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播学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间,在西方首先兴起的一门多缘新兴学科。近几年来,我国也开始对它进行研究。有些同志认为,党报是传播真理的舆论工具,不能变成传播信息的“信息公司”,担心大众传播学的引入,会使我们一部分新闻工作者对党报的性质、任务、作用观念淡薄。我对传播学中“把关人”的理论作了初步研究,觉得并非如此。现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关于“把关人”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新闻信息,经过  相似文献   

2.
传播之变     
人际传播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不少人感到,当传播进入多屏化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屏幕沟通、借助屏幕表达,人际传播方式已经渐行渐远了.不过,被遮蔽的现实是:人际传播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迎来了自身的超越;媒介融合生态下的“人机交往”正逐渐构成对原生态人际传播的一种超越与回归. 以强大传播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聚为基础,“网络连接一切”正在从概念走向现实.不仅媒介成为人的延伸,可穿戴设备使人与物的连接日益紧密,人也构成媒介环境的一部分.互动传播常态化,并深入向专注于个人的动态定制化、浸入式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3.
常庆 《当代传播》2002,(5):50-52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发表的关于家庭购买行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许多学者受此启发,研究后认为,“把关人”能够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他们可以扣压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这就是说,在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每一位传播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同时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把关人”理论对传播者在整个传播流程中的地位的重视。50多年后,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在当代新闻传播中的广泛应用,“把关人”理论是否还能站得住呢?  相似文献   

4.
论人内传播     
本文阐述了人内传播的几个基本要点:人内传播的状态表现为头脑中积累的信息与新接受的信息之间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中需要当事者不断调整达到自我认知的和谐;人内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提取记忆的过程。文章还阐述了人内传播的表征自言自语,以及保持人内传播良好状态的心理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把人际传播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行为时,便不难发现,这种交往行为是发生在人与人这两个主体之间。不论是以谈话、讨论、讲演抑或是课堂教学等方式表现的“直接传播”,还是借助于某种传媒(如电话、信函等)而实现的“间接传播”,它都是由两个主体构成,而这两个主体都是具有意识和意志的人。大众传播是20世纪40年代继美国的电子传播手段出现后所提出来的新概念。由于大众传播学的奠基人主要是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所以,也把在这一学说出现之前的以铅字排版、机械印刷和…  相似文献   

6.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心理机制拓展到传播学中,就产生了第三人效果.在媒介传播中,人们普遍感到,新闻信息尤其是广告等说服性信息或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他人”(第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自身.第三人效果在群体传播中更为明显.“发现”第三人,从而实现在群体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炫耀,是群体传播的动机之一.改变文本类型或叙事以“适应”第三人,则带来了群体传播中的文本差异与变异.心理上对第三人“排斥”,行动上对第三人的“隔离”,是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预测第三人的反应,调整自身策略与行为,是群体传播的一种效果机制.事实上,当我们担心第三人受媒介支配而采取相应措施时,我们己成为第三人.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第三人,都可能成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7.
冉华 《编辑之友》2016,(11):100-103
通过考察传媒人胡适具体的传播实践,论题发现胡适与其积极参与的纸刊之间,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梳理胡适与亚东、商务这两大出版社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与汪孟邹、张云济等出版家之间的人际交往,又可发现胡适是思想文化界的“意见领袖”,在传媒界则是受困于人情法则的“能人”.而“能人现象”与“意见领袖”是胡适“传媒人”形象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8.
试论网络新闻传播的“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正发生一场空前的巨变:踏上信息高速公路,迈向网络时代新纪元。 于是,新闻传播者面临着角色的转换。 于是,“把关人”问题凸现于传播学者和实务人士的视野。 一、网络新闻传播:“真实为王” “媒介即信息。”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教授M·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论断。尽管三十多年来传播学者们对此争议不断,莫衷一是,但近些年来网络传播的出现与发展,已经并正在为麦克卢汉的论断提供明证。 这个新时代的媒体在其肩负的新闻传播功能方面向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一)网络新闻媒体的先天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  相似文献   

9.
亚洲人与西方人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中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论文简要地勾划了传统上被视为集体主义者的日本人的传播特点 ,提出了研究者所面对的基本哲学问题的重要性。已有的大部分研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西方的主要由美国研究者发展出的观点。由于缺少一个建构人际传播能力概念理论的日本文化特性的研究框架 ,限制了人们对日本的传播进行正确的描述和解释。我们需要在应用西方发展出的文化与社会概念 ,诸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分法之前 ,在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之前 ,先问一问我们进行比较的传播行为是否在文化上有相似性。鉴于日本文化具有“存在”的定向以及界定自我的不同方式 ,那些从事人际传播能力研究的人们 ,需要受到诸如认识论和本体论观点这样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的提醒。如果简单地将在一种文化土壤中被证明了效度和信度的研究工具应用于他种文化研究 ,其结果必然是无效的。在研究者能够开始爱惕克研究之前 ,即以定量的方式考察亚洲人与西方人的传播实践与效果的跨文化差异比较之前 ,我们需要更多的参与观察型的定性研究 ,以确认人际传播能力的文化爱米克。  相似文献   

10.
这是“璩美凤录影带”事件后,又一次全民参与的绯闻消费的狂欢。“性、谎言、录音带”——官场和名人的玻璃化效应,以及公众权力的奇特泛化,是数码传媒时代馈赠我们的礼物。没有人能抗拒  相似文献   

11.
曾丹 《青年记者》2016,(17):29-30
“当Internet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直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引起人际交往模式和关系交往结构的变迁.”①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人的态度.而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交流和交际,微信的影响尤其显著.因此本文以微信为例,解读微信构筑的主要人际传播情境,探究在社交媒体上如何通过仪式来建构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黄旦或许是“把关人”三字既生动形象又便于说明传播活动中的控制现象,或许是“把关”之意与我们强调的传播的“倾向性”。“阶级性”等等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总之,当80年代初传播学刚刚开始从大洋彼岸被引进时,“把关人”就属于最早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最具特征的是有声语言传播,文字语言传播是其次要或辅助手段。进入网络文化以后,仍然以此特征与报纸、书刊相区别。在这方面,我们的规律性认识还有许多尚未涉及的问题。当有声语言传播过程进入了。信息共享”的范围之后,若就此止步甚至故步自封,恐怕难免进人“快餐文化”的囹圄而不能解脱。说到底,这只告诉了人们“说了什么”,至于“为什么说”,便披悬置起来。我们对语言的认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有语境的作用5“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有对象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4.
“礼物”:仪式传播与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式传播包含仪式本身作为传播和仪式化传播两个层面。礼物是仪式传播的一种形式,礼物交换蕴含着丰富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正是人们认同的诉求所在。  相似文献   

15.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16.
韩素梅 《现代传播》2023,(11):72-80
维纳控制论的核心理念是信息乃万物的基石,这成为人机交互的认识论基础。理解人机交互的关键是“机”的智能化,或人机之间信息的可传递性和可反馈性。人机交互传播既包含“机”的信息化、人格化,也包含人自身的信息化、媒介化。在梅西会议之后,控制论更成为信息传递模式的主导范式,其影响一直延续至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信息传播格局的挑战。但以信息传输为“目的”的控制论本身包含了信息至上、数据至上的理念,这为数据霸权和“量化管理”的社会组织机制埋下了伏笔,也为“资本主义的控制论想象”打下了基础。维纳最终以“人有人的用处”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17.
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把我们带到了后传播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传播史可以划分为前传播时代和后传播时代。在后传播时代,传者和受众的极限被打破了。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网络对传媒的舆论把关人角色是一种解构。按照传统的概念,传媒至少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位,而网络既可以是一个组织,又可以是个人。过去的传播大多是由组织向个人传播,或者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网络是不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媒体?网络是不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不是用形式“颠覆”着内容?网络是不是使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或者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18.
图书是一种古老的传播渠道,阅读更是一件古老的事情。人类进化到创立文字,这项伟大的发明在于克服了传播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真正创造了一项特殊的人类活动——阅读。拥有四千年的阅读经验的我们幸运地知道,通过文字的阅读我们能够了解此时此地之外的生活,积累知识,凝聚社会,传承文化,提供娱乐;通过阅读我们拥有了历史,发现自己简直是在和先辈们的精神遗迹一同生活,而我们也将会变的不朽。本文试图通过图书传播形成的中国人的阅读背景、阅读特点和阅读内容三个方面,探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阅读生活,这或许能更好地诠释30年来中国人走过的心灵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正以一种平等的身份融入国际事务之中,“用国际语言传达中国声音”的对外传播意识也随之握固.然而,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打造一流的媒体硬件,另一方面却因为中西语言、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而难以掌握向他方传递信息的话语规则,致使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远未达到预期.根本而言,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人才是我们消除与其他文化之间沟通障碍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有效传达信息的人”,才能筑起沟通的鹤舞凤台.一般认为先进技术、国际视野以及多角度的跨国沟通能力是当代国际传播人才的三大要素,而对于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人才,外语传播能力尤为重视.本文将着眼于当今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讨论树立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播观:从“自然主义”到“人文主义”──传播研究的回顾芮必峰大至太阳系,小到一些单细胞原始生物,都具有某种信息交流和处理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传播确实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普通动物界,都不可能具备像人这样的传播能力。“我们既不完全像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