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2.
“诸子”属“子”,还是属“经”?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常常这样问。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诸子”及其相关知识“经、史、子、集”作一番分析解说。先说“诸子”的含义。《辞海·语词分册》是这样解  相似文献   

3.
但是,课本没有对这个词作注。笔者查阅了《辞海》《辞源》等工具书,《辞海》只收有“无数”词条,《辞源》则收有“无量”“无数”词条,但均无“无量数”一词。无怪乎学生疑惑不解,不少教师也为之困惑。“无量数”是什么意思?上海师大语言研究所所长张斌先生认为:“‘无量数’是一个古语词,意思是多。无量即不可估量。如:《吕氏春  相似文献   

4.
刘圣明 《教书育人》2005,(11):35-35
威信即声威与信誉,众所共仰的声望。《辞海》有威信条目:“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威信威信,贵在有“信”,有“信”才有“威”,这里的“信”指:信用、信任、信服和信赖。  相似文献   

5.
读《人民日报》,曾两次发现所拟题目有误。一次是1999年4月7日第8版(体育版)聚焦专栏的栏题:短池世锦赛观揽。其中“观揽”系“观览”的误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上),该辞典对  相似文献   

6.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今年5月份举行的第57届法国戛纳电影节备受媒体关注,但广播电视中都把“戛纳”之“戛”读成:Ga。查《辞海》,戛纳电影节之“戛”读Jia,与“戛然而止”之“戛”读音相同。《新华字典》  相似文献   

8.
释“鬼”     
胡津龄 《学语文》2003,(4):47-47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海》《辞源》,“鬼”的第一义项都是“迷信者以为人死后离开形体而存在的精灵”。《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从厶,鬼阴气贼害,故从厶。”“从人,象鬼头”是指该字为“人”的象形,但“鬼头”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9.
杜春香  吴峰 《语文知识》2001,(11):40-41
在古代汉语里,“饥”的意思是肚子空了或吃不饱时所产生的一种要吃食物的生理反映,与现代汉语中的“饿”相当。《辞海》释之为“吃不饱”。最能说明“饥”即“吃不饱”意的是晁错的《论贵粟疏》中“人情—日不再食则饥…  相似文献   

10.
本期话题:“积累”杂议。从《老子》,我们可以看到较早的积累意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积累”,《现代汉语词典》说,(事物)逐渐聚集;《辞海》说,聚集增多;《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逐渐聚集。都取渐进“聚集”义。但就语文“积累”而言,就有一个什么是语文的“聚集”、  相似文献   

11.
继笔者《(晋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考释》及《(晋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续释》(两篇共释词55个)之后,再选择25个词语进行考释。同样,这些词语既未被《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普通大、中型语文辞书收录,也不见于刘乃和主编《晋书辞典》的词目或义项。  相似文献   

12.
《海外英语》2014,(5):16-16,60,63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想一想:你所在的城市有著名建筑吗,是什么?你所在的城市摩天大楼多吗?你喜欢/不喜欢你所在城市的天际线吗?如果不喜欢,你觉得应该怎么改进?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FCE、IELTS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13.
感恩节     
刘平 《中学生英语》2008,(11):12-13
一只火鸡在慌慌张张地赶路。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只、火鸡要逃跑? 因为今天是感恩节,人们在感恩节时要吃烤火鸡。  相似文献   

14.
植树节     
植树节在每年的3月12日。那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植树。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那天都植树呢?当然是为了改善我们被污染的环境了。在中国历史上,孙中山先生是第一个提出植树重要性的人。伟大的民主人士孙中山先生于3月12日去世。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国政府于1979年2月将3月12目定为中国植树节。  相似文献   

15.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以下简称((宣和遗事》)是讲史话本,宋代无名氏作。其第一人称代词有“我”(110)、“我辈”(2)、“朕”(36)“吾”(27)、“俺”(7)、“咱”(7)、“咱们”(1)、“某”(5)、“某等”(1)、“其”(1)、“奴”(1)、“奴奴”(1)等12个,详细诠释它们的语法功能和特点,有助于人的了解宋元时期的语言概貌。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汉代士人通经致用、立功名于天下的“尚志”隋怀,魏晋士风的特点可以用谈玄论道、“称情而直住”的“重情”来概括。汉魏之间何以有此巨大变化?过去学人们大多演绎的是“乱世多感伤”的调子。体认一个时代士人的价值观与生存意识等应该更多地从时代性、社会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基于此,对魏晋士风产生的历史背景(即“因”)与社会基础(即“缘”)两个主要方面作了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7.
WSE YOUR HEAD     
凌云 《今日中学生》2011,(32):24-25
1.What do you have that you can’t lend to others?2.If your uncle’s sister is not your aunt,what relation is she toyou?3.What is a fish net made of?4.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monkey and a flea(跳蚤)?5.What has four fingers and a thumb(拇指)but no flesh(肉)and bone?6.Why do giraffes(长颈鹿)have long neck?7.How can you make6out of three5’s or out of three7’s?8.Who works only one day in a year but never gets fired(开除)?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第一类切比雪夫型基本方程Tn(x)=Tm(x)的重根现象,得到Tn(x)=Tm(x)有重根的充要条件、其全体复根均为单根的充要条件和计算重根个数的公式这三个定理以及一些有用的推论.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图形学课程教学现状,文章总结分析了当前3种典型的教学体系,即面向理论、面向编程与问题解决,反思了传统图形学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图形学教学改革的3条具体建议:明晰教学目标,理顺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同时给出"问题3W"式教学方法,它从计算机图形学内容中提炼出若干个经典问题,按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强调按问题探究(Why)—问题分析(What)—问题解决(How)的顺序安排教学。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思考并获得知识,最后在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公车上书"事件中"公车"一词的含义存在不同的解释,《辞海》和《辞源》在解释该词条时出现明显失误。"公车"来源于汉代的"公车司马"。"至公车上书"与"公车上书"之间存在一个由官职和机构名称到参加科举再到专指举人的演变过程。而"安车蒲轮"是造成《辞海》和《辞源》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