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几乎霸占了学生的课堂语言权,掠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即使偶尔师生间进行对话,也仅仅是“老师问,学生答”,且对话内容基本上是教师圈定的标准答案。师生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传授者与接受者的主客体关系,师生间的对话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深入到彼此之间的精神领域。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对话,教学呼唤对话,政治课教学更须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聚焦新课改下的课堂,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正在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教师——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信息的“重组者”;学生——也不再是听凭教师训诫的“羔羊”,作为一个个有思想、有见地、活生生的人,在课堂上逐渐站立起来了。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对话,敞开心扉地交流,甚至可以无拘无束地插嘴,学生成了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  相似文献   

3.
平时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课堂教学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课堂失语”现象,值得关注。我们所说的“课堂失语”现象,并不是指失去语言能力,而是指学生在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不会正常说话、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说出的是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违心的假话,从而使课堂对话陷入令人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教学本质就是一种对话”,课堂是师生合作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课堂上不仅要有教师的“慷慨激昂”,更应有学生的“大声说话”,充分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彰显自信和能力。纵观身边的课堂,却是学生说话机会太少、声音太小,只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被说话”。  相似文献   

5.
对话教学是体现新课标"以生为本"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是影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角色向现代多元化角色转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认同与新课标理念并不一致。对话教学的师生主体间性特征,要求教师重塑课堂角色,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启迪者与帮助者、教学过程的推进者与协调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路人与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环境,让学生自由平等“对话”;创设融洽的对话情境,促进学生“对话”合作;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文本,拓宽学生“对话”空间来创造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更好地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 ,教师的角色如何从一个教者转化为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合作者” ?如何真正地让学生自主实践、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 ?如何将闭塞的历史课堂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现实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如何将历史课堂与本地区特色优势结合起来进而培养学生强烈的内在需求和学习兴趣 ?如何将我们的“人文科学”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根据人的心理行动的基本模式 :“刺激———需要———动机———目标———需要满…  相似文献   

8.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生本对话扎扎实实 教学意义上的对话,就是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和沟通。师生对话中老师只是起引领作用的角色,对话的主体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它的终极形式还包括个体自身内心与意向中的他者对话,所以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某种意义上它是隐性的对话。时下的语文课,由于各种“非语文”现象过多,而扎扎实实的“阅”却少见。语文课堂上要学生扎扎实实地和文本对话,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学生扎扎实实地和文本对话,绝不是因课堂“冷”而影响教学,学生正是通过和文本对话,才能激活自己的思维,抒发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个性。请看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的生本对话: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达成“精神敞开”、“彼此互纳”。才能在真情对话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接受历史教学、完成历史学习任务,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如何对书本知识进行形象、生动、艺术的加工才能使课堂变得轻松活跃呢?这需要在语言上下工夫。俗话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完全接受新知识,就必须将语言“还原”,使学生将语言与自己的感官联结起来。教师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就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熟练运用语言这一工具,笔者以为:历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1.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做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做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做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努力创设情境,消除对话的情感障碍;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积极引导学生,使其主动参与文言对话教学;重视文言文对话教学中的诵读和背诵;尊重和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解读。对话应富有实效,文言课堂才能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2.
林荣宝 《师道》2012,(10):20-22
一个课堂永远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他们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构成一个对话场。在这个对话场中,教师与学生的智慧相互激发,相互揭示,最终使教学内容的内在品质得以阐发,最终学生和教师都在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思想、情感、知识、思维上的提升,这就是整个对话的根本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预设了“教师主导”或者“教师为主体”的立场,结果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从属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学习者。不能说这种情况下,课堂中没有师生间的对话,即使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一言堂”,学生依然会对教师的话语在思维上进行反刍,但这种对话基本上可说是一种“弱对话”。  相似文献   

13.
张传悦 《学周刊C版》2011,(6):146-146
目前我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学中追求教学要素之间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是我们构建和谐高效型思维对话课堂的理想目标。其实所谓的“思维对话”集中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对话活动上。通过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达到认识的一致,从而达到课堂的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话”,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种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提问”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生成过程,整个过程通过师生对话与合作共同参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来推进。在数学生成课堂中,教师需整合多媒体和传统学具的优势,让传统学具扮演各种有趣的“角色”,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体验、去感受,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制造认知冲突,挖掘知识本质,以促进学生自主生成。  相似文献   

16.
论课堂中话语权平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课堂中,存在着教师独霸“话语权”、学生失语以及精英言语、弱势失语的现象,随着“对话”时代的到来,课程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为学生的全员参与提供了前提条件,师生关系的变革为学生的全员参与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中师生话语权的应然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课程中,课堂话语场域是“静默”的世界。教师似乎独享课堂话语权,但教师权威更大程度上是制度性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话语权的丧失扼杀了师生的创造性,异化了师生关系,课程文本以中立者身份威慑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回归师生话语权,实现师生与课程文本对话、师生对话。  相似文献   

18.
绿色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创设、尊重赏识、潜移默化和互动对话来构建绿色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师生展示生命的舞台,更成为师生精神与心灵对话的驿站,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在平时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强调死记硬背,导致学生集体“失语”。要恢复历史课堂的本真面目,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回归,教师就必须举纲张目,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相异构想,在碰撞中明确概念界定;多元互动,在对话中升华思维品质;资源整合,在活动中追问文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话”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建立在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之上。同样,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之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拓对话实现的途径,进行有效的对话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营造对话氛围,使学生想说当一个人处于压抑的气氛之中,他的生理机能将会大大地弱化,思维、语言、表情都会呈现出一种僵化的状态。因此,要开展师生对话,教师首先要积极地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对话的氛围,使主体沉浸于积极的对话状态中。1.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走进课堂,尊重学生的观点,以热情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