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观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它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构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本能论"、华生的"决定论"和罗杰斯的"实现趋向"的人性观,是三大心理学派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2.
弗洛伊德文艺心理学批判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的文艺思想和文艺心理学观点在当代国际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既有合理的成份,也有不少的谬误。弗洛伊德将其“深层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艺研究和批评之中,有助于重新认识文艺创造内在心理机制的某些决定性因素和隐秘动因,他对儿童游戏和创作心理、梦、幻想等问题的研究不乏新意和创见,构成了自成一家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体系。但弗洛伊德过份强调人的本能欲望,抽空了人性的社会历史政治内涵,导致了研究和批评的极端化倾向,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揭示文艺创作实践的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3.
弗洛伊德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一个颇具争议和神秘色彩的人物,人们对其理论,也毁誉不一。从哲学角度来看,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涵为他片面夸大了性欲及潜意识的作用,把它看成是支配人们意识和行为的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一个事物或一种理论,既不应该全盘肯定,也不应该全盘否定,而应把它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如果我们抛开其唯心主义理论基础,仅就其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分析,就会发现其理论包含着某些深刻的心理学、伦理学道理。本文试图就弗洛伊德理论的伦理意义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中的一种很独特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的学说思想非常特殊,追随者众多,影响极大,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是现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于19世界末在奥地利创立的,故而也成为弗洛伊德学派"。psychoanalysis"一词有两种译法:一是译为精神分析,指弗洛伊德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采用的一套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梦的解析以及移情;二是译为精神分析学说,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说,人格结构说以及人格发展说。本文通过对精神分析的基础概念和一些代表人物理论的简要描述,进一步了解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以及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心理学的危机源自心理学以研究“物”的方式--心理学的二歧视野研究人。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对呼唤心理学确立“人”的研究方式--心理学的整合视野。心理学中业已出现的各种整合尝试均未建基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把握上。唯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点看待人的本质,心理学的整合野才能真正得到确立。亦只有以心理学的整合视野去观照人,未来才会有能够展现人的全面本质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在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华生的行为主义(第二思潮)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思潮”。“第三思潮”关注人的潜能与价值问题,其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的观点,“自我实现(self-actualizing)”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茨威格作品的心理描绘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阐述了茨威格文学创作与心理学的渊源,提出了茨威格借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深刻挖掘人物的心灵世界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观问题是理论心理学元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心理学发展、建设及未来走向的指南和航标。它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导致了他们能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以及容纳什么和排斥什么。心理学发展史上,有自然科学观、人文科学观、超科学观等观点或理念。文化心理学现在对上述心理学“现”批判性继承基础上,主张将心理学置于文化框架中,深入探讨文化心理观下的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者生存方式应有的内涵,扩展实证科学观的边界,从而为心理学带来更宽泛和更具深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9.
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新思潮,它运用进化理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在阐述进化心理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在进化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下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包括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等领域的进展.最后总结了进化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波普尔的心理学观点;波普尔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是伪科学;休谟对“归纳问题”的心理学解释也是错误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是“尝试和错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吕叡  马林  王坚 《教书育人》2010,(5):91-93
对学生暴力冲突事件的行为成因,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研究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观点、班杜拉的社会学观点、神经心理学观点、人格异常的观点等。参考其中与初级中学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学生或青少年暴力事件产生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趋向新的心理物理学平生译张奇校评斯特劳逊所著《心理现实》(MentalReality)一书。实证主义可能已经公认为是死亡了,但是它却在现代得多的心理学和心理哲学中享有着生后的繁荣其主要表现是一种持续朝着行为主义的心理学观点的发展的倾向。这种观点设想心...  相似文献   

13.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阿德勒(AlfredAdler)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早先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人物,后来在1911年与该学派分裂,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很大的不同,反对把性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一、人性自主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决定人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性不是盲目的,人的行为并非受制于本我与潜意识内盲目的本能冲动。人性是具有相当自主倾向的。个体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能决定自己的未来,创造自己的生活。他也反对分析人格的结构和要素,而…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方心理学中的人文传统和形态非常丰富,早期有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狄尔泰的人文心理学思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随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等,尽管形式各异,但核心精神上,它们都试图从人的本质和要求出发,以适合于人之为人的心理现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发展心理学,试图真实、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描述生活中的具体心理体验,把握心理学个案中心理的结构和意义,实现对独特个体的心理意义和价值的敏锐理解。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精神医学家阿萨鸠里创建的心理综合是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相对的一种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但人们对它的了解远不及对心理分析了解。阿萨鸠里倡导一种与深度心理学相对的高度心理学,主张心理治疗的目标在于使当事人的人格内部各种构成或力量之间的整合与和谐互动。阿萨鸠里的精神取向的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他对心理学的贡献日益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他首次明确将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相结合,把精神分析学应用于文学研究之中,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其文论观点主要围绕作家创作的原始动机、文艺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展开,由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文艺是力比多的升华、作品是经作家改造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他开拓了文学研究的崭新视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都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仅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派别却有不少。心理分析,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派别之一。心理分析学派,从它的理论体系到方法,都是由弗洛伊德一手创建的。弗洛伊德代表了这个学派的正统。所以心理分析〈亦译作精神分析〉,有时也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为了有别于后来在美国形成的新心理分析,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一般称为古典的心理分析。本文拟概要谈谈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产生的医学背景,和他的早期理论体系中关于意识与潜意识、压抑与抵抗几个重要概念,以及介述一下他的泛性论思想和人们对它的评价。以期引起国内同好者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进化心理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它运用进化理论探索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解释诸多心理现象和社会问题。试图弥合心理学的某些分歧。进化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引介这一理论.对拓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开阔心理学家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琐事》是美国先锋派戏剧家苏珊哥拉斯波尔的代表作。她的作品中有一种很强的女性主义倾向,令人窒息的生存环境如何限制人的发展以及个人梦想的幻灭是其钟爱的主题。本文着力于从封闭的环境对人物命运影响这一角度来探究怀特夫妇家庭不和及悲剧的原因。为了支持这一观点,笔者借用了物理学概念、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及沙利文心理学中关于封闭环境相关理论对剧中人物心理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