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9,(1):114-120
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借助python爬虫工具、盘古分词软件、ArcGIS等工具,通过数据的挖掘、统计和内容分析,对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时间段内百度搜索、百度知道、新浪微博平台冰雪运动网络关注度进行可视化描述并对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时间特征方面,冰雪运动网络关注度季节性差异明显,总关注度呈现增长趋势,微博关注度贡献率逐渐提高;2)空间特征方面,从省域尺度分析,冰雪运动网络关注度存在空间差异性,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冰雪运动设施场地的完善对于提升冰雪运动网络关注度具有显著性作用;3)内容特征方面,当前冰雪运动媒体关注和大众需求存在差异,大众冰雪旅游关注需求未被有效满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7-2021年中国内地31个地区的戈壁挑战赛相关百度指数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理空间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戈壁挑战赛网络关注度的时间、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因素对戈壁挑战赛网络关注度的影响。研究结果:(1)戈壁挑战赛网络关注度受疫情和赛事传播局限性影响呈逐年下降趋势,关注度的峰值出现在每年2-5月份,即赛事报名月与赛事举办月;(2)赛事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北京、沿海省份和地区,呈现两极分化势态,赛事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赛队员数量、地区互联网用户数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空间距离呈较弱的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校园足球进入深化改革初期,我国足球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校园足球的关注度如何,哪些人群在关注,什么因素制约了校园足球的关注度,这些都应是在本时期研究的内容。利用百度指数的大数据平台,基于我国校园足球的现状,从定量角度,分析我国校园足球关注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校园足球的关注度基本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在2015年出现最高峰;校园足球的关注度与各省市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足球特色学校数量等因素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全国31个省市区对校园足球的关注度差异较大,出现三级“阶梯”状分布。建议:各省市区应出台校园足球配套政策,保障校园足球的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大力建设足球特色学校,引导校园足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竞技攀岩作为新晋奥运项目,探究其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为我国竞技攀岩的发展提供借鉴、指导及理论缘由。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探讨了竞技攀岩的概念,分析了竞技攀岩诞生的装备和技术基础、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竞技攀岩是攀岩运动中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特征的部分,是攀岩运动"竞技体育化"的结果;器械装备升级提供的技术基础和战后复兴的历史背景,共同促成了竞技攀岩在苏联的诞生;竞技攀岩的演变经历了苏联时期的普及化与国际化尝试、UIAA主导的竞技攀岩国际管理体系与赛事体系建设、IFSC引领的奥运发展新时期三个阶段;竞技攀岩的后奥运时代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42-345
攀岩项目作为雅加达亚运会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新增设的正式比赛项目,与之相关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攀岩项目男子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年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项目、名次的亚洲优秀男子攀岩运动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年龄上具有鲜明的特征。此结果可为中国攀岩男子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比赛技术特征及差异,为国内精英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二维运动学分析法采集2018—2020年攀岩世锦赛、攀岩世界杯赛和中国攀岩联赛中速度攀岩决赛男女前4名运动员比赛的反应时、触点特征、分段速度以及失误特征指标。结果 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反应时与比赛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3(P<0.01),同性别的国内外运动员间无显著差异(P>0.05)。多数四肢触点特征指标与比赛成绩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0.95>r>0.35,-0.71>r>-0.90,P<0.01),国内运动员多个肢体的触点时间和动作频率指标表现弱于国外运动员(P<0.05)。国内外男子和国外女子运动员的Vmax阶段为8—10号点,国内女子运动员的Vmax阶段为7—8号点;国内男子运动员在1—3、6—7号点,女子运动员在1—3、6—7、8—10和13—20号点的速度显著较低(P≤0.03)。国内外男子运动员的失误次数发生率分别为68.18%和60.00%,失误后胜赛率分别为20.00%...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业余网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和区域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我国网球运动总体发展良好,网球逐渐成为人们业余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来网球人口增长幅度较大,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大众基础仍很薄弱,普及力度差,区域分布呈现不均衡现象,整体优势呈沿海地区强于内陆地区。各地区要取长补短,加强交流。  相似文献   

8.
从登山运动中衍生而来的攀岩运动,是我国政府2013年公布的首批4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之一,其损伤风险日益受到关注。为揭示攀岩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综述了国内外攀岩运动损伤相关文献,对攀岩运动损伤发生率、损伤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室内人工岩壁攀登的损伤发生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损伤多发生在手、肩、肘、腕、膝、踝等部位,但攀爬方式的转变引起了损伤部位的明显变化,当前手指滑车、手掌和肩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损伤类型中较多为过度使用损伤和急性损伤,过度使用损伤多发于上肢,急性损伤多发于下肢;损伤的程度一般较轻。攀岩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运动负荷等自身因素以及场地、保护员水平、装备器材等外部因素均会对损伤特征产生影响。建议进一步探讨攀岩运动的损伤机制和预防措施,并统一攀岩运动损伤的定义和统计标准,针对不同人群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以加深对攀岩运动损伤特征和机制的认识,帮助攀岩教练员与运动员更好地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开始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的举办,让世人在赛事活动过程中,认识和了解了攀岩运动。攀岩运动作为攀登运动的一部分,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集技巧性、惊险性、观摩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攀岩运动享有“峭壁艺术体操”和“力度芭蕾”的美誉,作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运动,其在欧美等国家的发展已比较成熟。在我国也有近十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城市越来越红火,攀岩爱好者正呈几何倍数增长。随着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的连年举办,将会在青海普及和推广创造良好条件和打下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使我们在观赏高水平的顶级赛事过程中,对攀登运动不断产生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木子  杨青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4):39-41,43,160,180
随着体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体育关注度正在逐年攀升,隶属于"三小球"项目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都是中国的优势项目,此类项目的观赏性、关注度问题历来是项目本身的热点研究。本文通过百度指数的大数据平台对三小球的网络关注度进行了调查,并对三小球的时空特征及其形成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三小球的网络关注度具有时点性,随着重要赛事的举办,网络关注度会有明显提高,奥运会的影响最大。(2)三小球的网络关注度具有地域性,跟各地区经济和体育产业发展状况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对三小球的关注度更高,沿海地区尤为突出。(3)三小球的网络关注度具有片面性,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三小球的教学、规则及赛事结果,对于内在精神内涵及深入的比赛情况关注不够。(4)三小球的网络关注度具有受众差异性,男性关注度普遍高于女性,男女对于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的关注度差别不大,最大的差别在网球。关注度最高的年龄阶段都处在20~29岁,最低的是5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展体育休闲运动,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也将成为体育休闲运动未来发展的首要趋势。攀岩运动作为有着极强冒险挑战和创造精神的一种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随着攀岩项目的专业竞技规则逐渐发展完善,其于2020年进入奥运会,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因此,攀岩队专业竞技人才的培养、攀岩人才梯队的训练体系和攀岩队伍的训练管理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其他省攀岩队高校办队的模式和经验,探讨广东省攀岩队高校办队模式的可行性。经过分析认为,广东省攀岩队高校办队模式切实可行,无论硬件、软件,还是政策、生源等等,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保障高校办队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开展现状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有效开展攀岩运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攀岩又称竞技攀登,早在60年代中期就在前苏联兴起。当时的比赛是在天然岩壁上进行,只是比速度,先到达岩顶者为胜。而真正引起全世界广泛注意的还是1985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一次难度比赛。我国虽然是个登山大国,但攀岩运动也只是在1987年才开始起步,比起世界先进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从1987年开始我国已经举办了十几次全国性的比赛,尽管如此,我国参加这项运动的人也不足千人,比起西欧、日本、韩国,我国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少之又少。登山和攀岩虽是姐妹项目,但由于登山成就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国家曾为此项运…  相似文献   

14.
冰雪运动企业是冰雪运动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探究冰雪运动企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冰雪运动普及程度,促进区域冰雪运动产业集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冰雪运动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分析法,探索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冰雪运动企业的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化趋势,并借助OLS模型解析影响冰雪运动企业空间布局的核心要素。结果表明:中国冰雪运动企业整体空间布局呈现集聚分布,向外扩散趋势不断减弱而集聚态势日益增强;中国冰雪运动企业分布的热点集聚区主要沿着“西南-东北”方向集中在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不同时间节点冰雪运动企业呈现不同分布密度;中国冰雪运动企业空间布局的形成是人口规模、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政策支持、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交通条件、雪场数量等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区位主导因素有所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性建议:借势北京冬奥会东风,冰雪运动产业聚焦空间布局、人才培养、政策扶持、产业融合、数字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会社会关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推理等方法,从奥运门票预订者的基本特征、区域分布特征、比赛项目分布特征、了解奥运信息的渠道分布特征及影响奥运门票预订的因素分布特征5个纬度来讨论当今中国社会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关注度.结果表明,男性对奥运会的关注度胜过女性,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较高,以大学生、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人群对奥运会的关注度也较高.中国"三大区域"对奥运会的关注度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奥运会开幕式最受欢迎,优势项目和普及项目的受关注度较高,而劣势项目和非普及项目较低.互联网和电视是奥运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地理位置、经济收入和时间因素是影响中国社会关注、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攀岩进入奥运会后迅速发展,其文化、伦理问题也引发关注。采用历史社会学方法,以攀岩史上首次公开伦理论战“岩钉之争”为主要案例,构建史料背景并引入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分析攀岩运动的伦理冲突。认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器械的使用与滥用、个人冒险与社会责任、精英主义限制与山地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4个方面;论战的直接诱因是行动者惯习在变化实践空间的“滞后”,根源于登山运动的浪漫主义审美区隔与文化精英“异治”下的再生产,以及技术进步促使工人阶级向导位置变化带来的人道主义生存需要回归。当前一些新的争议与“岩钉之争”有理论共性:风险价值可视为符号资本,须通过实践理解其逻辑;攀岩环保可视为区隔打破后的现实问题,除维护手段外也可通过自然教育等方式重建美学理念;竞技攀岩异化问题体现了难以避免的政治、商业“异治”,发挥政府及体育组织的作用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最短邻近指数、重心模型、核密度强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分析。研究结果:(1)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在规模结构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空间规模结构特征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在空间格局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呈现出东西多、中部与东北部少和南北多与西北、西南部少的态势;在空间重心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空间重心与我国的空间重心、经济重心相切合;在空间集聚特征上,幼儿足球特色学校在国内区域内呈现集聚的态势,空间核密度高峰值主要集聚在安徽西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区,其他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较为稀松。(2)幼儿足球特色学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人口数量、区县数量、GDP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学校数量、教育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热潮的不断升温,大众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频率都在显著提高,全民健身体育运动项目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健美操作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大众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性相对较低。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健美操运动的推广面临着显而易见的阻碍和局限性。因此,文章从全民健身视角出发,探究健美操运动如何在大众体育运动中实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以期推动健美操运动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具有以下规律:男性运动猝死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运动猝死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下和50岁年龄段为主,呈典型"马鞍型",主要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运动猝死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项目猝死的危险性与运动强度和量有关,通常高强度、大运动量、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猝死风险较高.我国大众健身人群一天中运动猝死发生高峰是早晨;一年中运动猝死高峰月份为3月和11月,其次是7月.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病因以心源性猝死最多,其次是脑源性猝死.根据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提出了今后运动猝死预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83-2005年我国武术散打科学研究的发文状况进行统计研究,以明确我国武术散打科研论文的发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刊载论文的核心期刊25种,非核心期刊166种;依据发文状况,武术散打科研历程可分为试验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全面增长期三个阶段;运动动I练学和运动生理生物化学主题发文量较高;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