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闵庆文 《资源科学》2006,28(4):206-208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朱江  魏辅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1):1614-1622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旨在确保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免受国际贸易的威胁,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最有力的国际公约之一。作为缔约方履约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机构肩负着确保国际野生动植物贸易满足公约可持续性、合法性及可追溯性要求的责任。科学机构的工作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包括:组织开展动植物种科学研究,掌握物种基础科学信息,了解公约贸易政策,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贸易提供科学咨询,熟悉公约谈判规则,参与国家履约谈判,开展履约科普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简称“国家濒科委”)作为我国的CITES科学机构,自成立以来,依托中国科学院,依靠广大科学家,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目前,面对履约新形势,国家濒科委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在物种科学研究、促进领域协作、深化履约合作、专家智库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期为全球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我国近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不断深化,由投放人工鱼礁和放流资源生物,逐步过渡为改善海域环境和养护渔业资源。如今海洋牧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至今已完成64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但如何实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理念现代化、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4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建设理念。针对我国温带和热带海域特点,基于陆海统筹蓝色粮仓建设的需求,提出了海洋牧场与集约化精准养殖场、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离岸深水智慧渔场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期为现有温带海域海洋牧场升级和热带海域海洋牧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Roberts P 《Endeavour》2011,35(4):142-150
In 1911-1912 Roald Amundsen and Robert Falcon Scott led rival parties in a race to the geographic South Pole. While both parties reached the Pole--Amundsen first--Scott's men died on the return journey. Amundsen became a Norwegian icon through his record-setting travels; Scott became a symbol of courage and devotion to science. The memory of each was invoked at various points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Antarctic events. Scott's status as a scientific figure was central to the 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while Amundsen's lack of scientific legacy became a way for British polar explorers to differentiate themselves from Norwegian contemporaries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 After 1945 Scott and Amundsen were again invoked as exemplars of national polar achievement, even as the rise of large-scale science on the continent overshadowed past British and Norwegian achievements. In the present Amundsen and Scott remain wedded to particular values, focused respectively on national achievement and sacrifice in the name of science, while their race has become secondary.  相似文献   

5.
国际水法基本原则技术评注及其实施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水法是协调与解决国际河流中流域国家间的国际水利用分歧与矛盾的主要方法 ,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 7个主要基本原则 :公平合理利用、不造成重大危害、一般合作义务、互通信息与资料、维持与保护水资源及其生态系统、自由通航和补偿原则。文中通过对以上基本原则的技术性、科学性的评注 ,为我国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 ,如何履行或实施其原则提出相关战略对策 :加强国内国际河流水资源本底的调查研究 ,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加强与流域国、国际组织与国际社会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境内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率 ;引进技术与资金 ,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 《资源科学》2008,30(6):870-875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符合保护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出自然保护区的职能。本文在对中国湖北、湖南、四川、海南、贵州等省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发展当地社区经济的经验,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中国未来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和谐发展的方向和对策是:开展保护区和社区的共同管理公平分享所得利益,实现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往往将评价标准或参考标准处理成点的形式,难以反映水质分级的区间特征,本文探索将可变模糊数学模型应用到海洋水质环境综合评价中,同时将熵权理论与主观权重相结合,以综合权重作为基础构建基于可变模糊集的海洋水质环境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青岛倾倒区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对海洋水质环境综合情况进行准确评价,该模型通过变化模型参数(α与p,4个模型,1个线性,3个非线性),4种模型相互检验,将稳定结果作为最后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更为可信,同时,该模型能够通过级别特征值精确区分各海洋水质采样点的水质优劣,对各采样点的水质级别有更准确的定位,为改进和完善海洋环境评价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With richest biodiversity in the world, Africa is the center of most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biodiversity is phenomenal between Africa and China, where the resources are almost complementary. This essay revie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frican bio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t also evaluates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endence of developing Sino-African research projects in this regard, and blueprints detailed plans for such an initiative in possible regions.  相似文献   

9.
滨海湿地是滨海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和生态安全屏障,是全面推进陆海统筹战略,构建陆海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理论和实践表明:受损滨海湿地修复需要同毗邻未受损自然湿地协同优化,以提升滨海湿地综合生态功能,强化滨海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并提升气候变化背景下滨海湿地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长期适应性,减缓自然-人为双向“海岸挤压”效应下滨海湿地的退化消失。据此,文章提出了构建应对围垦开发和适应海平面上升情形下“三线整合”中国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格局相关概念,包括:抢救性保护生态红线区,优先开展湿地修复的生态修复绿线区,以及适应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平面上升的生态预留蓝线区。“三线整合”生态安全格局强调应将湿地修复纳入区域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协同优化过程,是对以往局限于小尺度、孤立的湿地修复格局的反思,也是将湿地修复提升到区域生态安全层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剖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文章针对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修复、海岸带管理和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公约和倡议有利于鼓励和加强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文章总结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的重要国际议程,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相关政策和机制,认为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国际公约倡议在应对全球海洋生态危机中体现出协同增效的效果,并提出我国构建精细化区域海洋生态图、加强生态廊道修复、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国际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Larson EJ 《Endeavour》2011,35(4):129-136
One hundred years ago, teams led by Roald Amundsen and Robert Scott may have been head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but they were poles apart in the way they sought their goals. Amundsen led a five-person team of expert Nordic skiers and dog-sledders with a single goal: getting to the South Pole first. He planned and executed the effort brilliantly. Scott, in contrast, led a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Antarctic expedition with 33 explorers and scientists, many of whom were focused on ambitious and often taxing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at had nothing whatsoever to do with reaching the Pole. Although Scott failed to reach the South Pole first and died with four men on the return trip, his expedition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Antarctic science. Indeed, at least some of Scott's failure to reach the Pole first and the subsequent death of his polar party on the return trip can be attributed to burden of trying to do too much and not focusing on reaching the pole.  相似文献   

12.
深海极端环境塑造了特殊的生命过程,资源潜力巨大,对其探测与研究是国际地球科学前沿,但深海严苛的高压环境极大地限制了深海采样及探测技术的应用。深海原位探测技术可以在不改变被测物位置及状态的条件下,获取深海样品的组分及含量信息,因此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深海极端环境的研究工作中。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探测技术拥有广阔的前景,但作为一种新兴的探测技术仍需解决诸多科学难题。文章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在分析当前我国深海极端环境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探测技术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植物园的现状与中科院植物园的基础和优势,提出未来科学植物园的建设应以重点地区生物多样性考察和重要野生植物迁地保育为基础,以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效保育为关键技术手段,以科学评价资源的功能研究为目标导向,以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研发为战略重点,以运行机制创新为根本保障,加强特色鲜明的专类植物园和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和培养研究、技术、管理人才,开展迁地保育植物资源的开放性研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产生,为新兴生物产业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泳璇  王宪恩  史记  段海燕 《资源科学》2013,35(10):1945-1952
碳排放的不同演化阶段,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我国目前处于碳排放强度高峰—人均碳排放高峰阶段,分析探讨典型国家这一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可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基于扩展STIRPAT模型,以碳排放强度高峰—人均碳排放高峰阶段为研究阶段,以丹麦和爱尔兰为研究对象,对该阶段的碳排放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一阶段中丹麦与爱尔兰碳排放因素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比发现,当城市化发展达到较高的稳定水平,增碳效应逐渐降低;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转移影响越发显著;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为最主要的增碳因素,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对碳排放的减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旨在为这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农业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食物和生计安全以及文化的国际认定、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定义及粮农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典型的GIAHS包括:①以水稻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②以玉米/块根作物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③以芋头为基础的农业系统;④游牧与半游牧系统;⑤独特的灌溉和水土资源管理系统;⑥复杂的多层庭园系统;⑦狩猎-采集系统。在项目准备阶段,选择了6个国家的5种类型的传统农业系统作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后又在德国政府的支持下,增加了另外两个国家的传统农业系统。这7个试点包括:秘鲁的高原农业系统,智利的岛屿农业系统,菲律宾的稻作梯田系统,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绿洲农业系统,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肯尼亚的草原游牧系统,坦桑尼亚的农林复合系统。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将利用这些GIAHS试点开发出一种基于适应性管理的保护计划,并探索该系统的经济可行性;确定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经济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保护小型农户/传统的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结构和本土社区适当的权益。 该项目所推动的动态保护途径将:①允许农民进一步改进这些在保障食物安全和人类福祉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农业系统和生物多样性;②支持政府在对生物多样性和传统知识进行现地保护过程中所制定的保护政策和激励机制;③承认当地社区和居民享有食物、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成就的权益;④明确对于遗传资源的现地保护与相关的传统知识和地方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相结合的途径的需要,通过强化社会-环境系统的恢复能力和农业系统的动态平衡,以确保不断适应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海上周边态势日趋复杂,海洋权益斗争不断深入,使得关注海洋权益以维护国家利益成为研究海洋问题的基点。在我国,涉及海洋问题,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形势和挑战:发生在2009年的"新星号"事件,足以引起政府及国人的关注,由此彰显的海上紧追权的行使问题也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国际法,以紧追权的理论和实践为主线展开行文,提出立法倡议,以期为有效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予  刘某承  白艳莹  张永勋 《资源科学》2015,37(8):1529-1535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区域的系统性问题,打破行政区界线开展区域生态合作,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合作机制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态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考生态合作研究成果,针对水资源供给与消费、风沙源治理和大气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生态问题,尝试构建了生态合作机制建设基本思路;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其生态合作的组成要素,提出了生态合作的各方主体、可以采取的生态合作方式及监督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期,历史建筑保护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的科学保护观念随之普及开来。对于历史建筑保护,应遵循由历史建筑保护相关国际宪章衍生而来的规范化流程:现场病害勘察与诊断基础上的方案设计,实验评估后的保护修复与实施,修复后的持续监测、评估与维护。近年来,为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在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就我国在历史建筑的材料病理诊断、修复与监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回顾总结,并探讨在科学保护与修复历史建筑的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与矛盾,希望通过对历史建筑的科学保护,为传承我国的千年古文明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21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我国于1973年加入这一全球性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近50年来,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念与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实践深度融合,对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召开和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之际,文章回顾了这一计划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行业背景,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需求,就工作高质量推进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东海油气资源及中国、日本在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耀光  刘锴 《资源科学》2005,27(6):11-17
东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与中国海域相邻与相向的日本国觊觎已久的目标.中、日东海油气资源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限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可以从领海基线量起,向外200n mile划出专属经济区.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海国拥有和专属管辖.由于中日东海海域之间的宽度不到400n mile,中日在东海尚未划界.为此,日本单方面提出所谓的"中、日中间线".日方提出的"中间线"的日本一侧,实际上是中国的专属经济区.由于这种划分不符合国际法的精神,中国决不会承认.而中、日之间东海海域的划界应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国从未承认过"中间线",而在"中间线"以东海域属于争议海域,日方在这一海域无权采取单方面行动.文中对中、日两国东海大陆架划界分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按照国际法划分东海大陆架的原则以及我国的政策,从而提出了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