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测定我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血睾酮激素和生长激素及心肺功能,分析U-15男子足球运动员血睾酮和生长激素分泌特点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及对有氧能力的作用特点。结果显示血睾酮与最大摄氧量、最大氧脉搏显著相关(P〈0.01)。不同水平血睾酮的受试者最大有氧能力有显著差别(P〈0.05)。生长激素与最大摄氧量、最大氧脉搏无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以上的研究,为优秀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右归饮对递增负荷运动大鼠睾酮和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期大运动量训练对血睾酮和物质代谢以及补肾中药复方右归饮对其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训练组(T)和服药组(M,补肾法),进行8周递增负荷游泳。采用放免法和分光光度法观察8周递增负荷游泳和补肾中药复方对睾酮及肌糖元、肝糖元、血红蛋白和尿素氮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训练后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含量增加(P〉0.05;P〈0.05),血红蛋白降低而尿素氮升高(P〈0.01;P〈0.05);训练组血睾酮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补肾中药复方组(M组)能显著提高血睾酮水平(P〈0.05)。并可提高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含量(P如<0.05;P〈0.05)。结果提示,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可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产生抑制,造成运动性低血睾酮。负反馈调节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恢复过程延长;而采用补肾中药复方可改善运动性低血睾酮,减缓对HPG轴负反馈的抑制作用,可以改善HPG轴的功能,增加肌糖元和肝糖元的含量,有利于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国家游泳队14名男子运动员、广东省游泳队11名男子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运动员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睾酮/皮质醇四个主要指标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国家游泳队经过六周的大运动量训练,SHBG与其基础值相比,有所下降(P〈0.05);广东省游泳队经过十周的大运动量训练,SHBG与其基础值相比都有显著的升高(P〈0.01)。(2)血清总睾酮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两个指标相联系,能更准确、及时有效地评定运动员机能能力,更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中药“人参健脾丸”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能力和疲劳恢复的机制,对2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通过6周的随机、双盲实验,测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生休指标(Hb、T和BUN)、主观体力感觉(RPE)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尿素、主观体力感觉以及耐力时间和做功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人参健脾丸”可以改善运动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增加做功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试上海市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各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的差异,探讨基层教练员利用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来预测睾酮水平的可行性。方法:对420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左手正位X线片的拍摄和血清睾酮的检测,按骨龄片中种籽骨形态的差异进行不同发育阶段的分组,从各组中随机抽取30人作为研究对象,男、女运动员分别进行组间血清睾酮水平的比较。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男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86%和1 187%,女运动员发育后阶段血清睾酮值是发育中和发育前的155%和329%;男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875,P<0.01),与体脂百分比存在显著性负相关(r=-0.312,P<0.01);女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与肌肉含量、体脂百分比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774和0.463,P<0.01)。结论:男、女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处于显著增加的趋势,且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血清睾酮水平都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男、女运动员的血清睾酮水平对身体成分会产生影响,且存在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对散手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血尿素、肌酸激酶、血睾酮、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等生化指标.监控散手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水平。结果:在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后即刻CK值、BU值、T值和C值都有较大幅度升高.与集训前安静时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Hb小于安静时值,但无显著差异;次日晨CK值和BU值与安静时相比虽然均高于安静值,但无统计学意义;次日晨CK值、BU值、T值和C值仍高于集训前安静时值,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次日晨恢复值与运动后即刻相比CK、T值、C值有显著性下降(P〈0.05).次日晨的BU值比运动后即刻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化学手段能客观、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运动训练.避免运动损伤,尽早诊断运动疲劳,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炳宏  陈佩杰  董强刚  杨震 《体育科学》2006,26(2):42-47,54
采用PCR和breath by breath方法,对上海汉族5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60名优秀赛艇运动员和85名汉族普通人的ACE基因I/D多态性和VO2max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上海汉族优秀游泳和赛艇运动员ACE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上海和成都地区汉族普通人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Caucasian人群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1),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和地区的差异性;游泳和赛艇项目健将和一级运动员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游泳运动员水平越高,Ⅱ型所占比例就越高,赛艇运动员中水平越高,ID型的比例越大;2)不同基因型的游泳运动员的VO2max、VO2max/kg、VCO2max、VEmax、O2-plusemax、Wmax和Tmax等指标,均表现为Ⅱ型〉DD型〉ID型,Ⅱ型明显优于ID型(P〈0.05~0.01),而赛艇运动员则表现为ID型〉Ⅱ型〉DD型,ID明显优于DD型(P〈0.05~0.01)。结果提示,游泳项目中具有Ⅱ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赛艇项目中具有ID基因型或Ⅰ等位基因的运动员,可能属于运动训练敏感的高反应群体,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具有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可能。ACE基因I/D多态性可作为运动训练和选材中高敏感的、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对武术运动员血睾酮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高校武术高水平运动队30名运动员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检测研究对象血睾酮和RPE评分值的变化进行男女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男、女艾灸组实验后的血睾酮浓度较实验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艾灸组实验后的RPE评分值与实验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艾灸疗法对男、女运动员的血睾酮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10名有系统训练的国家一级运动员采用中等强度训练和10名无系统训练普通男大学生在基础状态下,血浆心钠素、血清皮质醇(C)、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生长激素(GH)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测试结果:训练组的血清T和T/C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对机体血清T和T/C比值的基础分泌有一定影响,并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10.
复合磷脂对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武桂新  冯连世  冯炜权 《体育科学》2000,20(4):53-55,66
我们研制了强抗氧化功能的复合磷脂胶囊,男田径运动员服用一个月的试验表明,它有利于睾酮水平的稳定,降低训练期间运动员血皮质醇含量水平(P〈0.05),加快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提高睾酮/皮质醇(T/C)比值,从而有助于运动机能的提高和加快恢复。主观感觉调查表明它还能减轻运动后肌肉酸疼,训练时主观感觉体力增加,可能与其抗氧化和促进肌腱等结缔组织恢复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形态、素质指标的选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8名青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进行了形态、素质40项指标的测试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体重+胸围)/体重×100、前深蹲等15项指标与举重竞技成绩的关系非常密切(P<0.01),经回归分析.得到两个年龄组的形态、素质回归方程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应用方程可对女子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8w大强度训练和补充谷氨酰胺对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以期为赛艇运动员免疫机能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集陕西省赛艇队公开级二线16名男性运动员实验前后晨安静时静脉血5ml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结果H组(谷氨酰胺+大强度训练组)和C组(大强度训练组)运动员8周大强度训练后IL-2较自身安静时都降低,服用谷氨酰胺组(H组)外周血IL-2下降17.9%(P〉0.05);C组下降48.5%(P〈0.001);实验后H组CD3^+无显著性变化,CD4^_上升7.6%(P〉0.05),CD8^+下降16.6%(P〈0.05),CD4^+/CD8^+比值升高17.3%(P〈0.05);C组CD3^+下降(p〈0.05),CD4^+下降20.6%(P〈0.05),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下降21.0%(P〈0.05)。结论8周大强度训练明显抑制赛艇运动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补充谷氨酰胺8w可以提高赛艇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赛艇项目三级负荷测试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两种三级负荷的测试方法,即4min和8min三级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8min测试的心率和血乳酸值均显著性高于4min测试的值(P<0.01),而4min测试的无氧阈功率则显著性高于8min测试的值(P<0.05);在这两种测试方法之间,心率、血乳酸值和无氧阈功率都存在高度的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重训练期膳食能量对运动员血液生化、体成份及肌肉力量等指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监控运动训练。方法:以8名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分3个阶段,即正常训练期、慢减体重期和快降体重期,主要测试膳食热能摄取、血液生化和最大握力等指标。结果:运动员在快降期热能摄取显著低于慢减体重期,且体脂百分比也有显著下降(P〈0.05);与慢减期相比,运动员在快降期皮质醇和血尿素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血清睾酮以及最大握力无明显差异;每千克体重能量摄取与血尿素有显著负相关性(r=-0.77),而与清CK和最大握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限制能量摄取仍是减重的主要手段之一,减少能量的摄取易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强,且对该类项目的训练监控需考虑热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清脂蛋白、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了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可造成血清TG、TC、LDL的含量显下降(P<0.01),HDL含量显升高(P<0.01),VLDL无显性改变,TC/HDL及LDL/HDL比率显降低(P<0.01),血浆ET显升高(P<0.01),说明力竭运动是造成脂蛋白代谢失调以及内皮素含量上升和造成机体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经过反复动物实验与人体服用证实,EH中草药制剂能安全有效增加睾酮含量,为进一步探讨其机理,我们选用西药肌注丙睾酮作对照,对该制剂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家兔实验前后自身变化t检验(见表),两组均能提高血氧分压,但丙睾酮不能升高雄性兔的睾酮含量而EH方能提高(P<0.01)雌兔睾酮含量,其意义是很大的,佐证以往EH制剂对女运动员服用后睾酮含量增加是一致的(见《湖北体育科技》1992年第2期52页),有利于女性运动员应用,以避免化学药品毒付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拳击运动员大负荷训练前后生理生化指标、心理学指标和HRV指标的变化,多维度监测拳击运动员的运动疲劳。方法:本研究以6名优秀拳击运动员为对象,分别在4周赛前训练阶段开始前和结束后(大赛前6周至大赛前2周)的调整休息次日晨空腹采肘静脉血,测量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睾酮、皮质醇浓度,并在采血当日测量清晨醒后晨脉和心率变异性,在早饭后填写运动心理疲劳问卷(ABQ)。结果:(1)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血清睾酮、睾酮与皮质醇比值较训练前显著降低(-38%、-52.7%,P<0.01),血清皮质醇和晨脉均显著升高(+32.4%、+20.4%,P<0.05);(2)ABQ调查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心理疲劳Z加权总分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P<0.05、P<0.01);(3)心率变异性分析显示,4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lnLF、LF/HF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四周赛前大负荷训练后优秀拳击运动员机体运动疲劳以机体合成代谢小于分解代谢、心脏承受训练负荷能力降低为特点,运动心理疲劳加剧以成就感降低、运动的负评价升高为特征,lnLF、LF/HF升高提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失衡倾向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生理生化、心理指标与HRV结合可较全面监测拳击项目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18.
运动对大鼠睾丸内胆固醇侧链裂解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D大鼠一次力竭性运动后,血睾酮、睾丸内睾酮含量和胆固醇侧链裂解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在恢复期12小时时有一升高的峰值,之后又持续降低,至72小时时睾丸内睾酮和胆固醇侧链裂解酶活性开始趋于恢复,而血睾酮在12小时后则持续下降直至72小时。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则明显抑制睾酮的合成,使睾丸间质细胞内胆固醇侧链裂解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对睾丸间质细胞内胆固醇侧裂解酶活性的抑制可能也是运动性血睾酮降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常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摔跤运动员进行比赛和训练后血乳酸测试(13人)、血清睾酮测试(25人),以血清睾酮、血乳酸测定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其变化规律,为这两项指标在该项目训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探讨持续性运动和耐力训练或注射丙酸睾酮对雄性大鼠体重增长、血脂水平以及肝脏、心脏及腓肠肌细胞内过氧化物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及其靶酶-酰基辅酶A氧化酶(AOX)的mRNA和PPARα蛋白量的影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为对照组,B为丙酸睾酮组,C为运动训练组,D为运动训练+丙酸睾酮组。丙酸睾酮给药方式:每天皮下注射5mg/kg,每周6d,共6周。运动方式:采用跑台,速度为25m/min,每天1h,每周6d,共7周。结果发现:(1)B组和D组,实验后体重增长明显少于A组和C组(P〈0.05);(2)D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与A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P〉0.05),而明显低于C组(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3)各组间的PPARα和AOX的mRNA表达均无明显差异:(4)在肝脏和心脏,C组与D组的PPARα水平明显高于A组(均为P〈0.001)。在腓肠肌,各组间PPARα水平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1)注射丙酸睾酮和运动训练加注射丙酸睾酮可以明显控制体重的增长。这种作用可能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有关;(2)持续性运动在翻译及翻泽后水平上调了心脏和肝脏PPARα基因的表达,对腓肠肌PPARα基因的表达无明显作用;(3)丙酸睾酮对心脏、肝脏和腓肠肌PPARα水平无明显调节作用.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