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慧 《新闻实践》2005,(1):50-50
信息传播就像接力赛,传至受众需要许多人参与传播过程。那么,受关注程度和频率很高的传播人--电视新闻播音员,其在直播新闻中具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是代表性。新闻播音员从事的是职业传播,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是某个方面的代言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播音员已经演化成特定的标  相似文献   

2.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6,(15):51-54
近两年,国内在线直播平台快速发展,网络直播成为全民关注议论的现象。本文站在信息传播形态变迁和交互方式变革的角度,通过引入场景传播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网络直播所展现出的场景化精准传播理念:传受双方信息适配实现着个性化服务,更具深度的交互体验促使直播与社交融为一体,全景直播技术的运用深化了用户时空一体化的体验。随着未来直播内容专业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方位运用,网络直播将朝着场景化方向深入发展,颠覆人们的信息交互方式和信息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3.
谭天 《中国记者》2012,(8):78-79
电视直播的传播主体是媒体,但微直播却是由受众担任直播信息的传者角色。受众在电视直播面前只是一个信息接受者,但在微直播中是全面参与。从这个角度来,微直播是真直播。  相似文献   

4.
就传播学的核心概念而言,传播是人们对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那么,从影视传播的角度着眼,制造出什么样的信息让大家分享?谁制造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渠道传播这些信息?谁分享这些信息?这些信息能产生什么效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将具身体验与信息传递过程深度融合,使得传播生态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主要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具身传播趋势下,档案信息传播向具身化转变的实践中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技术可行性,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为档案信息传播带来的实现交互叙事、提升视角体验、跨越时空边界、创新传播模式等机遇,以及所面临的影响内容呈现、削弱传播效果等挑战,思考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信息传播中风险监管、内容挖掘与技术利用三个方面的创新实践,以期为我国档案信息传播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彬 《军事记者》2002,(2):21-22
什么是符号?符号在传播活动里起什么作用?大众传播学为什么要研究符号及其意义?这些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打发——符号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原材料,一切传播活动都离不开符号,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说复杂,就整个传播研究里,就数有关符号及其意义的理论最玄奥了。  相似文献   

7.
网络直播现象在2016年呈井喷式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直播平台已经进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 3.0 移动视频直播时代。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然后从传播主体、传播模式、受众分析以及场景融合几个方面探析网络直播现象,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网络传播的引导与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8.
罕见病信息传播平台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丽 《新闻世界》2009,(8):192-193
罕见病虽然比例少,但是对罕见病进行研究无论从人文关怀角度,还是从提高医药研制水平与医疗水平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研究罕见病防治的两大困难——商业困难与临床研究困难,国家政策等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压力,而通过对罕见病信息传播平台的建立,则可以成为各大机构与人群(包括患者)的集合器,从而成为临床研究的助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人们进入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广告传播时代。短视频、电商直播、场景营销逐渐替代传统的广告传播,从单一、平面、静态、延时的传播形态变成多维、立体、动态、实时的传播形态,实现信息匹配、人机协同。广告传播的新形态重塑着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发展,使直播电商这一新型商业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传播游戏理论角度看,直播电商与传播游戏理论实现了高度契合,受众在参与直播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游戏式愉悦体验。从受众角度看,直播电商受众在直播间形成了身份认同和集体归属,集结成了游戏共同体。从传播需求角度看,直播电商对受众参与式传播、场景式传播、反馈式传播的游戏传播需求满足,有助于提高传播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1.
央视春节特别节目<行走唐人街>选择了春节这个典型时刻和唐人街这个典型场域,实现了对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华文化的符号呈现和形象表达;同时又以宏大叙事与微观讲述、直播主导与整合传播相结合的传播创新,整合了节目内容资源和沟通交流渠道,实现了注意力资源在新传播范式下的重新聚合和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电视新闻的权威重塑.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学科的网络信息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对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门学科认识还很模糊。文章从学科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网络直播在实时性、个性化与低使用门槛的前提下,将新媒体传播从文字、图片维度拓展到了视频维度,实现了传播图景的维度增值。同时,网络直播也具有信息可储存性不强、可追溯性差以及可查询性弱的内在传播劣势。这些媒介特性共同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开启了人工智能时代。目前,我国大多数公民都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可以基本上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但是这对于信息质量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取最多的信息。从技术层面来讲,融合传播实现了跨界的联合,是新型的产业链。各大出版单位在传播模式中也选择了融合传播,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平台进行传播,扩大信息的传播力。文章基于此,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出版业融合传播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从技术层面加以描述,这一观察角度是否妥贴,本文对此提出质疑,以待商榷。传播的目的在于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传播的本质出发,笔者就传播的异质性特点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全球传播:起源、概念、范畴 关于全球传播的诞生及影响的研究是学术界新的领域,但是全球传播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由于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运行,使得信息能够瞬间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信息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的时间间隔缩小到即时,传播范围扩展到全球。因为在电子媒介时代,互联网、卫星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完全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信息能够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全球传播实现了传者遍布全球、信源遍布全球、受众遍布全球,实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个领域内的即时传播,因而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7.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广告信息传播的作用及在信息社会广告信息传播时所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控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文章结合现实,将公共危机信息的传播控制问题置于政府形象建设的视域中进行研究。在阐释了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与政府形象建设的关系基础上,指出了提升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能力的意义,进而从建立和完善信息机构管理制度、实现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中政府议程和新闻议程,增加信息传播控制系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培养专业的危机信息传播控制人员队伍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危机信息传播控制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直播报道是记者向主持人和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直播报道过程中.部分记者由于缺乏对表达与发声以及肢体语言等技巧的合理运用,导致语音不标准、缺乏可变性、声音过于挤压、肢体语言过大,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目前,虽然记者和主持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强,甚至有记者主持人化的倾向,但是对于多数记者而言,并没有因为交流的加强,而汲取主持艺术中可以使直播报道锦上添花的技能,更多的只是拘囿于所报道的信息本身。  相似文献   

20.
档案信息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形式,是运用传播学的相关原理、技术与方法,将档案信息传递给档案信息利用者和接触者,以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目的的过程.档案信息的原始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信息传播,因此,研究这一部门对于有效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档案的价值,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