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探究的性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理念;反思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反思中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例题教学作为高三复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精选经典“小题”,提升其教学价值;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有效变式,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解后反思,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减负增效”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主题.初中数学定理课要提升教学效能,实施“优效教学”,着力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以“垂直于弦的直径”教学为例,建构出初中数学定理课“优效教学”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推理论证,获得定理——多元表征,理解定理——典例示范,变式训练——变式探究,引申拓展——反思小结,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而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反思课堂创设的情境,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情况,还要反思课堂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运用能力是否提升,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当前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着“为探究而探究”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就“互动诱思探究”和“项目引导探究”两则教学案例进行反思,感悟到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心灵体验的探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教学的“中间地带”是指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接受学习与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的取中与平衡。初中数学教学要走进“中间地带”,应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注重基础知识传授,控制教学难度,注意渗透和强化数学思想,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作思考,并对学习活动进行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科学教育领域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和尝试数学探究教学.但却往往过于关注数学探究教学的“形”,而忽视数学探究教学的“神”.其实数学探究教学的形式很多,但实质内涵却只是针对传统接受式教学而言的,它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指导或渗透于教学生活中.无论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行为,都不要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知识、技能和策略这些现成的结论直接传递给学生.相反,教师要尽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探究环境,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技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情感.而非仅仅停留于在短时间内追求尽可能多的知识点的观念而采用探究教学表面形式的程序.为了尝试形神兼备的探究教学,我们课题组基于行动研究,深入中学数学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与研究.下面一节数学课的探究过程的叙事及评析,也许会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反思,就是对问题的再认识过程,它在数学学习中是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把握解题规律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数学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复习引入——讲授新知——巩固提高”转变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解决——建构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反映在教材上,新教材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设计.无论是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还是浙教版的教材。基本上都采用了先给出一幅或几幅图画创设情景,接着提出问题,示例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探究活动,使学生在从事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技能技巧.然而,如何将教材的设计意图有效地转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透过“形式”,不要为情景而设计情景;在支持学生探究方面,切忌照本宣科、不讲策略.笔者认为耍把“情景”变为“情境”。营造出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定向、驱动支持学生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尝试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  相似文献   

10.
反思是学生对自身思维结果进行重新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动力与核心。没有解题反恩,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重视“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并对初中数学中加强“解题反思”作用的方法与方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要“面向未来”.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把数学开放题引进课堂教学,实现思维过程的开放;加强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各类学生发展提供平台.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辨析—反思”模式进行数学新授课的教学,利用数学开放题进行习题课的教学,加强了数学应用和数学建模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贺斌 《数学教学》2004,(6):22-2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下面通过对一道课本例题的反思、探究、推广.介绍自己在这方面所做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六个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数学认知的“发生”和“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使数学教学有效,教师首先要遵循这些规律,使教学流程的推进与学生认知活动的展开合拍共振.如何才能达到合拍共振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以为,用心捕捉每个教学流程中起核心作用的“发生点”,并着力将这些核心点做深做透,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有效教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解题教学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提高解题教学的认知价值,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三个问题.解题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发展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水平.数学解题要教寻找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要教反思总结和提升,教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活动.数学解题的合理教法是:(1)选择和开发适当的样例和练习;(2)设计适当的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活动;(3)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 ,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要“教会学生学习”必须教会学生“反思” .本文仅就积分教学谈谈对“反思”的体会 .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具体性问题”“直观性问题”“启发性问题”“互逆性问题”等,并将这些问题导在学生的认知障碍处、认知探究处、认知分析处和认知反思处,促进师生教与学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飞成 《湖南教育》2009,(12):26-27
晚近以来,“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应向生活回归”“数学教学要情境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构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学习(或教学)情境”等理念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于是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占据了数学课堂.然而,这样一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却被忽视了.君不见,每堂数学课学生热热闹闹,教师心满意足,貌似十分和谐.但是,热闹过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学到真正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2009年高考安徽理科试卷第14题的教学,总结了本题的三个不同解法和对本题的探究心得.由此反思总结出三个主要观点:高考题的“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的鲜明特征,高三数学复习课应加强对典型例题评析,高三数学应重视对典型例题的探究拓展、活化例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活动重“动”轻“学”;探究过程忽视学困生;全盘否定其他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数学探究式教学要避免流于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数学探究式教学应与其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浅议如何进行数学教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伦贤 《成才之路》2009,(20):21-21
数学教学反思是数学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教师借助行动进行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自身与数学教学目的、数学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素质和数学教学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