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由来已久,目前仍然是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之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对于指导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内涵、专业设置过细,边界明显、学生选课自由度小,选修课程质量总体偏低、课程建设与评估未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尚未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北京市顺义区李桥中心小学校秉承"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引进与自我开发相结合,教研与科研共推进,培训与考核促提升"为策略,助推三级课程整体推进,践行"培养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康人格、鲜明个性、扎实基础、善于思考,具有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李小人"的育人目标。以校本课程为抓手,构建三级课程整体推进体系为了积极探索和建设能够展现我校办学特色,能够展示教师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3.
以建设"学位课程"、"自主学分课程"、"研究性课程"三大课程群为突破口,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化英语师范专业课程体系,重点解决英语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专业性"、"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相互融合,促进英语师范生"教什么"与"怎样教"两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东城区小学课程资源中心(史家小学基地)落成,本着"重参与、实践;重合作、互动;重应用、创新"的宗旨,以"大课程观"为思路,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存课程与隐蔽课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模仿教学与陶冶教学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三级课程的整合与规划,形成了史家胡同小学"区域共享的优质课程"体系,包括学科拓展、创新体验、人文素养、健康教育四大类课程。  相似文献   

5.
"以学习者为中心"是视学习者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和课程开发的首要依据的建构主义原则。在"以学习者为中心"视野下审视我国开放大学课程开发可以发现其中的学习者"虚置"现象。借鉴国外开放大学先进经验,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通过水平"同课异构"、纵向"梯级开发"和资源类型拓展来矫正对学习者能力差异、区域差异和学习条件差异的忽视,以多样化、个性化、地方化的课程资源帮助成人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实践开放大学"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基本信念,推动全员化、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为例,根据"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以真实市场项目为载体进行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1.研究背景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大部分课程还都直接冠以"生活"头衔,如:"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培智课程的要求,那就是"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  相似文献   

8.
课程建设是学校特色创建的基本路径之一。学校在进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现代课程体系建设时,要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以学校办学现实、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秉持"课程民主"理念,合理把握"学科课程注重学力凸显、活动课程着重兴趣培养、校本课程侧重素质拓展"等三个方面,努力使课程特色成为学校特色,进而发展成为秉承文化传统和展示独特风格的一种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周明圣 《文教资料》2011,(4):194-196
有效开发和利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为此,绵阳师范学院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的措施有:以选修课程为纽带,实现教师特长与学生兴趣的"共赢式"发展;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实现课程质量的"阶梯式"推进;以电脑网络为平台,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互动式"共享;以优秀师生为表率,实现师生素质的"连带式"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应注意地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以皖南地域为例,其"红色"课程资源、"绿色"课程资源、地方文化遗产资源都可资利用,以增强思政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卜庆艳 《考试周刊》2012,(26):20-21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培养在商务领域内,在工作岗位第一线能从事操作性或服务性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作者根据本校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优化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设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认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坚持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再定位,构建全面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和分层次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邱希华 《文教资料》2014,(27):155-156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实施以任务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本文主要针对职业院校的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对以任务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娟  周闻舞  黄家利 《广西教育》2010,(24):35-36,53
药物制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药物制剂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原则;以"项目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建立课程知识模块;以知识模块为基石,动态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从重视知识的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我们决定以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为切入点,恪守"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的办学理念,秉承"本真教育"的主线,坚持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倡导师生自主、自由、自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调研和对高职矿山测量课程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山测量课程进行定位,指出高职教育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学习领域,将该学习领域转化为学习情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为标准,进行设计教学项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它和学科课程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是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它以获取关于探索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根据目前行业需求,强调技术应用及科学进行课程规划、课程整合等,提出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从而有效促进数据库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刘炼 《上海教育》2014,(32):37-39
在IBDP中,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共有两门,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和"全球社会中的信息技术"。后一门课程一直归类在第三大学科组,即人文类学科,其讨论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引入后对人的影响,包括社会、伦理、经济等方面,由于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关注点在人文方面,因此本文仅以"计算机科学"这门课程为讨论对象。计算机科学这门课程在最初引入IB课程体系时是放在第六学科组,即艺术与设计组的。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教学法"的诞生给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带来了春天,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也将从中受益匪浅。以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克服了单向灌输式教学法的弊病,符合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以及"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文章试以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为例来探讨"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质内容及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湖南文理学院以让合格毕业生100%就业为目标,贴近市场,建立灵活机制,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1234"教学模式;以切实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建立系列课程建设制度,狠抓课程建设,把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实到课程上;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将学生就业与教学质量挂钩,不断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以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根本,强化实践教学;以夯实学生充分就业为基础,实施"两个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改革实践,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