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丽 《山西档案》2006,(2):42-43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公民享有不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隐私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则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情报资讯并与特定个人的利益或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2.
黄芳 《科技档案》2007,(2):30-33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或公开,公民享有不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隐私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正>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创新更迭的今天,几乎所有的部门单位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也位列其中。在各行各业忙于信息化的过程中,一些法律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其中就有涉及个人隐私权的问题。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1]。在档案信  相似文献   

4.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1]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在性质上是绝对权,其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的隐私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法律确认隐私权是为了自然人在支配私人信息时享有完全的自由并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档案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公民的隐私,如果把公民的信息随便暴露于公众,那么,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将受到威胁,社会也会处于恐慌之中.故此,在档案的公布利用中要协调好与公民隐私权的关系,以保障档案利用公布权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档案开放利用与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由美国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于1890年在《论隐私权》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2003年3月1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确立了隐私权在中国的法律地位。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1〕法律确认隐私权是为了自然人在支配私人信息时享有完全的自由并获得充分的法律保护。档案作为社会的记忆,记录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也包括公民的隐私。美国的维利部长曾…  相似文献   

6.
程艳 《湖北档案》2006,(3):21-23
隐私权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的个人独立自由、人格尊严日益受到重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独立的人格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档案开放和利用工作的深入,开放档案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档案开放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这就给档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秘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而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自由、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免受他人非法窥探、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一、 隐私权特征   1.人身性。隐私权是属于自然人的一种人身权利,只有公民才能享有,任何团体、组织都不享有隐私权。任何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总是针对特定的人的。隐私权的人身性还表现在公民的隐私权不能转让、继承。   2.秘密性。所谓秘密性是指隐私权的内容必须是秘密的…  相似文献   

8.
冯馨雨 《湖北档案》2014,(12):12-14
一、公民档案隐私权的概念和内涵 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公民档案隐私则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情报资讯并与特定个人的利益或者人身发生联系,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信息。公民档案隐私权当属民法意义上隐私权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独特的法律内涵。  相似文献   

9.
陈亮 《新闻实践》2002,(4):55-56
在新闻报道中,隐私已经成为有意无意要触碰到的问题。人们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却又堂而皇之地去窥探别人。隐私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媒体的卖点,而侵犯公民的隐私权也作为一个附加产品带给了媒体。从法律上说,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隐私的内容包括了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只要未经公开,被采访人不愿公开,披露的信息都构成隐私。一方面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从事与社会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和支配,同时个人生活信息,如家庭成员,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漏某些与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1].本文由"Google Earth"事件说起,对网络隐私权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网络隐私权的客体范围较传统隐私权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11.
娱乐新闻侵害隐私权及法律内涵隐私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沃伦和波兰戴斯提出的,1890年,他们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论文<论隐私权>,主张一种新的"不被了解的权利",即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①娱乐新闻侵害隐私权是指娱乐新闻媒体或记者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未经他人同意,侵入他人的私人领域,披露他人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事务和活动,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涉及到的公民隐私权以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注意保护公民隐私权两个方面,对隐私权概念阐释;并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隐私权保护提出部分意见建议,旨在提示档案工作要在保证公民隐私不公开的前提下,提供馆藏档案利用的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隐私一词,英中对应的词是privacv,乃从private演化而来,意指与他人无关的私人生活范围:我国有学认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秘密。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隐私主要包括公民的通信、日记、私人件、电话、财产状况、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情况,以及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情况等。隐私权,就是公民享有的不公开这些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信息的权利。但近年来,媒体不当披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时有发生,给当事人的心理、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有损媒体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4.
论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放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但档案的开放利用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诸如公民的隐私权问题。如何在档案的开放利用中既要维护每一个社会利用者的利用权,又要保护档案形成者和隐私关联人的隐私权,是档案界和法律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文章从隐私权的含义及涉及个人隐私档案的种类入手,就如何在档案开放利用中协调好档案利用者与形成者之间的权利冲突,尤其是如何保护档案形成者和隐私关联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隐私权保护在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维荣 《湖北档案》2003,(12):19-21
隐私权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有关国家法律与地区条约确认的基本人格权之一。档案工作和隐私权保护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历史的记录,档案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网络环境在改变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的传统模式的同时,也使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本对欧美诸国在  相似文献   

16.
隐私权是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有关国家法律与地区条约确认的基本人格权之一。由于隐私权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来保护自然人的人格与精神状态,所以隐私权还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格权。档案工作和隐私权保护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历史记录,档案中的许多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网络环境在改变档案信息收集、整理、贮存、传递、利用的传统模式的同时,也使隐私权保护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只有享有隐私的当事人才能决定稳私是否公开、公开的范围和程度,他人无权干涉。而且,每个公民只有权公开自己的隐私,而无权公开他人的隐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逐步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社会,给我们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方便.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人信息就越容易被窃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时代成为了侵犯个人隐私权权利的"杀手". 一、信息技术下的个人隐私权法律界定 信息技术下的个人隐私权表现为个人数据的隐私权,信息技术下个人隐私以数据的形式存在,个人数据是指有关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因此也是最容易泄露的一种人格权.我国有关法学专家家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个人生活、信息依法受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形式命名的法律,它将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并将隐私权确定为独立人格权;党的十九大将保护“人格权”写入报告,也彰显了党的执政初心及国家对公民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的开放利用变得更加便捷,数字化档案逐渐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种传播形式对公民隐私权这一人格权的保护提出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档案利用中的公民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档案法》所称档案的利用,是指对档案的阅览、复制和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介绍信或者工作证、身份证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开放的档案。” 在公民档案意识增强的同时,其法律意识也日益提高。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探讨。 一、档案开放利用中隐私权的内容 档案开放利用中涉及的隐私,是指档案机构所保管的档案中有关个人利益或专属个人特征的,且权利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人信息。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和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