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翻译出版物的编辑中常常存在着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的矛盾,本文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演化进行了梳理,指出无论是二元对立思维还是文化走向研究,均未能很好地处理归化异化的关系,提出实践优位的翻译出版观可作为归化与异化策略通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钟舒雯 《大观周刊》2010,(37):122-122
隐喻的翻译是一个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复杂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已成了必然的趋势,这也必然会给隐喻的翻译理论注入新的血液。隐喻常见的翻泽方法, 有直译法、意译法、归化翻译法、异化翻译法。  相似文献   

3.
李颖 《大观周刊》2011,(18):48-48,87
本文通过后殖民视角解读新闻翻译.分析新闻翻译当中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所反映出的政治文化权力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论及其内涵标准 ,来分析和评论《闽文化》的汉译英实例 ,认为丰富的翻译的理论应积极适应并服务于实际文化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影视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手段,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影视剧《甄嬛传》的翻译和跨文化传播为例,探讨影视剧语言特点及翻译,针对影视剧中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解构《甄嬛传》的翻译目的和策略,解析异化和归化等翻译策略在影视剧翻译中的应用,以求充分利用西方语言最大限度地实现东方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6.
胡仁青 《大观周刊》2011,(37):15-15,12
本文以《红楼梦》第三回杨宪益与霍克斯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文化意识角度对文中典型的文化专有项词语翻译进行对比,体现出中西方在宗教、伦理道德、政治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文化差异对“异化”(以源语文化为归宿)与“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两种不同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最后作者建议性地提出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专有项词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易安雯 《大观周刊》2012,(38):20-20
在中外翻译的历史上存在着许多诸如归化与异化等的“二元对立”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有着深刻的语言哲学根源的,而另一方面语言哲学也深化并延拓了翻译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哲学从而打破“二元对立”的禁锢。同时,本文还将通过结合分析几个“二元对立”现象的例子来提出一些对于“二元对立”问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体育新闻是国人了解国内外体育信息的主要窗口,但体育新闻中的专业术语英译却一直是困扰新闻工作者的难题。翻译专业体育术语应从目标读者的角度出发,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灵活运用直译法、音译法、套译法、意译法等多种翻译方法,准确地再现原术语的指称意义和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月 《兰台世界》2012,(4):57-58
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雨生,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曾在清华大学教授翻译术的课程,在学衡派所办的月刊《学衡》上发表过大量译著。著作有《吴宓诗集》、《吴宓日记》等。吴宓通过译介,有意识地归化整合传统文化,归化西方文化,用一种新思路来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建构。由于吴宓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  相似文献   

10.
胡洁 《编辑学刊》2013,(1):90-95
当前,中国图书“走出去”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用其他语言准确、恰当地讲好中国故事.其中,译者和编辑的角色及策略至关重要.本文以翻译学的视角,阐释了对外出版翻译活动中异化与归化、译者主体性和读者中心化、意识形态等策略的运用,并对编辑的角色进行了定位,给出了“走出去”出版活动中一些编辑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西方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选,宇文所安的《诺顿中国文选》在编选和翻译两个方面独具特色。通过互文性的文本编排及"经典作品"和"非经典作品"的调和,宇文所安构建了一幅动态的、流变的、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学图景;通过丰厚翻译、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调和以及解构主义翻译理念,把中国古典作品传译给西方读者,消除了他们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误读。而诺顿出版公司的广泛影响,赞助商的大力支持和媒体的高度赞誉则又进一步推动了文选的发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罗亚 《大观周刊》2013,(6):110-110
电影作为全球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而字幕翻译作为实现这种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需要译员应用发展眼光,在两种文化极端间选取恰当的协调点。笔者认为,当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发生思想碰撞时,应以翻译伦理理论为指导,尊“他”重“异”,即:尊重他者,重视“异化”。  相似文献   

13.
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第一位与西方列强正面交锋的中国官员,林则徐在外交活动中,充分意识到翻译活动的重要性,并且组建了最早的外事翻译班底,从事外事翻译,此外林则徐的翻译班底对于传播西方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每当人们读到优秀的翻译小说,不仅会被人物的故事所感染,还常常被那流畅的译文所吸引,不禁称赞几句;倘若遇上蹩脚的翻译,也肯定会抱怨和指责;可见,有翻译就会有翻译批评。只不过讲起翻译批评,这当中还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15.
出版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出版在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翻译出版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翻译作品的出版数量连年递增。然而在其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出版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出版机构发展不平衡、一流翻译人才缺失等。文章从编辑角色和编辑观两方面论述有关问题,以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翻译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晚清维新派为中国翻译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从翻译译书的选择上还是翻译译书的社会功能,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时代的进步性。而本文主要探讨了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翻译历史的贡献,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翻译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推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文化战略,翻译出版工作是该战略得以实现的最基本途径之一。翻译出版的工作中,翻译和编辑是两个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重要参与者,其中编辑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聚焦于翻译出版工作,首先对其中编辑的角色进行了讨论,认为编辑是具有质疑者和赞助者的双重性质的角色;其次对具有双重角色的编辑所持有的翻译编辑观从其实然态和应然态两个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韦努蒂将解构主义哲学观运用于翻译实践,提出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主张翻译应重在"求异",而不是"求同".笔者认为,在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多元文化共融的今天,韦努蒂的翻译思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对跨文化传播的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韦努蒂将解构主义哲学观运用于翻译实践,提出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主张翻译应重在"求异",而不是"求同"。笔者认为,在世界各民族平等相处、多元文化共融的今天,韦努蒂的翻译思想无疑具有进步意义,对跨文化传播的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催生的网络翻译对传统翻译带来了挑战,传统翻译和网络翻译的关系是融合还是对抗,这是网络翻译兴起时代对两者关系提出的思考。传统翻译和网络翻译是翻译事业的两个主体,是相互借鉴影响的关系,两者整合是两者优势的互补选择,是实现翻译事业繁荣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