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浅出 由博返约——潘懋元教授谈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懋元教授 ,1 92 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召集人。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教学会顾问、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潘懋元教授在中国创建高等教育学新学科 ,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 ,成为中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培养了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硕士生和博士生。潘懋元教授主要著作有《高等教育学讲座》 ( 1 983 )、《高等教育学》 ( 1 984)、《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 ( 1 991 )、《新编高等教育学》 ( 1 996)、《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 ( 1 996)、《潘懋元论高等教育》 ( 2 0 0 0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等 1 0多部。  相似文献   

2.
坚持考试改革考试——潘懋元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懋元教授,男,1920年生,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奠基者,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海外教育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心理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等职。潘懋元教授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力倡建立高等教育学,并进  相似文献   

3.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7):I0001-I0002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潘懋元先生,2007年6月7日,亲临荆楚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和由他题写刊名的《教育学刊》,出席由院长王前新教授主持的"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专家咨询会",  相似文献   

4.
宋晓梦 《上海教育》2009,(15):77-77
宋晓梦:当前,大家都感到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很多,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您感到高等教育学在指导高等教育实践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世岳  周璇 《江苏高教》2021,(6):117-124
2021年5月7日至9日,第三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中国高等教育学领域对相关议题进行的首次集中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都体现出自身的特点.普及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数量供给和质量需求间的矛盾.普及化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将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将会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使命.发展过程中,应该平衡教育评价工具的价值追求和工具理性,协调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关系,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名家风采     
潘懋元先生广东揭阳人,生于19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理事长,英国Hull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顾问、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考试委员会主任、全国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1978年创办并主持中国第一家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86年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该所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该所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重点学科,1997年该学科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第一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7.
11月29日上午,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高等教育学学科奠基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先生携弟子一行3人来校访问。我校党委书记焦兆平、校长张连绪、党委副书记王运泉,副校长张耀如、何友义、王晓敏热情接待并与潘懋元先生等亲切座谈,科技处负责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全体人员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构建理论体系还是研究现实问题,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在对当前高等教育学研究中"问题"与"主义"简评的基础之上,提出关注现实问题,是高等教育学研究之必然.当今高等教育学研究应该走"问题导向"的研究路径,在问题研究中实现"问题"与"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学40年学术论文的实际数据表明,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近40年的知识生产过程中,潘懋元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培养、扶植了一批高等教育学学科人才,并以其在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持续不断的"深耕"与"坚守"凝聚高等教育学研究力量;以潘懋元先生为"领头羊"的高等教育学高被引作者表征和引领高等教育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知识生产方向;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高等教育学》和《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撑起了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的大旗,为中国高等教育学发展提供了知识论、方法论基础.高等教育学人需承前启后,不畏高等教育学研究人员成才的艰巨性,促进高等教育学前沿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10.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作为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先生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作为著名教育家,潘先生一辈子追求着教育的崇高理想,践行着教育的神圣使命,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教育事业之中;作为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教师,他爱生如子、桃李满天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潘懋元高等教育理论与思想的主轴,是高等教育研究厦大学派的生成元,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的源理论,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标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石。继承和发展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躬耕高等教育规律领地,建立高等教育规律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的元点和回归点,是我们每一个高等教育学人的责任和使命。潘先生是学问导师、人生楷模。我们要学习先生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精神,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精神,敢为人先、守正创新的精神,情牵学生、心系大众的精神,自信自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元气淋漓、笔耕不辍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方法论与《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从什么是学科的经验体系和理论体系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论来构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揭示了理论体系各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提高《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水平,进而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2):125-125
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1986年建立,是广东省最早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之一。从1994年9月至21303年12月,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作为本学科的带头人和名誉所长,为汕头大学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从1995年开始,本学科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设置高等教育理论与管理方向,1997年本学科成为高等教育学硕士授权点。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2,(8):F0002-F0002
本书是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表的高等教育论文的精选集,其由“高等教育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序言及其他”等五个部分组成,涉及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问题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类新老问题,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中国高等教育学萌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画卷,从而使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概貌有所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迫切需要科学的高等教育学发挥理论指导、预测、解释、规范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学及相关研究却异常贫困。这种贫困集中表现在高等教育学缺乏一系列涵义清楚明确的概念体系;缺少经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诸多原因;高等教育学“研究”水平不高等方面。如果高等教育学要脱贫,就应确立其基础理论学科的地位,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潘懋元,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潘老早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同时也长期担任我刊顾问。如今潘老从教已有82个年头,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第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学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应着重探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实践的关系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学派的形成等问题,以推动高等教育学发展成为自立、自为、成熟的学科。  相似文献   

17.
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但是,它对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合理性与适切性需要我们进行批判性反思.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健康发展必须树立高等教育学学科立场和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18.
黄巨臣 《江苏高教》2020,(12):26-29
自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在中国确立以来,高等教育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复杂而特殊的问题。在社会急剧转型和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推进的叠加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日益成为众多专家和学者关注的议题。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学建设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再次进行深刻反思,立足于对高等教育现象、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的研判,以历史经验和逻辑检视结合为基本进路,明晰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应用性本质、发展具有中国特征的本土化理论以及提升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以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理依据尚不健全.近年来兴起的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亦具有不适切性.因此,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需要形成新的思路.本文着重阐述了在新的发展道路中所应注意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立场和中国立场.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轨迹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等教育研究范式性的基本理论以及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建设、高等教育学学科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学学科持续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等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全局上把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走向 :在加强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学科 ;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让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