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军  黄自敏 《数学教学》2023,(1):17-22+46
<正>研究表明,学生提出问题能够给予学生反思、批判和质疑的机会,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关系等的理解[1],并且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学生提出问题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元认知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动机,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学业表现[1-3].从学生问题提出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迁移能力如何[4-5].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能够产生疑问,发现困难,自己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以下简称"我")十年前在兼任数学教育在职专业硕士导师的鞭策下,开始思考数学教育的"公理",即理论基础.我补读了大量有关数学教育的教材,均未见到答案.于是尝试创立一种可以涵盖数学教育的由自然科学出发的交叉学科体系,却徒劳无功.三年前同时读到四本书:《数学教育哲学》[1]、《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研究》[2]、《数学教育原理》[3]、《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30年》[4],一些数  相似文献   

3.
<正>组合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数学分支,是研究离散构造的存在、计数、分析和优化等问题的一门学科[1].在数学教育层面,组合数学能促进深层次的数学思维,但也是学生在各种层次上困难重重的来源[2].构造法是解决组合数学中存在性问题及优化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一般认为,构造法是指“按固定的方式经有限个步骤能够实现的定义概念或证明命题的方法”[3].运用构造法解题,常常需要逻辑与创造的结合,其价值不仅在于解决数学问题本身,亦承载锻炼思维、拓宽思维的功能[4].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文化是人类在发现创造数学过程中所积累的数学知识体系和数学精神体系的统一体[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就是教给学生数学传统和数学本身,其核心是让学生经历完满深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提出”本身就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实现数学文化进课堂的有效载体与有力抓手[2]。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介绍如何借问题提出展开教学,将数学文化自然融入学生的数学学习,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伟  刘慧  葛芳 《地理教育》2024,(S1):160-162
<正>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要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在“优化教学方式”方面提出了“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的要求[2]。  相似文献   

6.
<正>课程内容结构化设计,既要考虑数学学科的系统化特征,更要遵循学习者学习的特征和课程目标要求[1]。“数学学科的系统化特征”体现在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在学科知识的结构中,也体现在课程标准与教材中。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这些都是结构化学习学理分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关键能力是指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备的能力[1]。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和数学学科特点,高考数学试题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重点考查[2]。利用导数研究不等式的恒成立(有解)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是考查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2017年版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开展以素养为本的教学,使学科素养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1]。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把为了知识的教育转化为通过活动获得知识,通过知识得到教育;认识到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学科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2]。  相似文献   

9.
薛二勇 《人民教育》2022,(20):13-15
<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优质均衡的核心是公平和质量。公平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质量的公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没有公平的质量也不可能持续发展。[1]我国教育公平发展逐步深入,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逐步提升,实现了“有学上”,但“上好学”仍然任重道远。[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保障,这要求发展适切的教育,其体现为:充足的教育机会、充实的教育过程、充分的教育结果。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到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项目式学习是在系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形态[2]。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1],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2],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教育领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34。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范畴,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对话、合作与交流等方式促进文化传承、自主建构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活动,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水平,也影响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实践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五育融合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主阵地。新时代,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自觉行动,也是直面现实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海洋具有丰富的资源,蕴藏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良好的海洋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1],关乎资源、环境、人文、国际安全等重要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建设海洋强国,就需要开展海洋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是国家首次在化学课程相关文件中提出“大概念”一词。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课程理念中更是突出强调要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基于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化学观念,形成化学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落实课程任务,实现课程目标[3]。由此,标志着探索如何落实基于大概念引领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将成为未来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战略擘画,在治理维度提出未来五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1],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的目标要求。教育通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能有效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2],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73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实际上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这一教学策略正是项目式学习开展实施的重要手段。新课标也指出,针对社会情境中与化学相关的某一真实问题开展项目研究[1]60。  相似文献   

17.
<正>高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了“关键能力”作为考查目标之一。“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问题时,有效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1]“根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历史科考试内容改革提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3项关键能力。”[2]  相似文献   

18.
<正>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具有批判性思维,实证性强,突出体现历史学科求真求实的学科特征。[1]黄牧航老师撰写的《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一书,从教学和评价角度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剖析[2];《历史教学》近期刊发了《近五年我国中学历史“史料实证”教学的进路与审视》一文,对研究史料实证素养的论文进行了总结。[3]本文着力探讨在高中历史命题中如何体现对史料实证素养水平层级的考查。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由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首次提出。旨在让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综合发展,提升未来栋梁之材的科技能力[1]。  相似文献   

20.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1]提出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重视开展“素养为本”教学的基本理念。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需要通过一节节具体的化学课加以落实的[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探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课堂教学为例,浅析如何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