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的机会,随机教育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是日常活动的点点滴滴。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教育的生活化,学前儿童教育必须是保教并重的,必须寓教育于儿童的一日生活之中。对学前儿童而言,大部分的学习是生活化的、游戏化的教育活动,就是日常生活本身。因此,学前教育应从儿童的一日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各种教育内容与儿童一日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学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学习是儿童生活与成长的方式. 学习始于生命的起点,贯穿于生命全过程.学习不是学校课堂的"专利",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在终身学习时代,无所谓"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之分,也没有所谓"学前教育"与"学龄教育".学前儿童、学前教育的概念若不"旧瓶装新酒",将会被早期学习、早期教育、0~6岁教育的概念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新疆学前双语幼儿园384名维吾尔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通用儿童语言研究工具和汉语语料库研究方法,探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情境中民族儿童的汉语发展现状。研究发现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学习呈现不断递升的发展图景,在汉语理解性语义和表达性语义、叙事语言和学业语言,以及汉语平均语句长度等方面逐渐发展的态势,报告了学前民族儿童汉语入学准备的良好前景;根据学前民族儿童汉语语言学习与发展规律,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提出了整合有序的教育模式的建议;同时针对学前民族儿童与汉语为母语儿童之间的汉语语义发展差距,建议新疆学前双语教育重视引入早期阅读理念和图画书资源,为民族儿童的汉语学习构建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过程。  相似文献   

4.
浅议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学前教育界和心理语言学界普遍掀起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的研究热潮。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具有切实可行性和重要性。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注重学前儿童语音、语调的培养;了解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特别注意儿童句子的发展;注重儿童兴趣的培养,教学方式应游戏化、生活化和情景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是儿童对有关游戏角色、材料、行为和情景装扮转换的协商,以及对游戏情节和规则的讨论.已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一方面在角色游戏中学习元交际,另一方面借助元交际开展角色游戏,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叙事能力.今后的研究一方面要注重对学前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元交际语言进行全面考察,另一方面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学前儿童生命化教学的理念在于追求儿童的生命完整。生活世界是学前儿童生命化教学的根基,学前儿童生命化教学的实践途径主要是交往互动和体验。学前教育应以生命的发展为基础,视儿童为生命体,弘扬生命的体验性、交往的互动性、知识的生成性、情感的和谐性,把教育的目的、过程、结果与生命发展联系起来,注重生命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羌文化是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支,却面临着羌语濒危,文化主体、文化传承“生态语境”缺失,文化传承行为严重失衡等现实困境.学前儿童是未来文化主体,教育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学前教育是实施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关键期和重要期,学前教育中羌文化传承“语境”损毁而导致羌文化传承教育弱化.因此,塑造学前教育羌文化传承的“生态语境”,突围羌文化传承困境,实施学前儿童羌文化传承“叙事体验”教育,是学前教育羌文化传承的有效建设和重要驱动.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藏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提高藏族教育质量和民族整体素质的百年大计,在青海藏族聚居地,使儿童成为理解藏汉两种文化的双文化人,首要的前提是学前教师的"双文化"化.建构以培养学前教师双文化素质为目标的项目课程,使民族地区学前"准教师"形成个人民族认同和对他民族的认同,将这一认识融合到其教育理念中,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中营造一个认可、鼓励和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表达的教育环境,使学前儿童能够在所处的生活世界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雅 《早期教育》2000,(4):24-24
课题名称:学前儿童智慧潜能及其教育开发研究 课题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王坚红 课题内容简介:在占有人类思想史对智慧潜能的认识基础上,以当代认知科学成果和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要依据,从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文化学等多种角度对智慧及智慧潜能的本质进行全域性的研究和探索,并将其运用于学前儿童智慧潜能的鉴别和教育开发的实践中.课题主要内容:①智慧及智慧潜能概念的跨学科探索,包括智慧潜能的生物学含义、心理学界定、文化学解释和哲学内涵;②哲学史(包括心理学史)对人类智慧潜能的认识及发展;③学前儿童智慧潜能在科学、艺术、交往等领域的表现及其教育开发;④学前儿童智慧潜能的鉴别与教育开发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