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阳豪族是东汉豪族的典型代表,研究南阳豪族可以把握汉代豪族的整体特征。东汉南阳豪族政治上表现为世官化。南阳豪族在为官期间大多清正廉洁,指陈朝政得失,推行教化,发展教育,安抚百姓,维护社会治安,发展经济,造福人民,促进了东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东汉政权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秀与南阳是东汉政治史研究的一个传统课题,从中可以看出南阳豪族对于东汉王朝建立的贡献,以及东汉前期政治斗争中南阳势力所起到的作用。日本学者宇都宫清吉先生另辟蹊径从舂陵刘氏侯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南阳社会影响入手,使得研究别有新意。特别是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当然文章中也出现一些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南阳豪族形成于西汉中后期,其明显特点是大地产化,当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南阳豪族"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南阳拥有大量的公田和可垦田,当地农业也非常发达,由于这几方面原因形成了南阳豪族的大地产化。  相似文献   

4.
东汉(公元25-189年)时期,于集市贸易方面,虽多因袭古制旧俗,但也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是趋市之风兴盛,致使参与集市活动的主体结构发生变化;二是边境以“互市”为形式的集市贸易勃兴,反映了东汉政治经济的对外吸附力;三是奢靡之风注入城中集市,体现出集市贸易为豪门大族服务的特性。一、东双超市之风。东汉,属家族当政。豪族,很大程度上又属富商大贾。如开国皇帝刘秀,系南阳人.“南阳西通武关、即关,东南受权、江、谁。宛亦一部会也.俗杂好事,业多灵”①。刘秀原本就是南阳兼营商业的大地主,在新莽末年,越南阳饥荒,以高…  相似文献   

5.
乡里是东汉豪族作为社会势力的根基所在,豪族通过长期对乡里宗族公共事务的主持和承担,在乡里形成了权威,进而取得了对乡里社会的支配权、实现了对乡众的超经济强制和地方官场的控制。豪族宗族组织在乡里发展势力的主要途径是在经济上靠大土地所有制的兼并,在政治上则是企图操纵地方官场。由此出现了豪族向官僚化和士族化演变的趋势.处于不同地位的豪族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东汉乡里社会的分裂。  相似文献   

6.
乡里是东汉豪族作为社会势力的根基所在,豪族通过长期对乡里宗族公共事务的主持和承担,在乡里形成了权威,进而取得了对乡里社会的支配权、实现了对乡众的超经济强制和地方官场的控制。豪族宗族组织在乡里发展势力的主要途径是在经济上靠大土地所有制的兼并,在政治上则是企图操纵地方官场。由此出现了豪族向官僚化和士族化演变的趋势.处于不同地位的豪族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导致了东汉乡里社会的分裂。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的豪强政策与地方豪族的士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政权从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对豪族势力进行压抑、打击乃至杀伐。这一层可称之为堵;另一方面,通过化与政治相结合,为豪族势力开放了一条进入政治的通道,这一层可称之为放。一堵一放,自然将豪族势力,从皇朝政治的对立面引入皇朝政权结构之中。豪族势力通过读书为士而入仕途,成为“士大夫”,又通过经学传承,由累世经学而累世为官,经营家族势力,即,地方强宗豪族之士大夫化和士大夫之家族化。  相似文献   

8.
自汉武帝"春秋大一统"后,儒家经典开始在最大范围内成为知识分子共同的经典。或为立功受禄,或为立德立言,总之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对象的统一的经学。然而由于社会政治需要和治学方法的不同,经学截然分化为相互对立的今古文经学,并在以后的几百年岁月里不断因为政治利禄或道统因素发生激烈争斗,最后以东汉末的今古文经学之融合暂告一段落。通过对经学在两汉的四次纷争,尤其是在东汉的三次纷争的梳理,勾勒出经学在两汉的发展轨迹,进而分析东汉末今古文经学走向融合的根本缘由。  相似文献   

9.
分析杨震的思想观念是我们观察东汉中期社会文化背景的极佳标本。具体说,第一,东汉中期经学繁盛与杨震的经学修养恰成对应;第二,东汉中期士风高涨与杨震的名节意识正可应和,杨震的思想观念契合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  相似文献   

10.
豪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对其或者拉拢或者打击。汉代是豪族形成、发展及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汉代豪族的研究可以说已到了无孔不入、细致入微的地步,从其构成到其政治、经济、土地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学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本文拟对目前国内有关豪族社会构成、经学化、士族化、“忠孝”观等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豪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对其或者拉拢或者打击。汉代是豪族形成、发展及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汉代豪族的研究可以说已到了无孔不入、细致入微的地步,从其构成到其政治、经济、土地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学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本文拟对目前国内有关豪族社会构成、经学化、士族化、“忠孝”观等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经学教育在东汉臻于全盛,对此,前人论述详备;然盛极而衰,东汉末年的经学教育江河El下、辉煌不再,是为我国古代学术思想之一大转折与变局,其原因何如?兹尝试述论之。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时在官方推动下,经学教育在全国得以迅速发展传播,即使在边远的河西地区也得以普及,到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经学得到了较大发展。河西地区经学教育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汉武帝时政策移民随之传播到河西,两汉之际经学家依附河西窦融,东汉时期河西豪族对经学的家族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东汉后期主荒政谬,豪族的儒家经典人生观遭到强烈冲击,个体意识开始逐步觉醒,具有了多元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这一时期豪族的信仰主要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尊崇自我价值和崇尚个性自由的道家多元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可从文学观、书画观等方面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5.
路景天 《文教资料》2011,(26):87-88
东汉后期,政治开始趋于腐败,社会渐显动荡,经济亦逐渐走向不平衡,土地大量集中于豪族、权臣手中,士人阶层在专制的压迫和权势的诱惑下开始走向分化。发生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是东汉末年士人参政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班固的诗歌理论表现出很深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方面,对诗歌的艺术本质做了一系列超越时代的探索,这些探索是符合诗歌特殊的艺术规律的;但另一方面,在开明中又不乏保守和拘泥处,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功利主义诗论的影响。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深深植根于东汉特殊的经学语境,正是东汉经学语境的驳杂、松动和虚弱造就了班固的超脱,也正是经学语境控制的依旧存在决定了班固的拘泥与困惑。  相似文献   

17.
王符的《潜夫论》是东汉散文的代表作.由于身处汉代经学盛行时期,王符散文创作受到了经学经典和经学活动的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文章结构上,体现出“依经立意”的构思方式;文章构句上,表现出对儒家经典句式的仿写和句法技巧的借鉴;文章论述方式和文体上,表现出受经师解经言说方式和经学论辩活动影响的痕迹.王符散文与汉代经学关系密切,是汉代经学与文学互动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0-17
《太玄》《法言》《方言》三部经学诠释著作,确立了扬雄在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其著述不仅在后世有大量的整理和研究,而且对后世学术思想主流产生了重要影响。经学体例"拟经"传统的形成,两汉之际经学诠释转向,东汉儒学的批判思潮兴盛,魏晋玄学的形成和发展,宋明理学的经典建构和义理诠释等,都有扬雄经学的深刻影响。了解和研究扬雄经学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扬雄奠定的经学、蜀学优良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东汉中后期凉州武将与乡里杂居的羌胡结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构成了日后凉州武将整合羌胡崛起凉州的社会基础。东汉朝廷一直有害怕凉州武将借羌乱而起的顾忌,后迫于形势,才起用凉州武将。凉州武将群体分为著姓武将和中下层豪族武将两类,同州里的地域因素在凉州武将的关系中所起作用不大,因而凉州武将群体并没有形成联系紧密的地域军事集团。凉州武将群体在政治上有反对宦官专权的共同诉求。在东汉末年,凉州武将群体对东汉存在的正统性或怀疑或否定,以董卓为代表的中下层豪族武将则进京掌握了中央大权,摧毁了东汉朝廷的权威。  相似文献   

20.
教育研习是高等师范院校"三习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 是使师范生通过教育研习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研习活动.文章首先对教育研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地理教育研习的实施内容、实施方式、考核评价、研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阐述了地理教育研习对地理专业师范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