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醉酒驾车是我国近期社会热点问题,其法律定性也成为舆论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学界存在的将醉酒驾车案件抽象化并进而批判不同醉酒驾车案件量刑差异的做法不符合实际情况.现实中的醉酒驾车案件可以分为相继性的醉酒驾车和一次性的醉酒驾车两个类型,每一个类型都有不同的法律评价.坚持行为主义进路,避开醉酒驾车案件中的主观罪过问题,以醉酒驾车中涉及的客观行为作为标准,才可能有效解决醉酒驾车的刑法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Drunk Driving     
刘若岚 《初中生》2011,(Z6):104-107
醉酒驾车醉酒驾车或酒后驾驶指的是在酒精或麻醉药品的影响下驾驶车辆的行为。它包括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醉酒驾车近来成为众矢之的,对醉酒驾车的处罚也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在刑事领域,主要对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后如何定罪有分歧;在行政法领域,是否加大对醉酒驾车的处罚力度成为争议焦点。南京市立法机关制定《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草案修改稿)规定,醉酒驾车造成交通事故的将被终身禁驾。本文将从行政处罚设定的角度,分析这一规定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 50%~60% 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车有关,它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并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作者对"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两个容易混淆的词语作了区分。不管这两个概念如何界定,我们都要严格遵守"如果喝酒就绝不驾车"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危险驾驶犯罪,包括醉酒驾驶机动车情形。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是醉酒驾车单独负刑事责任的重要理论依据。醉酒驾驶机动车肇事犯罪构成重在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其中,醉酒驾车构成犯罪的主观心态是醉酒驾车肇事时这个特定时段的心态,行为人主观上应持有间接故意。醉酒驾车构成的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法律已经明确,但有失笼统,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醉酒驾车     
醉酒驾车或酒后驾驶指的是在酒精或麻醉药品的影响下驾驶车辆的行为。它包括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  相似文献   

7.
孙伟铭的连续撞车行为更符合间接故意的放任,而绝非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孙伟铭醉酒驾车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既有立法根据,又有实践中的类似做法。对孙伟铭的行为不能以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两罪并罚,因为其"第一次行为"尚不足以单独构成交通肇事罪。  相似文献   

8.
危险驾驶罪是以故意为主观方面要件的犯罪,醉酒驾车构成该罪必须要求行为人对与醉酒驾车行为相伴而生的危险结果具有故意心态。醉酒驾车案件中,行为人对危险结果具有预见义务和预见能力,实践中也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认为行为人已经完成了这一预见。进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应当成为醉驾者免责的唯一的主观方面的事由。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根据行为和事实对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进行准确认定,以实现危险驾驶罪司法认定的主客观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为了杜绝酒后驾车现象发生,本文介绍了一种车用酒精测试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安装在汽车内,实时检测车内部空气中酒精含量,如果含量超标,则系统通过继电器切断汽车起动机电路,从而禁止汽车起动,从根本上杜绝酒后驾车,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归去来兮辞》中有“复驾言兮焉求”一句,注释为:“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驾言,指出游。”既然“驾言”指出游.串讲怎么变成“驾车出去”了呢?  相似文献   

11.
体内酒精浓度与酒后时间、喝酒持续时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中因醉酒驾车出现的事故屡见不鲜,对社会造成很大危害.醉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内的酒精浓度,所以对随时间变化人体体内的酒精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最小二乘法对离散数据处理具有误差较小、方便实用的优点,可对连续性问题过程进行离散化的数值计算.针对驾驶员饮酒后体内酒精含量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及饮酒后多长时间人体体内酒精浓度达到最高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气敏电阻例1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制定了严格的界定标准,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中对于酒驾肇事的行政执法不尽统一,类似案件司法审判结果也不尽一致。分析酒驾肇事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对醉酒驾车导致重大伤亡事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值得商榷。合法有效预防和打击酒驾行为,建议加强交通行政执法,统一司法审判,完善相关立法。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机动车罪"有现实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近期,全国各地加大了对司机酒后驾车、醉酒驾车的执法检查力度.交警在执法的过程中使用了一种仪器可以测出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5.
酒后驾车严重威胁到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此,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新设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等严重危害群体利益行为定为刑事犯罪。本次调研特针对"酒后驾驶新规定",了解其实施效果,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5月1日起,一批法律法规开始实施。较引人注目的,一是醉酒驾车构成犯罪,一是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然而,两个规定的执行效果却迥然不同。据报道,各地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第133条之一对危险驾驶罪作出了相关规定,使得对两种差异明显的行为定型的调节由行政管控转为刑法控制。在新旧法律交替之际,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体系、法律解释并不尽然完善,造成了理论上说服力的缺乏、司法认定的困窘及社会大范围的争议,其中凸显问题最多的当属"醉酒驾车"。对"醉酒驾车"型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的认识应当在该罪条文罪状的基础上,在现行刑事法律的体系内,遵照相关理论与法理,寻求合理的解释,以便为司法认定提供科学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新闻材料2009年6月30日晚,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金盛路发生一起醉酒驾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3人当场身亡,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另有4人受轻伤.经抽血化验,肇事司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381 mg,而每百毫升80 mg就属于醉酒,显然,肇事司机属严重醉酒驾驶.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饮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20.
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一直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并争论不休。然而应当指出,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对比阐释的,特别是对西方“马克思学”的“对立”和“反对”说作辨驳的却是较少的。为了对这些观点进行辨驳,也为了揭示马克思晚年探索的价值取向,深化对跨越问题的认识,本文就此作了一定的剖析和论证。指出马克思1881年的“支点”说和恩格斯1892年的“幻梦”说的确存有差异,但这些差异是在不同年代、不同条件下由许多具体原因所致的,并不能得出“对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