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构主义翻译教学关注学习者在翻译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本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整体上表现为一种次要的翻译学习风格,较普遍的风格为听觉型,动觉型和分析型,较不普遍的为冲动型,整体型和反思型。不同性别学习者只在整体型,反思型和冲动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翻译能力与其翻译学习风格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相关,但是高成就的翻译学习者比低成就者更倾向于采取场依存型的风格。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学习风格与具体学习活动存在密切关系。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了解学习者的风格差异,提高其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92名初中英语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就所得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对初中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倾向以及学习风格与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初中英语学习者倾向于审视型、视觉型和独立型的学习风格,而最不喜欢的是分析型的学习风格;听觉型、独立型、分析型和冲动型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而依赖型的学习风格与学习效果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虚拟学习社区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材料,因而吸引了大量的学习者来参加学习,这些学习者之间存在着认知风格上的差异。问卷调查和实践统计表明:作为调查对象的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多倾向于场独立型;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表现与普通环境有很大不同,场独立型学习者比场依存型学习者平均互动水平要高;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与他们的互动行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实验证明,教师参与情况、评价方式对两种认知风格学习者的互动行为造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存在着高歧义容忍度与低歧义容忍度、冲动型与沉思型、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整体型与序列型、外向型与内向型的不同。教师应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各种学习风格学生的外语水平都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了场独立、场依存型认知方式与高中生学习成绩的关系。采用镶嵌图形测验对昆明市某高中260名高三学生的认知方式进行测量,并结合其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成绩及总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男生比女生更偏向于场独立性;理科生更倾向于场独立型的认知方式,文科生更倾向于场依存型的认知方式;高中生的场认知方式与总成绩和数学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英语、语文成绩的相关性较弱;场独立者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与总成绩均高于场依存者。  相似文献   

6.
唐棠 《华章》2012,(33)
阅读是二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认知风格与语言习得关系密切,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认知风格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为理论基础探讨学生的认知风格对英语阅读方式和教师教学的影响,从而提高学习者阅读能力,完善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巩固、扩大词汇量,拓展语言、文化知识,增强英语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听、说、写、译等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因此,长期以来,阅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那么,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不同,就会对同样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编码,形成不同的认知图示,进一步影响其阅读信息接收速度和准确程度。同时,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使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倾向采用不同的策略,从而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本文根据场依存和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定义及其基本特点、场依存-独立型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以及场依存或场独立认知风格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探讨了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英语阅读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8.
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与大学英语阅读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英  徐红英 《文教资料》2006,(28):169-171
本文根据场依存和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定义及其基本特点、场依存-独立型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以及场依存或场独立认知风格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探讨了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英语阅读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Reid的感知学习风格和Schmitt的词汇学习策略分类,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128位高职英语学习者的感知学习风格倾向和词汇学习策略运用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群体最倾向于独立和视觉风格而最不倾向于合作型学习风格;最常用记忆、认知策略而少用元认知和社会策略;感知学习风格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风格与策略多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个体因素。本实验以南京农业大学的一年级工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Oxford的学习风格量表(SAS),研究工科学生的一般性学习风格、性别与学习风格的关系和风格与英语成绩的关系。调查表明,一年级工科学生在场独立/依赖的认知风格上无明显差别,但倾向于直觉型、封闭型的学习风格,性别与学习风格无显著关系,然而,内/外向型的学习风格与成绩的相关性很大。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独立型、依存型、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等。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个体其风格也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知识渊博型、权威型、示范型、促进型等。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发生冲突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效果。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要求采用"兼容型教学风格",以适应大多数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刘璐 《海外英语》2012,(18):25-26
学习风格显示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个体独特性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在教育实践中学习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风格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质量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学习风格以学习风格的要素、类型为基础,从而转变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采取针对性教学,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果。文章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认知方式和英语学习的关系并从中得出一些与英语教学的相关启示,以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认知方式的学习者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及方法做到因材施教,以此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师的关注,学习风格是学生个体差异的一部分,对学习风格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外语教学改革.女性作为现代社会个体的一部分,其社会作用日益明显,女性的学习风格因此越来越被教育界所关注.从性别的视角下探讨女性学习风格特点与类型并加以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价值,并对促进女性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Witkin认知风格理论中通过镶嵌图形测试将学习者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赖性两种,场独立风格的学习者对外界或背景依赖程度小,场依赖风格的学习者对外界或背景的依赖程度大。场独立和场依赖认知风格对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能力具有不同影响,听力理解能力同样受到不同认知风格的影响,学习者认清自身认知风格并在教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策略训练将有效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索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偏好。结果表明中职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偏向于视觉型、听觉型、外向型、严谨型、整体型、分析型的学习风格,在感知学习风格、个性学习风格、感知学习风格三个大组中,属于混合风格的学生比例都较小。年级变化是影响学习风格分布的最大变量,男女学生在严谨/随意型学习风格构成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能敦促中职英语教师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风格改变教学策略,从而促进英语语言学习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还共同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效。但受外部考试压力等的影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出现趋同现象。指导学习者顺应个体认知风格、发展多维的认知模式、并进行SBI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学习者优化大学英语拓展学习的参与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林岚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1):109-111
学习感知倾向是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之一,而学习的感知模式是学习风格的分类之一。由于个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感知和处理,所以,在安排教学方法时,学习风格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学生对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能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分析不准确也可能导致事倍功半。因此,本文中作者主要对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感知倾向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其特点,同时提出促进英语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Open learning represents a new form of online learning where courses are provided freely online for large numbers of learners. MOOCs are examples of this form of learning. The authors see an opportunity for personalising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by adapting to learners’ learning styles and providing adaptive support to meet individual learner needs and preferences. Identifying learning styles of learners in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is crucial to providing adaptive support. Learning styles refer to the manner in which learners receive and perceive information. In the literature, a number of learning style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Felder and Silverman Learning Styles Model (FSLSM)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model for open learning. In previous studies two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learning styles based on the FSLSM. These approaches are known as the data-driven method and the literature-based method. In the literature, the literature-based method has been shown to be more accurate in identifying learning styles. This method relies on tracking learners’ interactions with the provided learning objects based on a set of pre-determined patterns that help in inferring learning styles. The patterns are monitored based on pre-identified threshold values. This paper aims to apply the literature-based method to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introduce the optimal patterns and threshold values for identifying learning styles based on the FSLSM. To achieve this aim, a study was conducted whereby a prototype that simulates the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was developed and piloted on an undergraduate IT course so that learner behaviour could be tracked and data could be collected. Next, different sets of threshold values from the literature were considered along with some updated threshold values considering the context of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the precision of identifying learning styles was calculated. Eighty-thre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used the developed prototype. Precision results from different threshold values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along with customised threshold values for this study are reported and analys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reshold values derived from literature and customised to suit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provide a high level of accuracy in identifying learning style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first study of its kind in evaluating threshold values and precision in identifying learning styles based on the FSLSM in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results are promising and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efficient in detecting learning styles in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useful for developing an adaptive frame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