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猩猩爸爸     
小班幼儿对动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本故事以猩猩宝宝的视角呈现出宝宝与爸爸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温暖的小故事容易让幼儿想起和爸爸生活的点滴。故事画面也诙谐有趣,大猩猩爸爸和宝宝在不同场景中的神情充满了戏剧性,十分适合小班幼儿模仿。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小班戏剧活动,鼓励幼儿在戏剧情境中运用身体动作、声音、表情进行大胆表现,在游戏中体会和爸爸相处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蛋宝宝游戏     
游戏目标 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地活动、大胆地操作材料,产生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1.环境材料:幼儿设计的蛋宝宝装,蛋壳画,有关蛋的食品,卵生动物图,头饰和纸偶各一套,"咕噜蛋翻筋斗"箱子.  相似文献   

3.
一、活动设计意图 海面宝宝是现在每一位幼儿都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他们对海绵宝宝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既然幼儿那么喜欢这个卡通人物,那为什么不把它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呢,根据小班幼儿对故事、小动物、游戏感兴趣的特点,选择游戏化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们以海绵宝宝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来,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游戏活动,将数学教育渗透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按一维及简单的二维分类,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做法。同时,结合秋季特点,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落叶,将生活与游戏相结合,体现了《纲要》的精神“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有趣”。  相似文献   

5.
刘瑜 《成才之路》2014,(20):62-62
围棋规则中说道“你一子,我一子,轮流下”,“先角后边讲秩序”。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合理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育游戏是幼儿喜欢又陌生的游戏,能促进身体生长,还可以开发智力。根据小班幼儿好动的年龄特点,结合围棋文化的理念,本人对培养小班体育活动规则意识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创设情境,直观感受规则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是激发幼儿活动热情的最好切入点。而情景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活动。在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情景化的学习不仅有趣味性,还能让幼儿迅速进入游戏状态,游戏规则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情景设计激发幼儿的潜意识,提升了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游戏在以故事的形式创造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同时,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玩游戏要一个一个轮流玩,讲秩序、懂礼貌。规则意识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在体育游戏中能直观地感受到各种规则,让孩子可以迁移到生活中去,增进孩子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晨间活动时,我鼓励幼儿用纸板来锻炼身体,如顶纸板走、跨跳纸板、双脚并拢跳纸板等。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我试图引导幼儿探索纸板的更多玩法,于是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运送蛋宝宝"这一活动。在该活动中,纸板经历小小的"变身",变成了运蛋的小拖车。在"帮助鸡妈妈运蛋"这一游戏情境中,幼儿用纸板练习拖物走以及按一定路线拖物走,发展了身体控制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合适的操作活动材料 1.情趣性原则。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它寓教于乐,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后用游戏情节贯穿幼儿数学活动的始终,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增强活动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如小班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及感知排序”活动时,我设计了“搭楼梯”这一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插塑作“小圆砖”来进行“搭楼梯”,  相似文献   

8.
“蛋宝宝”     
我在许多抽空了蛋清和蛋黄的蛋壳上,画上眼睛、鼻子和嘴,这样,一个个笑眯眯的“蛋宝宝”就诞生了。星期五,我将“蛋宝宝”交给每个幼儿,要他们把“蛋宝宝”带回家,双休日和它一起玩,要关心它、爱护它,星期一再将它完好无损地带到幼儿园。星期一早晨,有的幼儿小心翼翼地抱着“蛋宝宝”交给了我,还喜滋滋地告诉我他们是怎样和“蛋宝宝”做游戏的。有的幼儿迫不及待地伸手从口袋里取出“蛋宝宝”,可他们的“蛋宝宝”已经变成了五官扭曲的丑陋的碎蛋壳。于是,他们露出满脸的沮丧,小声地嘀咕着:“刚才还是好好的。”也有的幼儿惭愧…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使幼儿探索让蛋站立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活动准备熟蛋80个、沙盘、瓶盖、玻璃瓶、积木、沙包、铲子、旧手帕、碎布。活动过程1.以音乐活动,激发幼儿参加实验的兴趣。(1)师弹奏乐曲,幼儿做律动《学做解放军》进活动室。(2)出示蛋宝宝。引导语:“蛋宝宝看小朋友做解放军真神气,它们也想学解放军做立正的动作。你们想想看,蛋宝宝能行吗?”师启发幼儿想一想。2.让幼儿探索,寻找在平面上让鸡蛋站立的方法。(1)给每人提供一个蛋,让幼儿操作,寻…  相似文献   

10.
蔡淑梅 《教师》2019,(16):112-112
滚球是小班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幼儿接抛球、拍球、滚球等方面的运动技能,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观念和创新意识。文章结合作者小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教学经验,对小班的“小小滚球手”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及教学反思予以初步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顾程程 《考试周刊》2010,(13):80-80
教了一年小班.我发现游戏在小班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游戏让幼儿轻松、自主地掌握各种知识,是帮助幼儿建构和积累经验的良好途径。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一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激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应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发展需要,在游戏情景下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形成的数学知识体系与音乐游戏情景融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参与活动的欲望,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并在主动活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在情景中学习、喜欢模仿等特点,结合本园“家园合作促进幼儿感恩教育”的课题生成了本次活动。活动中,利用故事、木偶剧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使活动回归自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相似文献   

13.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树的变化是秋天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价值。因此,我园确立以“树”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我们小班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决定通过美术活动手指点画“树妈妈和树叶宝宝”让幼儿来感知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小班生成活动是幼儿园小班课程形成的重要方式,该活动的侧重点是生成,也就是幼儿结合兴趣爱好以及需要在和他人以及周围环境互动过程当中自主产生的一种活动;该活动也可以指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当中发现的有意义的活动,并及时给予扩充和引导。幼儿自主性游戏是一种幼儿高度自主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游戏活动,有助于生成活动的产生,也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开展。为了提高小班生成活动的质量,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观察引导,利用多彩的游戏活动促进生成活动的产生与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为了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作为一名执教小班的一线教师,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尽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还幼儿游戏的权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绘本《黄黄的,是一朵花吗?》情节有趣,就像在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故事在一次次猜测、一次次否定中环环相扣,当幼儿习惯了否定后,结局出人意料地转折。绘本的画面构图简单,色彩明快,并且主角主体很大,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观察。从语言上来说,绘本所用句式简单:“××的,是一朵花吗?”“啊,不是花呀。”这两句话贯穿始终,让小班幼儿容易模仿讲述。基于以上特点,教师选择这个素材设计了一节小班活动,活动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阅读活动,主要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通过一次次的猜测让幼儿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发展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欧汝媛 《学前教育》2011,(11):52-54
游戏时,刚入园的新生宝宝被另一名宝宝咬伤了;小班的一名幼儿走路时左脚绊右脚,摔下去刚好碰到桌上;两名大班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奔跑时碰撞在一起,两个孩子的额头都碰了一个大青包……这些是幼儿园经常发生的意外事故,虽然是小划伤、小碰伤等,但这些难道真的就是不可避免的“意外”吗?在这些通常不被重视的小事故中是否隐含着一定的规律呢?  相似文献   

18.
陈彬 《今日教育》2006,(8):18-18,20
几年来,我园先后开展了“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全园性操作活动”、“联合角色游戏活动”“快乐十分钟”、“科技活动月活动”、“幼儿才艺展示”、“宝宝艺术节”等全园性创造活动,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又做又玩、又看又讲、边歌边舞、手脑并用,从而做到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发展幼儿的初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区域游戏是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在区域游戏中,幼儿主要通过具体操作、探索来掌握技能、获得知识、发展各方面能力,可以起到培养良好情绪、形成一定行为习惯、促进幼儿活动能力提高的作用。小班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那么如何指导小班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呢?  相似文献   

20.
袁茵  杨丽珠 《教育科学》2005,21(6):54-56
本研究以幼儿探究活动为载体,分别在小班的观察探究活动、中班的游戏探究活动、大班的学习探究活动中,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实验结果表明: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探究活动形式和内容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好奇心的发展;观察探究、游戏探究、学习探究活动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有效途径,小班是幼儿好奇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