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录像解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的全国武术比赛的长拳套路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新规则,从套路编排结构,技术内容,技术难度和演练要求等方面,研究竞技套路长拳技术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竞技武术套路长拳技术的发展将会秉承动作规格质量高,动作难度大,演练体现艺术美,套路编排新颖的发展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术套路演练的水平评判的主要制胜因素是武术套路的动作节奏。武术套路的动作节奏是指通过对武术的不同动作进行不同的组合,在动静、快慢、刚柔和虚实等特点的结合中有演练者,自身通过理解表现于套路中的。正所谓,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取决于不同的动作节奏,当然,在通过对武术动作的节奏的分类过程中,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的动作节奏带来的震撼,如果很好地把握武术动作的节奏,就能够在演练中呈现不同的表演效果,从而展示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3.
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因此,笔者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传统武术套路发展起来的武术运动.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是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中制胜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及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中长拳、刀、枪、剑、棍共5个项目比赛成绩的前16名,共80名男子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的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当前国内优秀男子长拳类运动员难度动作选做、扣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竞技长拳类运动员在完成难度动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其问题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提高竞技武术长拳类项目难度动作成功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著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的日益发展,要求运动员在表现高超的技术水平的同时,对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艺术表现力是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参赛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水平竞争中尤为重要.它包括运动员气质、动作风格、表情、动作编排以及音乐风格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由此为竞技武术套路项目美的训练及指导竞技武术套路项目比赛提供更丰富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术专家教授访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规定套路为视角,研究长拳套路技术流变的历程与趋势,为长拳技术进一步普及、提高与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一是由于自选长拳的技术发展和竞赛规则的引导,套路结构出现了缺乏起承转合的动作串联,而且由于竞赛裁判员位置的改变造成动作编排的线性结构,改变了以前的立体空间结构;二是长拳套路技术发展趋势:技击动作趋向于标准化、竞技化,非技击动作要提高演练水平,通过合理运用演练技法来提高和加强动作"战斗意境"的形成,从而能够充分体现技术动作的技击意向.  相似文献   

7.
黄山  谭晶 《考试周刊》2008,(47):114-115
本文从现代竞技武术竞赛规则评判内容细化,突出难度动作的重要性、可操纵性提高,降低评判的难度三方面来对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特点进行分析,并从侧重身体素质训练、突出动作的实用性、强化动作的艺术性三方面来分析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对武术专业教学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儒新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5):104-106,109
采用教学实验研究法,将动作表象演练引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经实验结果表明,动作表象演练对提高武术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显著的,特别是对武术套路动作完成的规范性、熟练性方面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情况,结合长期教学与训练的经验,指出竞技武术南拳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动作表象演练用于武术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教学实验研究法,将动作表象演练引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经实验结果表明,动作表象演练对提高武术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显著的,特别是对武术套路动作完成的规范性、熟练性方面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作为现代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已经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也是协调因素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协调的内涵和外延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竞技武术套路的协调包含传统武术、动作组合、文化和体育、音乐、服饰以及器械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张翠 《宜宾学院学报》2007,7(6):112-113
眼法是武术技法之一,是眼神与各种动作协调配合的方法,是完成动作的先导,有洪托套路演练的气氛和精神、帮助维持身体平衡等功能。由于学生对武术特点了解不够,手眼协调练习不多,以及眼法本身的复杂性等原因,致使学生演练形神拳时眼法运用不当,大大降低了武术套路的演练效果。本文旨在突显眼法的重要性,建议通过"看定点练习、看动点练习、看飞物练习、单个动作练习"多方法练习,提高眼法运用能力,真正做到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力融为一体,整个套路动作气势饱满,形神兼备,使形神拳演练日愈臻美。  相似文献   

13.
武术程序化教学训练是多年从事教学训练的总结.根据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将所要传授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动作、按照动作的性质、结构、特点重新排列组合成单独演练动作然后,根据套路结构顺序穿针引线连贯成完整的套路动作,反复练习.1分解套路动作、重新排列组合动作首先,要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分配,把所要传授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动作、根据动作的性质、结构、特点重新排列组合动作1.1步型、步法、手型、手法组合类按照武术的五种基本步型和三种手型组合动作,即同一种步型的不同手型手法动作归为一…  相似文献   

14.
何垣枝 《考试周刊》2008,(3):136-137
本文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等多种方法对运动员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的表现做出研究和分析,认为"形神兼备"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注重运动员形态和神韵的培养,有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涛 《考试周刊》2010,(36):155-156
本文从竞技武术套路的动作幅度、动作难度的影响因素、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其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四个方面加以论述,突出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旨在为提高竞技武术套路训练质量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志臣  张志贤 《考试周刊》2009,(22):179-180
武术套路练习中,运动员的呼吸形式应随着套路演练的转换而迅速变化。正确的呼吸形式与配合自我控制与调节,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运动中的呼吸调节方法,着重对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的聚、提、沉的呼吸方法,以及其对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新规则的出台、实施,提高了比赛难度、竞争性、动作难度,增加了武术套路的观赏性,改变了已往的传统套路模式,与此同时它也势必影响到武术套路的训练。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1996年竞赛规则与2003年新规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训练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应对新规则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福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概念的认识以及对新时期竞技武术套路现状的分析,总结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的发展特征;指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在总结现实的基础上,确立一个符合我国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客观实际的战略目标。并从项目本身的技术要求与创新;规则的科学化与定量化;规则的严格性与公平性等方面论述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9.
黄伟 《华章》2011,(31)
本文从节奏、武术套路演练的动静节奏的定义以及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构成要素深入探讨了武术套路的节奏问题,最后以如何提高套路演练的动静节奏性为结论,为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从事武术科研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及教学实践,阐明以攻防意识贯穿于整个武术套路教学之中,可以改变学生对武术的片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动作的记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指出,攻防意识贯穿武术套路教学的关键是:①注意攻防意识培养的同时,应加强学生武术套路内核的演练。②讲解攻防意识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