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PVDF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1.2Mn0.54Ni0.13Co0.13O2/C正极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合成材料的结构,利用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测试系统地研究了碳包覆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合成的材料具有a-Na Fe O2层状结构且碳均匀包覆在Li1.2Mn0.54Ni0.13Co0.13O2颗粒表面.相比于Li1.2Mn0.54Ni0.13Co0.13O2,Li1.2Mn0.54Ni0.13Co0.13O2/C表现出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碳表面修饰层增强了活性材料颗粒之间的电导性能,有效缓解电解液中HF对活性材料的腐蚀,降低电荷跃迁电阻(Rct),从而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柠檬酸作为螯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尖晶石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1.8-xCo0.2CrxO4并用XRI和SEM表征其微结构,利用电化学测试考察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材料具有完整的尖晶石结构,Cr3+的掺入并不会导致材料相结构的变化,说明Cr3+(d3)以替代形式进入尖晶石结构并替代八面体骨架中的Mn3+(d3).Cr3+对Mn位的掺杂使材料主体结构得到了稳定且具有很好的充放电平台.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微波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 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性能等材料结构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微波3 min、5 min、7 min、15 mi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较佳的合成条件所合成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 Li Ni1/3Co1/3Mn1/3O2结构是α-Na Fe O2型,为二维层状结构.在2.0~4.8 V的截止电压范围、17 m Ah·g-1的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284.6 m Ah·g-1,20个循环容量的保有率为75.6%.通过微波高温烧结合成正极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3D C-Ni3Si2O5(OH)4电极材料,并对此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探究,通过电化学测试从中选出电化学性能最优的合成方法.方法:以煅烧天然芦苇叶得到的碳源(C-SiO2)结合Ni(CH3COO)2·4H2O,形成层状硅酸镍C-Ni3Si2O5(OH)4纳米颗粒作为电极材料,需要将其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将其编号为C-NiSi-1-5,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复此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超级电容性能.结果:测试结果表明,与C-SiO2结合并原位生成的层状硅酸镍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孔结构和出色的电化学性能.结论:编号为C-NiSi-3的电极材料在0.5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74.7 F/g,C-NiSi-3在10000次循环后具有97% 的出色电容保持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锂电池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前驱体,进而高温固相反应生成LiNi_(1/3)Co_(1/3)Mn_(1/3)O_2(LNCM),由于所得正极材料含有的Ni、Mn元素与电解液发生微量副反应,导致材料电化学性能降低.为改善LNCM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采用导电性能优良的快离子导体Li_7La_3Zr_2O_(12)(LLZO)对LiNi_(1/3)Co_(1/3)Mn_(1/3)O_2进行表面修饰,制得几种不同表面包覆比例的LLZO@LNCM材料.研究发现,LNCM和LLZO@LNCM材料在0.1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容量相似,而LLZO@LNCM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则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采取三种方法合成了镍钴酸锂电极材料LiaNi0.7Co0.3O2用电化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合成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材料用XRD表征。结果表明:通过预处理后合成的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96.5和167.9mAh·g^-1。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Ru0.5Co0.5O3.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Li_2Ru_(0.5)Co_(0.5)O_3的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材料为六方层状结构,空间群为R-3M;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在电压范围2.5V~4.8V内,以16mA/g的电流密度,其初始充电比容量达240mAh/g,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75mAh/g,4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8%.  相似文献   

8.
采取液相共沉淀法沉淀出前驱复合氢氧化物,再用高温固相焙烧的方法合成了多元掺杂的氧化物正极材料LiaNi0.9Co0.1Fe0.03O2,用电化学实验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预处理后合成的电极材料具有比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68.9和167.1mAh·g^-1,充放电电流效率可达98.9%。  相似文献   

9.
在空气气氛下,采用高温固相法,用不同的锂源(Li2CO3、LiOH.H2O)和钴源(自制的-βCo(OH)2、CoOOH)分别合成了LiCoO2样品,通过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原料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OH.H2O为锂源,CoOOH为钴源,制备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nNb_2O_6,研究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MnNb_2O_6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为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can.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电压范围0~3.0 V内,以16 m A/g的电流密度,其初始放电比容量达145.3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84.3 m Ah/g.  相似文献   

11.
A series of Li_(1-x)Na_xV_3O_8 materials was prepared by solution reaction followed by calcination method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in 2 M Li_2SO_4-water-ethanol solution as negative electrodes for aqueous electrolyte lithium ion battery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each other.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artially substituting sodium for lithium in LiV_3O_8 could increase the interlayer distances of (100) plane.Cyclic voltammetric experim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Li~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kinetics of Li_(0.7)Na_(0.3)V_3O_8 is superior to that of LiV_3O_8.Charge/discharg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of Li_(0.7)Na_(0.3)V_3O_8 electrod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iV_3O_8 electrode.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组成的LiOH-LiNO3二元体系进行研究,绘制了具有最低共熔点的该二元体系T-x相图。用该低共熔混合物为锂盐,与前驱体Ni0.8Co0.2(OH)2混合烧结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  相似文献   

13.
以开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新型阴极材料为目的,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8Sr0.2Mn1-yCOyO3-δ(LSMC,Y分别取0.3,0.5和0.7),并对Mn位掺杂不同量过渡族元素Co后样品的高温电导率和热膨胀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Co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电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均增大,其中La0.8Sr0.2Mn0.3Co0.7O3-δ的电导率最高,700℃时,达270.89S·cm^-1。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热电材料的性能出发,讨论了提高半导体热电性能的主要途径,介绍了Ca3Co4O9半导体热电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输运性质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改善其热电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溶胶-凝胶+浸渍法两种方法制备了CuO-Ce0.7Zr0.3O2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RD、Raman等表征,考察了催化荆的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荆CO氧化活性明显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O-Ce0.7Zr0.3O2催化剂的性能,CuO-Ce0.7Zr0.3O2催化剂表面CuO分散度高.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甘氨酸燃烧法制备了Y_2O_3:Eu~(3+)荧光粉,甘氨酸与硝酸盐物质的量之比为0.3,氧化铕与氧化钇的比例在0.9%~15%范围荧光性能都很好,并对发光性能、颗粒粒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标准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0.7Y0.3)2/3Ca1/3MnO3和La空位(La0.62Y0.3)2/3Ca1/3MnO3锰氧化物粉末样品。X射线衍射(XRD)测量分析表明样品均为单相,并且在300K到30K温度范围内结构没有发生改变,单胞仍然具有正交对称性(Pnma)。并用Rietveld全谱拟合法对X射线衍射测量所得的晶体结构衍射谱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晶体结构参数(a,b,c)和晶胞体积(v)随温度发生了明显变化,Mn-O键长随温度减小单调增大,而Mn-O-Mn键角呈单调减小,这也说明存在静态的Jahn-Teller效应。  相似文献   

18.
磁流体的制备与分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酸蚀法和复合法分别制备了复合铁酸锌镍、铁酸锌、铁酸镍、铁酸钡磁流体,通过沉降实验,重点考察了这些磁性纳米粉在水相中的分散方法和技术,对磁性粉体的液相分散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 Itiswellknownthatmetalhydridesareanidealmediumforhydrogenstorageduetotheirhighdensityandhigh purityofhydrogen .However ,allknownconventionalmetalhydrides ,includingintermetalliccompoundsAB5,AB2 ,andAB ,havereversiblegravi metricH densitiesnomo…  相似文献   

20.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1-x)2/3Ca1/3MnO3(V-LCMO)和(La(0.7-x)Y0.3)2/3Ca1/3MnO3)(V-LY-CMO)(x〈0.15)系列的La空位锰氧化物样品。X射线衍射(XRD)测量分析表明所有的样品均为单相,具有正交对称性(Prima)。体系的晶构参数以及Mn-O键长和Mn-O-Mn键角随空位浓度不同而改变,表明局域Jahn-Teller效应的存在。输运测量表明,不同的空位及空位浓度影响磁电阻效应,在X=0.04时磁电阻值在转变温度‰处达到最大值约为220%,我们认为很大的磁电阻效应与Y部分替代La有关,是双交换作用与Jahn-Teller效应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