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的”强调句式是一种常用句式,它的否定式是在“是”前加“不”。但是在对其否定式语义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当“是”放在自主性谓语动词前强调生命体的习性与状态或放在心理动词与能愿动词前强调生命体的心理与能力时,它们的否定句式是在“是”后加“不”,那“不+是”与“是+不”各自适合什么样的语境呢,这都需要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汉语学习者正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想使英语句子中某一成分被强调,就可以借助it来改变一下句子的结构,从而得出“It+is(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whom+句子的其他部分’’这样的句型,语法上称之为强调句型。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往往会结合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知识来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颇具有迷惑性。为此,特对该句型做出以下“强调”:  相似文献   

3.
唐宝凤 《新高考》2013,(5):29-30
一、强调句型 英语中有时为了对句子中的某个成分进行强调,可采用强调句式,即“It+be+被强调部分+that+原句的剩余部分”。被强调部分可以是原句的主语、宾语、表语和状语部分等。如: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中,人们想要表达“身上没有钱”这个意思时,常用“身上没有一分钱”或“身上没有一毛钱”这种说法。这种用法其实就是“一量(名)”表示主观小量的否定格式,这种否定格式是一种强调性的质的否定,表达的是完全否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笔者试析了表达“唯一”条件的常用句型,如only+介词词组+助动词+主语+动词原型;only+连词+条件从句,主句:onlyif或ifonly+条件从句;连词so/aslongas,while,where等引导的条件句型,这些句型强调“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会产生某种结果,是英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法。  相似文献   

6.
“半”的模糊语义不同,其隐含的否定意义也不同,通过系统分析总结出模糊量“半”在不同组合中的弱否定特征:否定部分量、部分性质、部分程度和动词的部分特征,还可否定质变。“半”在表模糊极小量时,只用在否定句中。最后还对强否定“不”和弱否定“半”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罗维 《成才之路》2013,(1):56-56
“强调”就是使句子的某一部分比一般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英语表达中,要强调句子的某一成分,一般可用强调句型“Itis(was)+that(who)+句子的其余部分”。It在句中无意义,只起引出被强调部分的作用。被强调的部分指人时,除可用that外,还可换用who(强调宾语指人时也可用whom)。使用强调句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8.
强调可以突出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旨、情感、态度,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听者或读者能更快捷、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交流的信息。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三种主要强调方式,但二者有同有异:其一,汉语中有而韩语中没有。汉语可以采用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进行强调,还可以使用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强调,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强调方式;其二,韩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韩语可以通过在体词之后接助词进行强调,这是韩语中一种重要的强调方式,但汉语中没有这种强调方式;其三,汉韩语均有但二者不同。汉韩两种语言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但是,二者在两种语言的强调方式中的地位、词语的选择以及具体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表示程度判断的句法形式很多,有单句□复句□还有句群.它们的共性都是说话人按照一种主观认定的标准,对描述对象的某种性质的程度进行判断□揣测□和预测.这个共性,往往通过一些特定的格式来体现.本文是对一种用于程度判断的口语格式“形容词+也+形容词+不到哪儿去”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而“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在句法特点上,表现为:具有能做谓语和补语的句法功能:结构之间能够插入“的”;量词不能重叠;数词“一”不能省略;与“不”或“没(没有)”构成否定格式;能够用于“连……也(都)……”句式;结构在形式上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存现句的形式。在语用特点上,表现为:结构中量词具有的形象色彩;结构的消极意义;结构表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11.
1.1)Itwasat8:00hearrivedattheairport.2)Itwas8:00hearrivedattheairport.3)Hedidntarrivetheairport8:00.A.untilB.whichC.thatD.when答案:1)C2)D3)A分析:句1)为强调句型,即:Itis/was+强调部分+that+剩余部分。该句强调的是时间状语。句2)的when是从属连词,引导时间状语从句。主句“Itwas8:00”为主系表结构。句3)为not...until句型,主句谓语动词为短暂性动词的否定形式,常译为“直到……才”。2.1)ItwasverylonghecamebackfromShanghai.2)HebrokeintotheroomIk…  相似文献   

12.
从语义表达的角度,可将现代汉语“非得+VP’格式分为“意愿之必欲”、“情势之必须”和“推断之必然”三种类型。考察发现,它们都蕴涵“肯/否定”的语用功能,同时在表达语义和生成句式上又有差异。依据三类“非得+VP’’格式的句式特点及语义差异分析,可对副词“非得”进行一次小类划分。  相似文献   

13.
“看+把+N/Pron+V/A+的”格式是一种常见的口语表达法,“N/Pron”指可以进入这种格式的名词或代词,“V/A”指可以进入这种格式的动词或形容词(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看”格式)。如: 1)小张笑道:行行,看把您急的,我这就去让小陈放他走。 2)老二,你也老大不小了,还这个样子,成什么话,看把这小孩子吓的。  相似文献   

14.
“Therebe...”句式和have/has都有“有”的含义,在用法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现归纳如下。(一)“Therebe...”句式表示“某处或某时存在/有某人或某物”,它强调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其结构是“Thereis/are+主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例如:1.Thereisabirdinthetree.2.Thereisgoingtobeaheavyrainthisafternoon.注1:“Therebe...”句式其实是一种倒装句,句子的主语在“Therebe”之后。be动词用is还是用are,这取决于主语是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如果主语是可数名词单数形式或不可数名词,be动词…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强调语意有多种表达方式从押韵、语调和语气的变化等语音修饰方法来强调语意;除可用英语中本用于强调的词和词组之外,还可用一些已失去了原意的形容词加后缀-ly后变成含有强调含义的副词等词汇来强调语意;也可使用特殊的语法结构如倒装、双重否定等方式来强调语意;以及使用修辞手法如暗喻、拟人、夸张等来强调语意;另可利用标点符号,现代的电脑印刷技术等来强调语意。  相似文献   

16.
“是……的”句有判断和强调两大功能,在结构上也有其特点。当“是……的”中间是名词性词语时,“是…….的”表示判断;中间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时,“是……的”有两种功能:一是表示判断,二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17.
1.一轮船在江中逆水而上,突然一只救生圈不慎失落水中.从此计时,经过t1时间船主发现救生圈丢失,马上返航顺流而下,忽略轮船掉头时间,顺水航行t2时间后轮船同救生圈相遇.则:A.t1>t2;B.t1=t2;C.t1<t2;D.无法判定,2.某人以V1、V2、V3三个速度分别走完某段路程中各三分之一的路段,则此人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V1+V2+V3)/3;B.3V1V2V3(V1+V2+V3);C.(V1V2+V2V3+V1V2)/(V1+V2+V3);D.3V1V2V3/(V1V2+V…  相似文献   

18.
口语中的“v/A+死了”和“v/A+得要死”被称作感受程度补语。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提出:“V/A+死了”中“死了”表程度是由结果补语虚化而来,“V/A+得要死”中“得要死”表程度是由状态补语转化而成。先对这两种格式进行具体的描写,进而阐释它们两者的来源、特点,以及语义、语用方面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9.
“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和V的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和V的类张燕春一、“V+上/下”中的“上/下”的意义《现代汉语八百词》对“上”、“下”的释义是:“上”表示“由低处到高处”;“下”表示“由高处到低处”。“上/下”用于动词后面,除了表示这一基本的趋向义以外,还有多种十分...  相似文献   

20.
题目 弹簧秤下端通过细线系一物体,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里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6牛;当物体15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4牛,求该物体的密度(g取10牛/千克).这是广东省1999年中考物理试题的第36题,这道综合题涉及到的知识有弹簧秤测力、二力平衡、密度、浮力等,其中还要用到列方程等数学知识.下面介绍这道题的五种解法.解法一(标准答案)当物体浸没在水里时F+F浮=G,F+ρ水gV=ρ物gV.3.6牛+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V=ρ物×10牛/千克×V.①当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