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应试教育不但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而且在许多方面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所谓“群众需要论”、“社会问题论”、“概念等同论”、“改革无用论”、“市场调控论”等,是教育行政部门在治理“应试教育”方面不作为的认识论根源。治理“应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资源配置、结构调整、评价改革、科研兴教以及教育监管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赵锋  方之桦 《上海教育》2009,(14):30-32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在政府竭尽全力履行教育义务的同时,社会、家长也提出了更多的教育需求、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也导致应该是轻松学习、培养兴趣的小学教育受困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家长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学生自由发展日益受限等问题。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受制于社会大环境,推行素质教育难见成效,反而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社会和家庭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作为,改革力度小,成效不明显,自行给孩子加压。  相似文献   

3.
彭军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2):98-101
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严重失衡现象,导致教育竞争过度并诱发“应试教育”现象,使得教育竞争向更加无序和背离教育目的的方向发展。扭转“应试教育”现象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用人制度的变革、考试制度的变革等举措能配合抑制“应试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执法专业化程度偏低,跨部门联合执法难以形成整合机制,委托执法责权不清晰,运动式执法和专项治理缺乏持续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行政执法要实行“局队合一”的体制,该体制有利于教育行政执法责权统一以及教育行政执法专业化与制度化。进行“局队合一”的教育行政执法改革,有必要构建“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督导机构辅助”的教育执法主体模式,构建以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综合执法为主、外部联合或协作为辅的综合执法运行框架,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常态化执法为主、运动型执法为辅的机制,区分教育行政刑罚与刑事罚,并加强教育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建设。  相似文献   

5.
“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别蕴含着深刻的观念创新。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对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诸多全新要求:一是参与力量将更加多元。要办好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单靠政府一家是远远不够的,广泛吸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建设是达成“教育治理”各项目标的关键。二是主体权责将更加明晰。在“教育治理”这样一个多元体系中,要更加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教育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主体在其中的功能地位、权  相似文献   

6.
澳门回归二十多年来,澳门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呈现持续增强趋势,这与澳门特区政府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治理密不可分。以2005-2021年间澳门特区政府各部门的新闻报导构建了爱国主义教育治理合作事项的文本数据库,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发现:府际合作网络内容呈现了由“单一”到“多样”的演变趋势,合作事项体现在治理内容、治理对象、治理载体等方面,涉及“基本法教育”“国情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多个议题;府际合作网络结构呈现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趋势,节点之间连线随时间、层级的演变联结更为密集,更多政府部门承担了爱国主义教育治理职责、强化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关系;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是该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主动发起与参与更多合作事项,以此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整体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其结论是把中职教育当高中教育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应再是没有升学压力的教育,而应是以升学为最终驱动力的富有竞争性的“应试教育”。持“着重就业论”者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应试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根本行不通。中职教育应该真正瞄准市场,坚定不移地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下功夫,在“着重就业”上下功夫。持“同时兼…  相似文献   

8.
现行教学实践中的矛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家长和学校的共识。但由于受到积习甚深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应试教育的一套仍“情有独钟”,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矛盾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识的偏差。“素质教育”是近年来在媒体较为频繁出现的一个专用名词,也是人们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各类报刊、杂志有关素质教育的定义不下百种,出现了真伪难辨的局面,各种说法使人莫衷一是。由此导致了部分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红头文件下了一个又一个,但中小学生书包仍鼓鼓囊囊.问题的症结——我国基础教育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市场经济,呼唤着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中“开发右脑智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场触及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然而,无论是全社会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的转变,还是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多少年来,尽管转变观念越喊越响,但是事实上“应试教育”却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究其根本,并非仅仅是思想工作不到位,而主要是体制和制度方面存在着问题。因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制度创新,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任务,也是当前推进这项工作的关键。为此…  相似文献   

11.
宋亮 《教育》2014,(2):31-31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的关键节点就在高考改革.只要高考继续存在,中小学教育就不可能脱离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秉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和学校治理的“三大转变”来改革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基本原则,通过做好学科建设、导师选聘和提高论文水平这几个重要方面的工作,保障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形成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全过程监控体系和全员育人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存在“应试教育”的偏向,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业务参谋部——教研室,在这种偏向中也在开展“应试教研”为之服务。为了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研室的工作必须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当前,教研室的“教研转向”要抓哪些主要工作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高考状元”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也是高考的直接产物。对“高考状元”现象的治理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考状元”现象的治理主要经历了局部整治与全面治理两个阶段。“高考状元”现象的长期存在,有着“唯分数”的应试教育做法和高考现行制度局限、多方利益主体的推动作用及传统考试文化观念影响等诸多原因。根除追捧“高考状元”现象要从重塑教育生态、深化教育改革入手,引导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和评价观念,还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真正实现从“选分”转向“选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1年起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以县为主”改革,逐步形成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而言,改革主要涉及县政府、县教育行政机关、乡镇教育办、乡镇学校、代课教师、公办教师、学生(家长)等利益群体.在改革中县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乡镇府与县政府之间就各自的职责与权限展开博弈,使得县教育行政部门、贫困乡镇、农村学校、学生和家长成为改革的受益人,同时也带来了乡镇教育办公室职能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阶段教育的根本问题并不是什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孰是孰非、两种教育绝然对立水火不容的问题,而是我国大穷且中学、大学太少的缘故。因此不改革这种状况,仅把所有希望寄托在素质教育上是于事无补的。  相似文献   

17.
减轻中小学生负担,是关系国家,民族兴衰的大问题,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体制造成的,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从根本上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从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转到现代的、开放式的教育上来,从仅仅局限于阶段性的教育转到终身教育上来,并在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大教育投资、推进全民观念更新等方面加以配套、,从而为学生“减负”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教育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手段目的化和升学录取僵化之弊影响,导致教育功利化,出现对劳动教育的边缘化和“污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时代新人培育。应试教育之“应试”是一种测量手段,非教育之目的,亦非弱化劳动教育之根源。做实劳动教育,应回归应试手段之本位,推进考试评价和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健全考试和录取法律法规,真正推进招考分离,实现多元评价,改变当前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专家们提出了不少改革思路,教育部门也在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方式的改变、招生形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目前的改革措施并未真正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导致改革的成效不大?笔者以为,并不是改革措施本身不好,而是系统思维的缺失导致改革措施成了“鸡肋”。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看,解决“应试教育”的诟病不应该孤立地针对高考本身,应该将高考放在大教育的背景下,将相关的各种因素联系在一起,实行联动,才能保证改革成功。基于这一思路,笔者提出解决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职教理论界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发展的看法 总的来说,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 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有论者曾撰文指出,“目前中职培养目标,往往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上,较多的追求即时顶岗和动手能力,而较少把学生的升学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