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宏观环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结合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实际,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及产业市场调查,从近年来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研究和分析我国体育竞赛袁演产业市场的宏观环境。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处于一个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将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与国际体育潮流一致的项目中获得较大的发展,选择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为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主导产业市场,通过扶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来带动体育产业市场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是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杨呈杰 《体育科技》2012,33(1):11-16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专家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体育系统职能部门、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消费者以及体育界专家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分析河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现状,找出目前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南省各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河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基本思路与对策(适合开展的体育赛事、有效的营销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河南省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快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法律规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应明确申办体育竞赛表演多元主体的审核条件;应加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中监督管理的规范;应以契约合同和司法介入形式对体育竞赛表演者和工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应加强对体育竞赛的财务的监督管理;应加强对体育竞赛表演质量的规范;也应加强综合性体育法规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经营性与公益性两种类型,表演业的区域布局与体育场馆设施区域布局有很高的关联性,并决定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规模与方向。以山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业市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山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现状、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现状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将山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时序分为特色项目重点发展区和后续培育发展区两个层次,将其区域构建模式定位为"三圈"模式。  相似文献   

5.
闽台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推动闺台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闽台体育竞赛表演业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竞赛表演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存在区域、竞赛项目发展不平衡及双方交流与合作不平衡等问题。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及闽台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体育中介机构,加强体育经纪人的培养与合作;建立竞技体育人才合作机制,提高竞技水平,促进竞赛表演业的发展;携手组建职业俱乐部,参与大陆职业联赛,扩大竞赛市场;加强大型体育赛事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共同品牌赛事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项目形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众参与程度对竞赛性、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健身娱乐性体育表演能让更多的人成为体育竞赛表演的潜在观众,而体育竞赛表演能吸引更多的民众爱好并参与体育健身娱乐表演运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体育表演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研究目的可分为经营性与公益性体育竞赛表演业,表演业区域布局与体育场馆设施区域布局有很高的关联性。并决定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规模与方向。文章主要以公益性体育竞赛表演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体育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以公共政策理论为视角,以空间结构理论为主要研究依据,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与历史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浙江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现状分析,体育资源的调查分析,以及目前体育竞赛表演业区域布局存在的问题和各地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浙江省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优化。  相似文献   

8.
杨扬  唐雪秋  方安 《体育科技》2023,(6):105-10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体育竞赛表演业规模也不断壮大,但广西体育竞赛表演业仍存在区域供给不平衡、供给内容匮乏、供给主体单一和供给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背景分析其原因,从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利用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深化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监督等方面提出广西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广西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经济总量的高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城市化商业优势为江苏省体育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推进了江苏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目前江苏省基本建立了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用品产销和体育彩票销售等主要体育产业市场,并初步形成了以体育服务业为重要基础,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特色的多业并举和共同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访谈法等,通过因子分析确立陕西省居民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包括体育健身活动支出、观赏体育竞赛表演支出、体育用品及体育信息支出、体育消费时间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及众多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已被国家统计局陕西省调查总队用于陕西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调查.  相似文献   

11.
综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演变道路发现,我国一直奉行的是渐进式发展路径。这一推进方式在保持竞技体育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也蕴藏了众多矛盾与问题。社会转型期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国竞技体育尽快实现管办分离,注重成本和效益,进一步加大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在社会化、市场化和集约型发展道路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将从陕西省"体教结合"模式下培养渠道的实际情况入手,审视我省"体教结合"模式下三种培养渠道的发展对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价值作用,从中进一步为有效地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献计献策,并针对性地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定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物品进行了分类。认为:竞技体育物品的划分应依据运动项目在国家奥运战略中的地位、运动项目的市场需求及竞技体育物品的性质,不同的竞技体育物品分别应由最有效率的组织提供。指出:政府的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应界定为提供竞技体育公共物品、间接管理体育组织、制定竞技体育公共政策、对竞技体育物品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存在储备严重不足。人才培养体制落后,资金不足,培养效益差等问题。提出了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落实体教结合,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以压对教练员实行竞争上岗,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等建议,以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投入、规模、运动项目与“体教结合”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研究认为,陕西省后备人才培养投入维持在较低水平,业余训练资源严重匮乏,投入渠道单一;三线队伍规模略呈下滑之势,“金字塔”人才流动结构失衡,选材面日趋狭窄;优势与新兴项罔的训练规模有所扩大;“体教结合”工作政策引导力度不够,政策驱动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转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分析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基本含义,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变迁的方向.认为: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政治功能不可能成为发展竞技体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并且这一中心领域对其他领域的限制程度将会逐步弱化;应根据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明确政府自身的职能定位,在竞技体育领域形成多中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体育结构的变化和扩张将与国民体育素质建设和国家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密切的相关互动与融合;建立高校体育的内、外部全民建身市场化服务体系和高校、社团、国际三者竞技体育市场化流通环境,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创建体教结合市场化有效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效益投资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分析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竞技体育投资的基础上,对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投资目标、重点、结构和投资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各地方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资提供经验借鉴。研究认为,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投资应在不断完善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依托市场,开发体育产业。  相似文献   

19.
在现阶段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条件下 ,只有选择“强政府 ,强市场”的政府主导型的竞技体育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基础作用 ,对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 ,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环境变化 ,才能稳定和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 ,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十七个地市体校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在专家和校长的调查访谈基础上,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提出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