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联想以往计算除法的经验,引领学生猜想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6页,练习二第1—4题.教学目的:一、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二、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分数乘以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华抚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04,(7):105-10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9—72页例1、例2.教学要求:1.通过演示、操作、测量、讨论等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空间观念,并结合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社五年制第九册教科书第37—38页例1、练习十.教学目的:①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②培养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五册第五单元“花边有多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利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2.结合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31~132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7页例1、例2和本册练习册第12页练习五中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方法推想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6的计算。通过口算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十几减6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三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2.初步掌握找中间问题的方法。3.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练习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________?(先让学生演示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提出问题,并写出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 师:这道应用题同学们只要直接将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就解决了,这样的应用题叫做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同学们开始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出示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简析“分数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数乘以整数.第二部分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第三部分是带分数乘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个知识点: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3.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4.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5.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6.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和文字题.7.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8.带分数乘法和连乘.9.倒数的意义.10.求倒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第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第四题是一道关于杆秤“双秤砣”称量的问题.标准答案的推算过程较为繁复.本文介绍两种简捷解法“分砣法”和“合秤法”,只需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23页——25页。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体。2.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 V_(圆锥)=1/3Sh。3.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实验、推导过程。4.会计算圆锥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36--37页买矿泉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当问及学生:连乘算式怎样计算?学生会回答:一般情况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技能目标:学生会计算连乘算式。2.过程与方法过程目标:让学生经历提出计算问题——解决计算问题——总结计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制数学第七册。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1)25+65 240+65 75-45 170-65 (2)1.25元+2.31元 0.73元+2.17元  相似文献   

17.
使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第四单元(第69~70页)。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长方形有几条边?其中有几个长、几个宽? 2.一个长方形的长与长、宽与宽各有什么关系? 3.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毫米。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图书馆”。教学目标:1.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掌握退位的方法和竖式的写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科书第47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相似文献   

20.
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3节“面积的计算”中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梯形有关概念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三角形面积计算和梯形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新知教学前要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