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个”是现代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量词。朱德熙先生曾说过:几乎所有的个体名词(不管有没有自己的专用量词)都能说“个”。我们对俞士汶等著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的《名词库》进行了统计,结果是:其中收入了能和个体量词搭配的名词共2240个,而有  相似文献   

2.
量词的使用是汉语的特点之一,量词是作为实词的组成部分存在于词类体系中的。由“言”向“白话”转变的宋元时期,新量词不断出现,旧量词也出现了许多新用法。而《宋语言词典》和《元语言词典》两部中型工具书对量词的反映却十分有限。本所考察的30个宋元个体量词,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当时新出现的量词;二是在旧量词的基础上添加了新义的量词。小补“两典”在量词方面的漏收,并初步分析汉语量词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英语没有量词,但是在英语的名词词类里,有一部分名词却是具有汉语量词性质的。一般认为,英语不仅有与汉语的度量衡单位词和集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还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比如英语one sheet of paper一类形式里面的sheet等名词。本文认为,英语没有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相当的词,英语的sheet等名词,是与汉语个体量词性质不同的词,它们是汉语集体量词性质的。本文从产生条件、用法、搭配规律等方面做了讨论,并且分析了英语sheet一类词被当成汉语个体量词性质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有丰富的量词,“条”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量词。汉语量词“条”指称人时有所不同,比如可以指称男性,如“一条好汉”,却不能指称女性,不能说“一条女子”,这既和“条”对名词的选择有关,同时也和我们对量词“条”本身的语义认知相关。对此原因进行探讨,可以发掘汉语名词和量词的组合机制,对深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蕾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2):59-61,92
汉语是量词丰富的语言,尤其个体量词是汉语所特有的。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问题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文章从认知理论出发,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经验,讨论如何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于汉语"数+量+名"格式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观点:"移位"说、"添加量词"说和"类推"说。《史记》中"数词+个体量词+名词""数词+名词+个体量词""数词+名词""名词+数词"的用例情况,说明"添加量词"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类推"说是"数词+个体量词+名词"是由"数词+度量衡量词+之+名词"脱落"之"字类推而来,是由已有的"数词+容器量词+名词"格式带动而成。  相似文献   

7.
儿童语言中个体量词"个"的运用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语言研究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方向,本从儿童语言中个体量词“个”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及与成人量词语言使用的比较,探究了个体量词“个”在儿童口语中的习得机制、习得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对《睡虎地秦百竹简》中的量词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共统计出量词4436个,全部为名量词,分为度量衡量词、容器量词和一般量词,并对这些量词的用法作了分类归纳,对战国末年秦国地区《睡虎地秦幕竹简》量词在汉语量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字一图片命名的启动范式探讨了中级水平留学生在名词短语产生中汉语个体量词的通达机制。结果表明,名词短语启动条件下量词信息得到了通达,但不能确定量词信息的激活来源;名词启动条件下能通过名词间接通达量词信息,激活的是与目标图片有语义关联的名词相关的量词信息;量词启动条件下能通过量词直接通达量词信息。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级水平留学生在名词短语产生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名词间接激活量词信息,也可以通过量词直接激活量词信息;名词激活量词可能通过属于同一语义范畴的名词所激活量词信息竞争的方式来进行;中级水平留学生初步建立了汉语个体量词与个体名词的组合网络系统.但这种网络系统具有单一性、笼统性和未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引 言 汉语中有一些动量词可以象名量词一样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1)去了一趟广州. (2)吃了一次肯德鸡. (3)看了一遍《红楼梦》. 动量词本来是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而名量词是事物的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汉语语法中有关个体量词的四个特点作了认知方面的解释,认为:1.句中名词性成分前必有个体量词与此名词性成分的有界特征及较高的认知地位有关。2.量名之间“的”字的隐现受所表达概念的成分之间关系疏密的制约。3.数量之间可插入形容词修饰成分反映着人脑中认知链条的活动特点。4.个体量词的重叠是表达概念义增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梁伟民 《教学月刊》2002,(12):18-20
一般情况下,量词只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而作精心选用的量词,却有非同寻常的作用。这种量词,就像张向群《写作量词描写词典》中说的那样,“像一颗珍珠一样镶嵌在汉语链条上,熠熠生辉,惹人注意”。笔发现了一类量词,这类量词有助于将意境描绘得十分生动,姑且称之为“意境量词”吧。  相似文献   

13.
汉语量词中有一类借用名词的临时量词短语,从句法结构看,结构方式简洁;从量词的特点看,把普通的名词用做量词,造成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这类量词短语实际上是隐喻机制在起作用,隐喻的基础是量词和名词所指称事物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汉语动量词的产生使得汉语量词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系统。《元曲选》是研究近代汉语元明时期语言的重要语料,其动量词已经比较丰富,是一个小类完备、个体丰富的系统,这说明在近代汉语元明时期动量词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为现代汉语动量词系统的形成奠定了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5.
目前,普通话的学习、推广与等级测试业已成为政府行为,“掌握和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影视话剧演员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总论)要达到这一“必备的职业素质”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当中,我发现选择判断题目中的名词量词搭配一题,应试者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将“牛”说成“一条牛”;将“鱼”说成“一头鱼”;将“蒜”说成“一只蒜”等等。怎样才能使方言区的人在名词量词的搭配上少出问题、不出问题,准确自如地运用普通话来表情达意呢?最有效的办法便是与普通话朗读教材紧密结合起来,为名词量词搭配的训练创造必备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词类的不同反映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单就表量方式而言,英语和汉语之间是存在很多差异。汉语有独立的量词词类,而英语没有;英语表量时,可数名词前直接加数词或冠词,不可数名词则要借助表量单位名词,汉语的量词和英语的单位名词的组合能力非常相似,他们的差别是:英语的表量单位名词有单复数变化,汉语量词可以重叠使用,英语单位名词前可以增加多种修饰成分,而汉语量词只有少量的可以。  相似文献   

17.
金元医籍口语性比较强,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医籍文献可以充分地反映量词系统的新质要素与旧质要素,对构建汉语史量词系统有查缺补漏的作用。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金元医籍个体名量词的使用情况,以期增益推进量词系统的完备。  相似文献   

18.
量词属于语法范畴,但它的成员多来自名词和动词,其特点和演变又同语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研究量词不能仅局限于语法学的范畴,也应该从词汇学的角度考察和分析。《淮南子》中共有量词64个,主要是对先秦量词的继承,但在某些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不同类别的量词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从《淮南子》量词的运用情况 ,我们能够发现上古汉语量词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9.
汉语和泰语中的量词都比较丰富,个体量词也较多,有的量词用法相同,有的量词用法不相同。如,人的量词的用法,汉语口语中和一般人的量词用"个",表示尊敬的人的量词用"位";而泰语中,一般人的量词用"■",表示受尊敬的人的量词和汉语中表示受尊敬的人量词的用法不相同,即数量上比汉语多,并且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行业来选择不同的量词。  相似文献   

20.
与英语不同,汉语中有丰富的名量词。很多汉语名词一般都要使用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量词。而不同的名词往往又要使用不同的量词,且很多场合是必须用的。文章以美国留学生为例,从汉语名量词相关基本知识出发,分析美国学生常见的名量词使用偏误,有针对性地探讨一些实用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