方面来进行;在中小学的实践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辅东 《文教资料》2012,(19):157-158
20世纪以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趋显现,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特别是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必将对全社会的环境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三方面入手,对在中小学开展环境道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奥田真义就加强中小学道德教育问题发表了述评。 文章说:为加强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日本在中小学开设了道德教育课。道德教育课的开设有两个主要的理由:一是保持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全体教育活动之中去,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使道德教育能够有组织地、有计划地进行;二是进一步明确规定道德教育的内容及目标,把道德教育课作为教育课程中的一个领域。 小学道德课的教师原则上由班主任担任,因为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学生的机会最多,对学生最了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转型宏观背景出发,在学校层面上对当前形势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借以探讨中小学道德教育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经历了四个转换点:修身课的中止、道德时间的设置、《心灵笔记》的发布、道德教育的课程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服务国家、解决问题、多方协作。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着"成功论"和"失败论"的两极对立评价,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对完善和推进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艳华 《教育文汇》2013,(12):30-31
目前,中小学道德教育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道德教育很难走出困境。因此,首先必须重新认识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改变道德教育方式,以使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真正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视中小学道德教育是日本教育的一贯方针。1989年2月修改的教学大纲更是把道德教育置于显的地位。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