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亚甲基兰聚合膜的电化学表征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碱性溶液中用重复电位扫描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亚甲基兰聚合膜.亚甲基兰的聚合是在高电位引发下,氧化亚甲基兰产生自由基发生链式引发聚合.用铁氰化钾作为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扫描电镜表征了不同聚合圈数的电极的表面性质.随着扫描圈数的增加,聚合膜的厚度也增加,同时电极由导体向绝缘体转变.电极表面的形貌图也说明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亚甲基兰中性红聚合膜电极对多巴胺的分析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性溶液中用重复电位扫描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亚甲基兰混合中性红聚合膜。其聚合是在高电位引发下,氧化中性红和亚甲基兰产生自由基发生链式引发聚合时该聚合物修饰电极在pH值为8.4时对多巴胺有良好的催化氧化能力,在3×10^-6~3×10^-4mol/L范围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可用于多巴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聚吡咯薄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裸玻碳电极上用恒电位法聚合吡咯,改变聚合条件,如聚合电位,聚合时间,扫描速度,制备PPy膜电极。  相似文献   

4.
在玻碳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的电聚合修饰聚苯胺膜,再利用壳聚糖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于修饰电极表面,制成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技术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考察了壳聚糖用量和电聚合圈数对修饰电极的影响;采用电流-时间法考察了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电化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速度为3.5s。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在葡萄糖浓度为9.6×10-8~5.12×10-7mol/L、5.12×10-7~1.12×10-6mol/L范围内有线性响应,检测限为3.3×10-8mol/L。样品测定的加标回收率为96.1%~101.5%。此外该传感器具有响应快、稳定性好和选择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含有0.2 mol.L-1苯胺的0.5mol.L-1H2SO4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以扫描速度50mv.s-1,扫描电位为-0.1~0.9V,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CNT/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并通过扫描电镜对膜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这种在纳米基体上聚合得到的聚苯胺膜呈疏松、多孔的纳米纤维网状结构,不同于在金属基体上聚合得到的颗粒状聚苯胺膜.  相似文献   

6.
利用循环伏安法(CV)以中性红为聚合物直接制备修饰电极,同时对亚硝酸盐在中性红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根在中性红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与在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相比左移了164 m V,这充分说明了中性红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亚硝酸根的平均峰电流值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检出限可达5.18×10-7 mol/L(信噪比为3),回收率为94.3%~104.5%.该修饰电极不受外界杂质干扰、制备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在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含有0.2mol.L-1苯胺的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中,以50mv.s-1的扫描速度,在-0.1~0.9V范围内实现苯胺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聚合,得到翠绿色的聚苯胺膜,并用交流阻抗谱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该电极上修饰铂,制得铂微粒修饰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研究了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发现修饰后的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谷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0V-1.9V范围内,以10mV的扫描速度循环扫描10圈制备Glu/GCE电极效果最好,并且Glu/GCE电极在强酸性环境中对Fe(CN)63-探针离子的阻滞行为较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谷氨酸在玻碳电极表面上电化学聚合的条件及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0.0V-1.9V范围内,以10mV的扫描速度循环扫描10圈制备Glu/GCE电极效果最好,并且Glu/GCE电极在强酸性环境中对Fe(CN)63-探针离子的阻滞行为较弱.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研究了Pt电极表面不可逆吸附S原子的电化学特性以及Pt电极上S吸附原子对0.1mol·L–1 H2SO4溶液中1,2-丙二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扫描电位的上限Eu≤0.70V(SCE)时,Sad可以稳定地吸附在Pt电极表面;通过控制电位扫描上限和扫描圈数剥离部份S可方便地得到Sad的不同覆盖度;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的氧化会消耗表面氧物种,抑制了1,2-丙二醇的电氧化。从电极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六氮杂铜配合物修饰的金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隧道扫描显微镜对该电极进行了表征。计算了该电极电子转移系数为0.42,标准速率常数为38S^-1。该电极可以有效地催化氧化多巴胺,当抗坏血酸浓度为1-5mmol/L时,可用于多巴胺的分析测定,检测限低至1.8×10^-8mol/L。  相似文献   

12.
在特定缓冲底液(pH6.40)中,甲磺酸吉米沙星(Gemifloxacin mesylate,简称FACTIVE)在汞电极上可以发生还原反应,测得了还原反应的峰电位,该还原峰为典型的吸附峰;测定表明,吸附于滴汞电极上的粒子为甲磺酸吉米沙星的中性分子,通过实验测得了待测物在滴汞电极汞滴上的饱和吸附量,测得了FACTIVE分子在汞滴上吸附后所占电极面积,实验证明待测物中性分子在汞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实验表征了吸附系数,25℃时的吸附自由能,电极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汞滴表面反应速率常数;并通过实验给出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FACTIVE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0.25mol·L^-1KH2PO4-NaH2PO4(pH6.38)底液中,盐酸洛美沙星(Lomenfloxacin,简称L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2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LF中性分子,测得L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31×10^-11mol·cm^-2,每个L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12nm2,L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1×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35.2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2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31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L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14.
就近年来有机染料类聚合物修饰电极(包括甲基蓝、中性红、茜素红、亮甲酚蓝酚藏花红等)修饰电极的发展及应用做了综述。此类电极的应用检测集中在多巴胺、抗坏血酸、过氧化氢、葡萄糖、部分药物等,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扩大分析检测的对象,建立制备方便,性能稳定的修饰电极,实现更方便、快速的在线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二醋酸双(呋喃甲醛)缩邻苯二胺铜(Ⅱ)为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高的电位选择性和灵敏度,并呈现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将制得的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废水样品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16.
碳钢管线在水的集输过程中常常发生了局部腐蚀,在NaHCO3-NaCl为中性介质的溶液里,研究侵蚀性阴离子对N80钢垢下腐蚀的机理以及腐蚀产物对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 LDPE) film and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film are two typi-cal polyethylene films and widely used in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such as covering and corein ultra-high frequency cables[1—3]. It is well knownthat the unexpected defects in insulating polyethylenefilms under a high voltage will lead to the occurrenceof insulation degradation and act as the beginning ofinsulation breakdown. The insulation degradation ad-vances not only with the accumula…  相似文献   

18.
利用壳聚糖(CTS)与香草醛合成改性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VCG),将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薄膜,通过吸附富集电子介体Fe(CN)6^3-,使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了壳聚糖席夫碱衍生物修饰玻碳电极(Fe(CN)6^3-3-/VCG/GC).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槲皮素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pH 6.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氧化峰电流与槲皮素浓度在10^-4~10^-2 mol/L范围内呈比较好的线形关系,可用于槲皮素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