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校长治校的基本结构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外部结构主要指影响大学校长治校的内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大学的状态(即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内部结构主要是指大学校长作为个体有效治校的构成,包括治校思想(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和治校艺术(领导艺术),它们之间相互共同作用于运行中的大学以及大学存在的当时环境。  相似文献   

2.
能否处理好权力与权威这一对关系,反映了大学校长治校过程中领导艺术的高低.没有权威的权力是干瘪的权力,而没有权力支持的权威则是无力的权威.当大学校长拥有的职务权力因个人具有的权威而强化、放大时,权力运用的效率和效用就得到相应增强,权威成为权力的放大器.大学校长的重要领导艺术就是要善于含蓄地使用权力,依靠治校结果来彰显治校权威.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长治校的基本矛盾:变革与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学校长治校的基本矛盾——变革与稳定——进行了论述。认为,处理好变革与稳定这一对关系,成为大学校长治校成败的重要领导艺术。稳定是大学存在的特点,变革是大学发展的手段。以变革求稳定,以稳定促变革,是大学校长治校的主旋律。稳定是变革开展的必备秩序,变革是形成新稳定秩序的动力。一个有追求的大学校长,首要作用是使大学处于一种在“危机”状态中的平衡状态。危机意味着领导作用的凸现,意味着新的变革机会。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校长及其作用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最高行政长官,他对一所大学的成功创建、平衡运行、革新鼎故、进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鉴于大学组织的特殊性,大学校长应是教育家、学者及道德楷模,他们在大学治校中应当发挥“概念领导”、“文化选择”和“组织整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长治校能力现代化是大学校长能理顺大学内部治理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关系,并引领大学不断创新发展革除传统陋习与弊端。当前,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困境与校长的职责是不断提升大学校长治校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原因。大学校长治校能力现代化由治校理念的创新与行动能力、多元角色的转换与整合能力、多元利益相关者权利的分散与均衡能力构成。其实现路径主要由完善遴选制度、强化职业培训、完善评价机制等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一所大学办得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校长的领导有密切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什么样的大学校长才能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比较国外教育领导理论基础上,系统型领导的理论特色对大学校长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可为大学校长在治校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学治理呈现高度专业化趋势,要求执掌校政者"以治校为志业",走大学校长职业化、专业化道路。大学校长应承诺以治校为天职、使命,而不是兼职、副业;同时要全职行政,全身心投入,坚决叫停"双肩挑"。国家须在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及评价制度设计等方面"去行政化",大胆变革,方能使"以治校为志业"成为新常态。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在厘清领导理念等基本概念并对大学校长传统领导理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从营建大学道德共同体的维度探讨树立新的大学校长领导理念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不在于大学是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而存在,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是大学发展的根本精神力量。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管理者,同时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领袖。一所大学的校长应当主动推进其大学精神文化的蕴育,促进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动建构,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大学校长要明确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大学的特色与使命;密切与师生交流,促进建设大学精神文化的向心力;积极创新文化,更新大学精神文化血液。大学校长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设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对促进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导致大学校长在大学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校长对高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筹款能力、人格魅力、职位权威以及功能职责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