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寻求变革发展的新内容,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新载体,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引擎,迫切需要我们建构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实现新的发展。针对上述要求,建构了“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中心,“课程引领”“社团互助”“团队扶持”“模拟体验”和“创业实践”等五个实践体围绕该中心,依次推进,形成一个循环的发展体系。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的创建和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结合习惯教育文化及习惯育人体系,开展了“哈比特文化视域下‘城市传媒’实践创新中心的建构”研究,立足核心素养,通过实践活动和课程建设,关注信息时代育人方式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现代“小先生制”是对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践行和创新,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促学”“以评促教”的课堂学习新样态,充分体现了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的课程改革理念。文章通过内涵对比分析、价值追求、实践范式、角色定位、组织形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现代“小先生制”的理论和思考,为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实践、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来年了,在其推动下,学校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教学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行为,都有了崭新的变化;特别是小学课堂,恍如春风吹拂一般,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曾几何时,教师如同一个老匠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模式打造课堂、培养学生、主导学生的发展,过足了“师道尊严”的瘾.如今,新课程改革呼唤的是新教师、新理念和新教法,培育的是新思想、新课堂、新学生,完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位”课堂建构模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位”改革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现结合对小学教学多年来的观察和研究,谈一谈小学课堂上教师角色的“进”与“退”.  相似文献   

5.
综合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优化与创新。首先,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涵。其次,提出了高校思政教学实践的可行路径,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思政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全面长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索了思政实践发展的新策略,并总结了实践效果,依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主题式教学优势,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打造高质量的思政课堂,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陈建志 《福建教育》2005,(6A):19-2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落实“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如何达到培养阅读兴趣、丰富语言积累、领悟和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要求?我们提出以学生主体实践为基础的“自主阅读”的教学观点,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为中心、生活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把知识、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于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试论“做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关键是要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实现“教”、“做”、“学”三位一体的新的教学机制。本文阐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做学”,并提供了几个成功的案例。这对解决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中困扰我们的知识与能力培养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及全面素质养成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面向新工科建设需求,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四结合”课程体系,建立新工科背景下以“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为核心的全方位资源共享课程平台。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与工程实践、创新设计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通过“传统教学+信息技术+口袋实验室仿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个性化学习,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新工科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不高、实践创新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基于“OPCE”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构建多方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三阶段”教学体系和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三模块-三阶段”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剑毓 《现代教学》2014,(7):126-127
新时期,在我校的办学理念“未来属于孩子”的引领下,我校在学校新四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身心健康、善思乐学、勇于实践”的学生培养目标。课程是学生培养的直接载体,我校结合时代、社会、学校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建立校本课程“小学科学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简称SCL)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有显著的差别,尤其对于突出实践的高职教育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着无可比挫的优越性.在“市场营销策划实务”教学中运用SCL,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自身实践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改革传统教学.SCL成功的关键在于“参与、互动、创新”,SCL实施的难点则是有效的课堂控制.  相似文献   

12.
《教育探索》2009,(2):F0002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局直属的省级示范小学。多年来,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劳动育人、实践育人、全面育人”为特色,深化课程改革,形成了“务实开拓、实践创新”的办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现代产业,亟需大批机电类创新型工程人才。以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为目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本文融合建构主义理论与项目驱动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研学(Study)协同、赛学协同、产学协同的“3S协同”育人机制,营造了学习与实践同步、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环境,实施了“兴趣激发—项目实践—创新设计”的“三阶递进”教学路径,创建了创新(Creative)知识基础、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成果产出评价的学生全过程创新能力“4C评价”方法,从而形成了“3S协同、4C评价”机电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为机电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以学校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创新中心建设项目为抓手,力图通过梯度性的课程体系、长程式混龄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构筑一个致力于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特区”,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居民社区化的发展 ,使得新闻传媒中一个新家族“社区新闻”应运而生 ,本文论述当前在我国城市媒体中开发“社区新闻”的必然性、重要性 ,同时阐明报道“社区新闻”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其最大的改革是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适应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终身学习者。那么,如何发挥课堂是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实现由“教堂”向“学堂”转化,  相似文献   

17.
交叉学科融合是新时代综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双一流人才建设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以高等院校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程“纳米光子学”为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痛点,瞄准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的育人培养目标,遵从“以学生为中心、交叉学科相融合和学研拉链式发展”三个创新理念,开展“教学内容优化创新策略”“教学模式融合及思政融合策略”“教学—科研拉链紧密互补策略”和“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改进策略”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模式,以提升“纳米光子学”课程教学质量和交叉学科融合背景下学生的综合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研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实践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南昌航空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校办工厂。成立11年来,中心伴随学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6年获批“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心始终遵循“知行合一,注重实践”的教学理念,继承和发扬“六结合”的实践教学特色,面向全校13个学院,40个本专科专业,开设基础、综合和创新实训课程,向全校开设41项开放性实训课,承担全校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每年接纳约1.6万名学生,累计年均85万人时数;新增设实训项目24项,承接周边10余所学校实训和社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教育”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推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甘肃省五所高校为例,分析学生在“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内容、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孵化创新创业项目、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存在问题的认知情况。研究发现,“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以价值性目标为导向,增强学生的“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多方协同的教育新生态;建设“互联网+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强调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流体机械”实验教学需解决以往实验课时不足、教学模式单一、师资配备薄弱及学生积极主动性差等问题。通过创建实验教学模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引入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