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某些传媒为什么丑化和敌视中国──美国新闻传媒扫描之七(上)徐熊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敢于公开讲,新闻报道不仅要客观公正,而且要有立场;美国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却不敢或不肯明确讲“要有立场”,其实他们的资产阶级立场是相当“坚定”的。为坚持其立场,许多报道不...  相似文献   

2.
张娥 《新闻通讯》2010,(6):62-63
传媒退出,指传媒作为市场的运行主体,由于行政原因或市场原因彻底退出传媒市场的行为,作为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传媒退出机制相对成熟和完善。而对美国传媒退出机制的探索,对我国建立报业和广电业的退出机制有着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没有结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凸显.身陷漩涡中心,美国传媒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广告收入锐减、债务攀升和现金流堵塞.为了尽快度过危机,美国新闻传媒推出了裁员,出售或关闭报刊、变卖资产,减薪、停薪、无薪休假等三大方法.我国传媒既要注意自身与美国传媒的区别,也要冷静地从中汲取经验,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4.
信息传媒产业是美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美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美国信息传媒产业正经历着转型与变革。本文分析了美国信息传媒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在经济中的地位,重点分析了美国信息传媒产业的结构、增加值的要素构成、信息传媒产业及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传媒帝国冲击着美国大众文化杨建华在美国新闻业愈演愈烈的兼并与竞争浪潮中,一个个庞大的“传媒帝国”出现了。一向以民主自由引以为豪的美国人民悲哀地发现:未来的美国大众文化将被这些传媒帝国主宰,他们将按自己的意愿控制美国人的精神世界。一、兼并浪潮席卷传媒去...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9,(5):84-92
作为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与改善企业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公司治理议题近年来在传媒领域颇受重视。一直以来,美国传媒公司治理模式都是其他国家传媒机构竞相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但现今却深陷治理危机。以新闻集团为代表的美国传媒公司的治理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双重股权结构下的控制权集中、一元制权力结构下的内部治理失衡以及竞争性资本市场中的社会责任缺失等治理问题,既源于传媒行业的一些特殊制度安排偏好,更与美国公司治理中所尊崇的股东至上理念密切相关。而在公司治理理论逐渐由股东至上理论转向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语境中,以及利益相关者利益在美国公司治理法律规范层面渐受重视的背景下,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将成为美国传媒公司构建良好公司治理时的必要取向。此外,对于正处改企转制关键期的中国传媒机构而言,美国传媒公司治理经验与教训也能提供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性启示。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新发展──美国新闻传媒扫描之三徐熊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美国电视也正在奋力前进。美国《技术评论》杂志的高级编辑赫布·布罗迪1994年6月在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上发言时指出,美国电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的第一个目标是建立“500个频道”。美国最大的有线电...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新闻传媒扫描之二徐熊"信息高速公路"为何物?现在美国各个电脑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那么这个"公路"为何物?"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从其他领域借用来的比喻性概念。在美国报章中还有"数据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校传媒教育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传媒教育的实地考察和密切交流,总结了美国传媒教育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以及其影视艺术教育方面的办学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宣传出资50亿美元收购道琼斯集团以及旗下的《华尔街日报》,美国《时代》杂志评论说,此举引起关注不仅因为他的出手阔绰,还因为显示了这位全球传媒巨人——从来只重娱乐不重精神的默克多要掌控美国老派和主流传媒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李力 《传媒》2016,(17)
从本质上来讲,所有权多样化更多意味着一个趋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在美国,传媒多样化与自由表达的基本权利有着密切关联,没有媒体所创造的多元开放语态空间,社会个体获取、传播信息的权利必然会受到限制。若是部分传媒机构控制了所有权并肆意操纵传播内容,那么必然会对异见传播的空间造成限制,因此传媒所有权多样化始终是美国传媒规制中的重要概念和关注要点。但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在自由经济的理念渲染下,对传媒的规制由最初的自由放任、公共托管转向市场把控,而伴随而来的则是传媒多样化与自由市场竞争的冲突,所有权多样化也陷入了危机之中。笔者通过立足于传媒多样化的所有权维度,结合美国传媒发展历史与现状,探讨其传媒所有权多样化的三大模式,以期为我国传媒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传媒第一大国,其标榜"自由,公平,正义"的新闻传媒体制对处在新闻体制改革摸索状态中的我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本文从美国传媒与政府的关系,美国发行体制、传媒相关法律等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对比,以此简述出美国的传媒体制可供我国参考的具体建议。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传媒体制也有很大的缺陷,这也同样需要我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3.
无纸报进入寻常百姓家──美国新闻传媒扫描之一徐熊我在1994年间第二次访美时,获得的一个最鲜明的印象是,美国新闻传播媒介已经日益电子化,它们各自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人称美国新闻界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特色便是,通过通信息网...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传媒集中化的产业逻辑动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传媒产业的集中化发展有着深层的产业逻辑动因 ,在“政策性规定”和“对策性博弈”的表象之下 ,集团化的信息共享与衍生产品的开发无疑可以降低产品的开发、生产与传播成本 ,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 ,这是引发大规模并购、实现传媒集中化发展的原动力 ;而媒介技术、受众、政府、传媒市场等多要素之间的互动博弈 ,加上传媒产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特点于一身的特质 ,以及美国政府对于承载着“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传媒产业的特殊考虑 ,都在改写美国传媒市场的结构 ,迫使反垄断法和政府的规制依据技术变动趋势和传媒产业内在逻辑不断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期间,我国分析美国传媒关于战争报道的文章很多,几乎所有文章都在努力证明美国传媒如何没有新闻自由。现在冷静下来查看当时的战争报道,实际情况与我们的简单判断差距甚远。本文从总体上统计分析了美国传媒战争报道倾向,认为新闻理念和职业伦理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主要反映在传媒与公权力关系、平衡报道以及消息和言论分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美国传媒的退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传媒退出机制相对成熟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市场主导退出,行政强制为辅相结合的传媒退出机制. 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导行政退出 在美国的广播电视领域,行政力量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退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是独立的政府机构,负责对无线电频谱使用进行分配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新闻资源的整合是当前媒体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2006年9月,江苏新闻界"五个一批"人才专程前往美国学习,作为一个超级传媒帝国,美国传媒在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条件下,在管理与经营当中的一些成功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新闻资源整合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传媒与司法关系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素红  罗斌 《国际新闻界》2004,(4):34-37,53
上世纪 70年代后半期以来 ,美国新闻媒体与司法界的关系出现新的走向 ,它表现为 :1、法官限制传媒的诸如延期审理、更换审判地点、筛选陪审员、隔离陪审员等措施 ,在实践中和理论上均处于困境之中。 2、法官对传媒的限制性命令制度和惩罚制度实际上已不再起作用。3、法官将对传媒的直接限制转移到对律师等诉讼参与人的限制即间接限制上。 4、法庭对传媒逐渐开放。 5、法官、新闻媒体与律师走向合作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传媒产业法律是分散型立法模式,可分为报刊图书出版、互联网、广播电视等行业法以及知识产权、税收等专项事务法.美国传媒产业的分散型立法是以版权交易为机制,以版权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具有自然形成型、市场机制型和法律传统型的特点.研究美国传媒产业立法模式可为我国提供批判性的借鉴,即要坚持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法律传统等现实国情,找到适宜的中国传媒产业立法模式;坚持建立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协同的传媒产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伏虎 《传媒》2005,(12):47-50,55
美国是世界头号传媒大国,其传媒业不仅从各个角度向世界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且作为一种产业,其本身的发展也是以市场广阔、增长率和利润率高而引全球注目.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追溯、分析、介绍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当今美国九大传媒产业加以全景扫描,并以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对其进行分期和分析.特别重点涉及其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市场换代、市场垄断、产品的成本、收入、利润等纯产业要素.当然,并不是所有九大传媒产业都经历了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但本文以此为结构对其进行分析和介绍,希望对国内同类媒体行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