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启蒙阶段宜“放”不宜“收”董玉琴一提到作文,学生往往感到头疼,老师也觉得犯愁,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收”得过紧,“放”得不够。所谓“放”就是放“构思”,放“个性”,放“文笔”,放开手脚,畅所欲言。所谓“收”就是“收...  相似文献   

2.
王正勇 《考试周刊》2012,(84):76-76
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就要实施开放式教学。“放”是教学的一条必要途径,“放”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质疑、敢于争论、敢于标新,在“放”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借鉴。“放”了就要“收”,“收”得要适时、自然,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使学生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并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能力领域:结合图形,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简单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思想教育:通过两条直线相交的不同情况,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对顶角的性质。难点是对顶角的证明思路和书写格式。三、教学过程1.前提测评:回答问题:(1)什么是角?(2)补角的概念是什么?(3)补角有什么性质?2.引入课题:取出自制模型,两根木条a、b,用钉子将它们钉在一起,并且能随意张开,这样…  相似文献   

4.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活”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其实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一点是教师应注重“放”。教师“放”得开,“放”得恰当,学生就学得好、学得牢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无拘束地去说、去做、去问。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 ,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体育教学不应仅仅传授单一的体育技能 ,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锻能力和自锻习惯 ,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 ,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得敢“放” ,而且要善“放”。说到体育课上的“放” ,人们往往把它和一条绳子、一个球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 ,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 ,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法之嫌。其实“放”与“放羊式”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教师课前没有准备 ,上课时仓促上阵 ,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 ,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放”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放”是一条必要的途径,“放”是一种大胆的手段。“放”就要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争论、敢于质疑、敢于标新;“放”就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借鉴、学会欣赏。但会“放”就要会收,而且还要收好。  相似文献   

7.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其实际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关键一点是教师教学时应大胆“放”。教师“放”得开,“放”得恰当,学生就学得好、学得牢固。一、“放”开让学生尽情地问在教《荷花》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中山市教研室洪慧慈李镜澄: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思维的方法。因此,要大力倡导数学思维活动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程序上,倡导“思维过程”的教学。比如,按照传统教学讲授平面几何《弦切角》一课,会开门见山地定义“弦切角”,把“弦切角定理”的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还会把定理分三种情况证明讲得有条有理,但学生  相似文献   

9.
知识点津。1.关于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两条相交直线构成四个角,其中相对的两个角称为对顶角.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推得对顶角的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相似文献   

10.
在神奇的动物世界,有许多聪明的“数学天才”,它们有的会“数数”,有的会“计算”,有的甚至可称得上是“几何专家”,着实令人称奇。鸡有人曾在丹头凤鸡面前放了三只小盘,第一个盘子里放一条小虫,第二个盘子里放两条,第三个盘子里放三条。结果,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一条的,研究者据此推断,丹头凤鸡知道比多,但它只能数到。乌鸦在森林中,如果乌鸦看见拿着枪的猎人,就会躲到树顶上去,不会冒冒失失地飞下来。有一次,有4个科学家打扮成猎人的模样,当着乌鸦的面躲进草棚子里,走掉了一个猎人后,乌鸦没有飞下来。走掉了两个猎人后,乌鸦还是没有…  相似文献   

11.
我认为,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展开“放与收”的设计,即选好一节课中的“大问题”,把科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然后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环节。“放”是“教学资源生成”的过程,“收”是师生互动、回应反馈、促进“教学过程生成”的过程,“放”是为了“收”得更有针对性,“收”是在“放”的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点拨”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关于“点拨”的定义,词典上解释得非常模糊.它的含义并不适用教学上“点拨”的意义。也有人把“点拨”的作用宽泛化,称为“点拨教学法”.而且运用于所有教学环节,如“导人性点拨”“整体性点拨”“终结性点拨”等,把教师在课堂中的所有教学行为,如发表意见、分析评说、总结提升等都看作是“点拨”。我认为.“点拨”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它只是一种“小动作”,三言两语,点到为止;教师不把“真相”合盘托出,而仅暗示“破案”的蛛丝马迹和种种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课教学中,是扶好?还是放好?有的主张是先扶后放,有的主张先放后扶,看法各异。我认为,扶与放,不仅是自然课堂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手段,而且是两种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讲授艺术,是矛盾的统一。教学时,如果灵活地运用“扶”和“放”,做到以下几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发展智力,都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扶”和“放”的关系。所谓“扶”,是对学生的启发、指导,是针对“灌”而提出来的教学手段,其目的则是放。扶而不放,那就使扶流于形式,失去意义,因而不能发挥作用。同样,不扶而放,也是不行的。我认为在处理“扶”和“放’这一对矛盾过程中,核心是“放”,即让学生去思考探讨新问题、去自行发现总结新规律。舍此,也就失去“扶”的意义。然而,“放”是需要“扶”的。不扶而放的“放”,是一种盲目的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感到“过河”无桥,不知从何入手,造成探索科学知识的困难,因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从一道测试题谈起,进一步探讨对逆命题的认识,旨在与各位同仁共同提高.笔者在一次学校所在学区的统一测试中遇到一道填空题:题目"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试题的答案是: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不过,有人认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两个相等的角是对顶角都是正确的.那么,"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究竟是什么?笔者决定从逆命题的概念本身入手,一探究竟.苏科版教材对互逆命题的定义是:在两  相似文献   

15.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衔接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是小学“扶”,中学“半扶半放”,高中“始放”,大学“全放”。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循序渐进,互相联系的关系,说明了各个不同阶段教学之间的衔接联系。下面就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联系”谈谈自己的认识。一、研究课标大纲,做好课标与大纲的“衔接联系”历史科不如数理化等学科之清晰,因而历史教学往往陷入一种不可知论的状态,有人还美其名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这是不可许的。作为一线教师如今须做到以下两点:1郾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之异同;2郾研究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一些重要数学概念的教学王大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常把有定义的概念分为重要概念和一般性概念。一些既有准确定义,又有围绕它的理论或应用的研究,如“函数”、“对数”、“三角形”等,是重要数学概念。有些概念虽然有准确的定义,但是内涵较少外延较小,如“对顶角”、...  相似文献   

17.
口耳授受的传统教学,形成了一种定势心理倾向:教师总认为,对学生是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满堂灌”、“一讲到底”的繁琐讲授,“以教代学”、“以讲代练”的注入式教学,就是这么产生、流行的。于是,60年代有人提出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改革口号。  相似文献   

18.
曹中原 《师道》2003,(10):15-15
貌似清闲,其实忙得焦头烂额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最清闲,教教书,管管孩子,一年还有两个长假期。其实教师一天到晚除了备课、改作业、讲课、巡回于学生之间辅导,还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名目繁多的诸如兴趣小组、竞赛辅导、学科考察活动、小论文撰写指导、后进生转化等任务,还有例会、年级组会、教研组会、家长会以及各种类型的“迎检”。你若想在教学上搞出点“花样”来,还得在课前制作幻灯片或课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没得闲暇,事情忙不过来时,会让你吃不下,睡不安稳。你偶尔也会抱怨干得辛苦,但不过只能内心独白一下而已。有人把教师喻为“…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教师的“放”,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大胆地营造一种开放的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是在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必要保证。要真正做到“放”,就要求教师既要在思想上能够做到勇于解放,“敢放”,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如何“放”的重要问题。“放”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合理掌握“放”的度之外,还要智慧地设计“放”的技巧和手段,这样,才能使“放”真正起到刺激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潜能的作用。放手“合作”合作学习是教学的外在表现之一。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通过不断的…  相似文献   

20.
“管”的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教导、约束、惩处,规范学生的言行。这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教育的传统。“放”的教育就是不加限制,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是西方教育的主流。不过,一直主张“放”的美国也有人觉得不太对劲儿。美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呼吁:对孩子就得管严点!认识到过分提倡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其结果是“造成他们自以为了不起,根本不会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