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说明文可以列出一大串:《太阳》《新型玻璃》《航天飞机》《恐龙》……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能力等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说明性文章的教学中,传统上往往把重点放在了知识内容的传授,重在让学生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特点有所把握,但却忽视了它所承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那么在说明性文章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借助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说明对象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从科学研究的事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科学家们敬畏生命的博大情怀。总而言之,说明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必须融入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这篇说明性文章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感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自主阅读、小组研讨、朗读比较等形式.了解恐龙的演变过程.感悟语言的生动与准确,体会文章科学的推理想象及有序的表述。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毕业考试阅读能力的检测中,说明性文章大约占了一半。说明性文章的阅读最为关键的是能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获取主要信息”,“初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这些考点的背后指向的是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斐 《现代语文》2014,(6):41-43
一、问题的提出——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困境与以往的说明文相比,课程标准提出的“说明性文章”扩大了这类文章的范围,这一提法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按照文体进行教学的观念,但是,说明性文章的教学状况并没有因此而改观。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困扰在于,语文教科书涉及的文本内容尽管不一定就是“教学内容”,但会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加工。  相似文献   

6.
提高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水平以及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和价值。文章先论述了“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再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面对的主要挑战,并基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活动、创新读写结合方式以及加强读写任务与教材之间的联系等角度阐述了“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措施,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说明性文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可是在许多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突出表现在:一、教学内容严重错误,把教材内容当成了教学内容。教《埃及的金字塔》,让学生搜集、展示了大量介绍  相似文献   

8.
"提问"作为阅读策略,是指读者在阅读中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掌握文本意义的过程。在说明性文章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示范、引导与感悟""实践、运用与调适""延伸、内化与储备"等阶段演练该项策略,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常识性的文章是以知识性为主要特点,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在教常识性文章时,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从而导致学生学得乏而无味,兴趣索然。前不久,听了《恐龙》一课,引起了我的诸多思考。常识性文章,只要上出了语文味,学生就会学得有滋有味。上出语文味[教学片段](阅读课文2 ̄5自然段,再看看插图,想想自己能读懂些什么?和伙伴交流交流。)师:你读懂了什么?谁来向大家汇报?生:我知道了恐龙的种类很多。师: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生: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向…  相似文献   

10.
习作内容:读了本组课文,你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你可以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  相似文献   

11.
正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最活跃的元素,好多词语本身画面感丰富,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过去,我们将词语的教学功能定位为"阅读障碍的扫除""内容理解的注脚"是小觑了词语的作用,一组词语可以搭建起一个主要内容的框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整合这些关键词语,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关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学段目标,此目标从第二学段开始,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则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的梗  相似文献   

12.
一、一道难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文,说明文往往会被老师上成科学课。的确,怎么把握说明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说明文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说明文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值得研究。下面就以《恐龙》(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为例来说说这类课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恐龙》讲述了恐龙的种类与生活习性,属于一篇科学常识类的课文。而我们在40分钟的课堂里该向学生传达些什么呢?很多老师把它定位于“了解恐龙的类型及特点”。于是一堂课中,翻来覆去地问学生“:你知道了哪些恐龙?“”这种恐龙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来写这种恐龙…  相似文献   

13.
在说明性文章习作指导中,要根据学生年段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夯实阅读中的表达方法指导,在有效链接语言训练点中,让学生了解表达方法;从"说"练起逐步过渡到"写",将"说"贯穿于"写"之中,让学生课余练法;在循序渐进、扎实细致的指导中,使学生掌握运用方法,从而形成"有法可依"的说明性文章习作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筛选说明性文章主要信息的方法. 2.通过比较,理解说明性文章顺序安排的特点. 3.培养学生科学质疑、反思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殊不知,有时候眼睛也会欺骗我们,不信,请看下面几张图片: 2.思考:上面这些图片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些图片都给人一种幻觉. 3.今天这堂课,我们将跟着作者黄天祥一起去看看落日带给我们的幻觉.看到课文题目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预设:①落日的幻觉有哪些?  相似文献   

15.
正说明性课文是指带有说明性的童话、童诗、小品和记叙文。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稍有不慎就会把它上成科学知识课,丧失了其应有的语文功效。那么如何教好说明性课文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1]吴忠豪教授在2013年《小学语文教师》第1期"百家讲坛"中明确提出:"语文课需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2]这些话都非常精辟地告诉我们教学说  相似文献   

16.
<正>说明性文章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可是在许多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突出表现在:一、教学内容严重错误,把教材内容当成了教学内容。教《埃及的金字塔》,让学生搜集、展示了大量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既是习作单元,也是说明文专题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常规性说明文《太阳》和文艺性说明文《松鼠》。为了帮助学生综合地灵活运用两种表达策略,编者在固定栏目“初试身手”中设置了这样的练笔要求:“如果将一篇散文改成说明性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查找资料,试着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体会它们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岑晓泉 《语文天地》2012,(20):45-4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充实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有序展开。一、作文教学不仅是为"应考"  相似文献   

19.
翻阅中高段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都能大量的看到说明性文章的踪影。《鲸》《松鼠》《假如没有灰尘》……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来。由此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让学生参与备课一提备课,我们总觉得那是老师的事情,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事实证明,让学生参与备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而且会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赏识的感觉,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我在教《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时,要求学生与我一起备课,师生共同搜集了大量的与恐龙有关的文章、图片、玩具、光盘等资料,使学生在上课前已储备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对上课学习新知识埋下了兴趣的种子。2.正确把握教材的立足点前期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通过研究教材,找准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