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磁外转子爪极电机是一种新型结构电机,并且具有转矩和功率密度高、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SMC软磁复合材料也是一种新型材料并且具有适合三维磁场涡流损耗小、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优点,所以本文对永磁外转子爪极电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即在双凸极永磁电机电磁场有限元计算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等效磁网络对双凸极永磁电机进行非线性建模与仿真。最后,用提出的非线性建模和仿真的计算方法,对一台三相12/8极双凸极永磁电机的相绕组电感和动态转矩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相绕组电感和动态转矩的仿真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王向 《中国科技信息》2006,15(16):93-95
由于电机间接转子位置角度估计方法中存在一定误差,采用一般的控制策略难以实现电机性能的良好控制,为了提高电机的转速控制精度和抑制转矩脉动,在分析开关屈阻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模糊转子位置估算方法,电机速度的模糊控制策略和转矩脉动的抑制方法。采用MATLAB6、1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采用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520C52作为控制单元,设计了电机模糊速度控制器,用以实现对电机的速度控制。对:3kW、8/6极、M500rpm的电机仿真和实验研究表明电机的静态和动态调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陈浩 《科技风》2014,(18):13-13
使用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测量电机位置的伺服系统中,在电机启动时,普遍存在无法测量出电机转轴初始位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A,B脉冲信号,通过输出给定位置的定子电流矢量,来精确检测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整套算法在DSP与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永磁同步电动机启动之前精确计算出转子的初始位置,实现电机最大转矩启动。  相似文献   

5.
隋洪毅 《科技通报》2014,(4):158-160
传统的反电势转子超导永磁电机模型在对电流导数运算时需要进行偏微分计算,导致系统高频噪声扩大,产生电流畸变。利用转子磁场坐标系的高频抑制性能,提出一种改进的转子超导永磁电机模型,新模型在转子磁场坐标系中利用仿射变换方法替代传统的微分运算计算电流矢量导数,对高频噪声能有效抑制,在传统的反电势电机模型上增加一个跟踪误差补偿项,补偿电流畸变不确定性。设计出转子磁场坐标下的超导永磁电机预测控制系统模型结构。仿真实验表明,改进模型能有效对电机模型的电流畸变进行抑制,降低转矩波动,电流控制误差降低50%,电流轨迹波动呈现规则圆形,改进方法能有效地将电流畸变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李远军  方爱荣 《科技通报》2019,35(8):167-171,176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性能,避免电机参数的时变性以及外部负载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滑模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跟踪控制方法。对定子电阻、转子磁链和负载转矩进行实时估计,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推导出了控制律和参数自适应律,从而实现电机转速的非线性控制。为了消除速度跟踪的残留误差,在系统输入端引入了电机转速误差积分项。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在直接转矩控制过程中磁链和转速的观测精度,降低控制系统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首先针对磁链估计提出了一种转子位置和定子电流的新型磁链估计方法,该方法受速度影响小,调速范围广。采用基于转矩和磁链两个PI调节器,对电机空间电压矢量中转矩和磁链两个分量进行解耦从而构造出控制方法。为了获得转子的位置,提高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在新型磁链估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的电机转速辨识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雎黎 《科技风》2015,(5):30
在精密制造行业里,高速永磁电机是经常得以使用的发电设备。所以,随着航空航天等精密制造行业在近几年的飞速发展,高速永磁电机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首先从电机转子和定子的设计方面对高速永磁电机的设计技术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电机损耗、转子强度和温升计算的角度对高速永磁电机的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滑模控制过程中系统抖振剧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流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对电机转速和负载转矩进行观测,利用观测负载扰动误差变化对切换增益做适当调整,从而使切换增益能够随着观测误差的不断减小而减小,并最终收敛到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负载滑模观测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鲁棒性的同时,能够明显削弱系统抖振现象。  相似文献   

10.
周晓燕  徐志凯  王德鹏 《科技风》2021,(1):103-104,139
当今世界,永磁电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于永磁电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永磁电机的转矩脉动、电磁振动、噪音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而这些问题都和永磁电机的磁场分布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只有准确计算出电机磁场的大小及分布并进行评估优化,才能改善永磁电机的性能,满足社会对于永磁电机性能的需求.根据以上问题,文章通过直接解析法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永磁无感矢量控制系统具有闭环控制时的高性能,本文采用测量定子电压和电流的方法估算出转子磁链,同时将转子磁链作为无感矢量控制的反馈,完成转子磁链的闭环控制。永磁同步控制的关键是保证系统控制过程中每个参数的鲁棒性。本文基于经典的开环转子电压法完成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磁链估计,并使用Matlab/Simulink通过仿真对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针对转子位置影响电机控制精度的问题,给出了一种简单的转子位置实时估计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有位置传感器的缺点。为了提高转子位置检测精度,利用线反电势过零点信号对转子位置估计值进行校正,提高了转子位置估计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而且不需要电机提供中线,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条件下的矢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王凯 《中国科技信息》2011,(8):142-144,141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瞬时转矩控制的特点,它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观测电机的磁链、转矩,并将此观测值和给定值进行比较,差值经滞环控制器得到相应的控制信号,再综合当前的磁链状态来选择相应的电压空间矢量,实现对电机转矩的直接控制。该文尝试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用于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以期达到抑制转矩波动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抑制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波动,并且具有很高的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大型直流电动机运行状态下绕组电阻的测量,分析了电机定子、转子绕组温升的分布,提出了降低主极他励绕组温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凸极效应的无传感器控制策略,这不依赖于某一个特定的注入。测量的电流和计算模型电流的差,提供了转子位置的信息。隐极机模型和传感器方法可以不受电机参数的影响,通过选取注入策略,采用相等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6.
工作中,有时遇到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所拖动的机械设备不相适应。如果没有转速适合的电动机,可以采取改变电动机极数的方法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使之适应机械设备的需要。电机改极时,一般都需要重换绕组,重新确定每槽导线数及导线规格等,这样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改变绕组接线方式,即可达到改极的目的,然而采取此种方式,是应该具备一定条件的。 1、采用改变绕组接线方式改极必须具备的条件 a、定子、转子槽数与极数间配合相适应定子、转子槽数与极数间配合相适  相似文献   

17.
吕日新 《科协论坛》2007,(10):20-2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外转子永磁电动机。该永磁电机与发动机轴直接相连,通过发动机运行特性来确定其额定点。设计采用了先进的时变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以确定其饱和参数。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在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技术下建立了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模型,利用Simulink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实现定子电流和转子永磁磁通解耦,转矩特性好,使PMSM达到与直流电机近似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不断的完善,其在应用的过程中,相关性能得到了优化,动态响应的速度越来越快,转矩脉动也大大减小了。本文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了探究,建立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实现了新的变频调速方式,有着良好的动态性能,可以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的利用率,将其应用在电机或者部分家用电器中,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25)
本文对三相电机单层绕组和单双层混合绕组,进行了转矩电流、气隙谐波和起动性能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相同定、转子,两种绕组的电机效率差异不大,但气隙磁密各次谐波含量不同,通过对电机对比不同时刻气隙磁密谐波畸变率,单层绕组电机的谐波畸变率较高、起动转速波动较大、起动性能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