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究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是回答"如何激发员工创新行为"问题的新视角。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创新自我效能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引入了成就动机与工作卷入两个变量,构建了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理论假设模型。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利用478份有效问卷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设模型,结果发现:创新自我效能感不仅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直接影响,还通过成就动机和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这是中国情景下的开拓性研究,揭开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这一"黑箱"。  相似文献   

2.
如何激发新生代员工的创新活力是学者与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话题。从内部人身份感知视角出发,研究了真实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检验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以303名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对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感知部分中介了真实型领导与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积极关系。结果进一步证明当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越强时,真实型领导以及内部人身份感知对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积极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308名员工配对样本的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即这一机制中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员工绩效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正相关;员工绩效水平强化了伦理型领导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中介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绩效调节了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调节了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伦理型领导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罗瑾琏  赵莉  钟竞 《预测》2016,(4):1-7
基于领导理论和创新理论,本研究旨在探究双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1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281名R&D员工为调查对象,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与领导—成员交换(LMX)关系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灵活性在双元领导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及LMX关系之间起增强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领导者打破传统单一行为路径转而采用动态互补双元领导行为提升员工创新水平提供了新视角,并对企业创新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因素众多。本研究基于授权赋能和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通过对高新技术新创企业员工的调研,探究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在领导授权赋能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差错管理氛围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因素众多。基于授权赋能和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新创企业员工的调研,探究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在领导授权赋能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差错管理氛围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田在兰  黄培伦 《科研管理》2014,35(10):150-160
从以下属为中心的自我认知视角,提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是其建言行为的内源性动机,并结合社会影响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探讨家长式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IT行业的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式领导通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而组织支持感则对家长式领导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员工建言行为能推动组织学习和创新,改善团队和组织决策;同时,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促进他们职业生涯的长期发展。但现实中,员工面对组织中的问题常常"沉默不语"。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与动机协同理论,探讨双元领导通过员工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协同效应,揭示了双元领导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员工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在双元领导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员工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存在协同效应,即外部动机正向调节内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内部动机正向调节外部动机与建言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海涛  肖岚  李鹏  陈古鹏 《科研管理》2021,42(3):172-179
自恋型领导是组织科学领域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本研究以48名企业一把手和302名直接下属配对数据为样本,采用HLM等方法,从上下级关系视角探讨了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对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的作用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对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其内创新创业行为均有显著正向作用;(2)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显著促进其内创新创业行为;(3)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和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企业内创新创业环境正向调节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和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的关系;(5)中层管理者创新创业自我效能感中介了建设性自恋型领导和企业内创新创业环境的交互对中层管理者内创新创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依据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员工批判性思维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207对上下级配对数据以及与之匹配的客观绩效数据,结果表明:员工批判性思维能有效预测工作绩效,自我效能感在批判性思维与工作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而变革型领导的智力激发行为正向调节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强化了批判性思维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绩效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晶照  杨东涛  孙倩景 《科研管理》2012,33(9):123-129,153
员工创新行为的实现需要环境的支持与个体的努力,文章根据计划行动理论,以个体创新信念为中介,研究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首先借助内部整合和外部适应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分为高聚合型、市场导向型、中庸型和层级型等四种不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通过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以企业为调查样本,取得有效问卷497套,采用回归与方差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文化与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效应;且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和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李永占 《科研管理》2018,39(7):123-130
以高科技企业配对样本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着力考察心理授权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和情感承诺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关系;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心理授权有正向关系;员工的心理授权与创新行为有正向关系;情感承诺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心理授权各维度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是综合心理影响的结果,作者对员工参与创新的心理过程进行了归纳,从角色认同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和行为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员工创新心理因素由创新的角色认同("我是")、创新自我效能感("我能")和创新意愿("我愿")三个因素构成.并提出假设,认为它们与员工创新行为正向相关.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149家企业中的497位员工数据,分别验证了员工创新角色认同、创新自我效能感及创新意愿三者与创新行为的正向相关关系.最后提出管理方面建议:组织应当在组织文化、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员工创新角色的形成;同时,培养员工创新的能动性;并且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愿.通过三方合力,促进组织中不断涌现出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元分析技术,收集110篇中英文文献,探讨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情境条件。结果显示:(1)变革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2)总体上,交易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但存在显著国别差异,在中国管理情境下是正向作用,在西方情境下却没有作用;(3)相对于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更大;(4)组织创新氛围负向调节交易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但对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领导-下属关系的 中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琳  席酉民  张华 《科研管理》2010,31(1):177-184
摘要:本文探讨了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创新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即变革型领导是否通过领导-下属关系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产生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变革型领导行为、领导-下属关系以及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对西安一高新企业的领导和下属,以及苏州EMBA学员及其下属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183对匹配的有效问卷。研究结果发现:(1)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领导-下属关系的紧密性和朋友互助维度分别显著相关,而与情感关系维度相关性不显著;(2)领导-下属关系的紧密性和朋友互助维度与员工创新显著相关,情感关系与创新相关性不显著;(3)朋友互助维度对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AMO理论为基础探讨违命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模式,采用回归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491份科技型企业新生代员工问卷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其违命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员工自恋主义倾向对其违命创新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员工工作自主性对其违命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触发员工违命创新行为的前因构型有两类,即"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工作自主性"和"工作自主性×自恋主义倾向",其中机会要素是关键因素,工作自主性在能力要素、动机要素和机会要素三者的协同效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得到的主要管理启示包括:给予员工更多的工作自主权;重视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创造力自我效能;正确认识员工的自恋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逄键涛  温珂 《科研管理》2017,38(1):12-20
主动性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是创新微观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均未探讨其作用机制。文章基于认知-动机理论,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247名员工为被试样本,对员工创新行为(EIB)、主动性人格(PP)、创新自我效能感(ISE)、创新结果预期(IOE)4个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究了主动性人格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上4个变量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P通过ISE和IOE的多重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最近,领导幽默的研究在西方学界开始兴起,部分学者尝试运用组织管理和心理学领域的成熟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有关领导幽默如何影响个体的创新行为,现有研究并未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通过365对直接领导与下属两个时点的配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幽默对员工的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个体的外向性不仅正向调节了领导幽默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领导幽默通过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安全感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主力的工程设计员工面临着承受高强度建设项目任务高压的创新困境,不同调节聚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很少。构建复杂工作高压情境下不同调节焦点占主导的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机制,探讨内在动机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型调节焦点对工程设计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防御型调节焦点对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内在动机在两类调节焦点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提出创新管理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我决定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自我决定理论的概念及它的四个子理论,并以内在动机作为自我决定理论的出发点,讨论了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中三种基本需求: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对提高员工内在动机的作用,并结合四个子理论,探讨了在企业内如何处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关系、动机和环境的关系,从而把自我决定理论推广到企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